![]()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年福州的雨季,要比往年更漫长。 连下了无数天,迟迟没有放晴。 身边有朋友就在调侃,称近期不敢再撬茶喝茶饼。 奇怪,这又是为什么? “担心受潮啊,这么潮的天气,不敢随意打开存放茶饼的纸箱。” 朋友的存茶顾虑,不无道理。 但倒也不用这么恐慌,撬茶时,确保自己双手干燥、干净。 开箱取茶结束后,第一时间内及时密封,就能让好茶继续安心存放。 潮湿的雨季喝茶,有不少细节需要多加当心。 昨天看视频时,看到有位主播在试喝某饼据说是2015年的贡眉饼。 ![]() 结果将茶饼拆开包装后,撬下一块,剩下的就撂在一旁,连桌面上的茶饼还没收,转头就开始烧水泡茶。 注意了,这样的取茶动作千万别轻易模仿。 当你将一泡茶从头到尾喝完后,再去收拾桌面上敞开包装的茶饼,估计原本茶香馥郁的好茶,一早就跑气了。 你不爱茶,茶不爱你,马虎存茶,换来的只是跑气变味的结局。 真正爱茶之人,断然舍不得如此草率的对待好茶。 日常喝茶,为了喝准好茶的原汁原味,这5处细枝末节不容忽视。 ![]() 《2》 一、品茶要专注。 经常遇到有人问,为什么他在喝白茶时,从来没闻出花香、药香、毫香? 一番了解后,才发现是喝茶时不够专心。 平时观察到不少人在喝茶时,没有将重点放在茶味上。 比如,约了朋友喝茶谈事,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喝茶喝到一半,有人在一旁抽烟。 顿时间烟雾缭绕,遇上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时,满屋子都是烟味。 要想闻准茶香,无疑是难上加难。 又比如,泡茶待客准备了不少茶点。 ![]() 麻辣牛肉干、酸梅、甜腻的巧克力,各式咸味坚果摆满茶桌。 吃了一片葱香饼干,再喝一口茶润嗓子。 此处茶水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润喉调剂,何谈细品出细腻入微的茶味层次? 再比如,平日休闲在家,在吃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零食后。 剥了荔枝,吃了杨梅,啃了西瓜,手上甚至还留有黏腻腻的果汁。 没等洗赶紧手,就打开茶叶罐,直接往里抓茶。 取茶过程中,干茶一旦沾染了水汽,吸附了杨梅荔枝的气息。 到最后,肯定会失去好茶本味,严重串味受潮。 ![]() 《3》 二、喝茶时不建议熏香。 宋人生活里有三件雅事,分别是饮茶、挂画、熏香。 溽暑烦闷,可点上“静心香”来消解暑热带来的烦闷心情。 不过,熏香/焚香虽好,但不建议在饮茶时使用。 见过有人在泡茶时,往茶桌上摆上香炉,里面正在烧着檀香。 檀香的气息,极其有辨识力。浓郁悠长,一下子就彻底将茶香彻底掩盖。 导致那天在喝肉桂(乌龙茶)时,压根感受不到茶汤中的花果香、桂皮香。 ![]() 从始至终,都只能闻到檀香的气味。 熏香虽说是一大雅事,但在喝茶时,还是建议以茶为主。 不然在喝茶过程中闻不到茶香,相反是被熏香的气味鸠占鹊巢,岂不遗憾? 无独有偶,平日在布置茶席时,除了不建议将香炉摆在茶室外。 为了精准闻香,不建议在茶桌旁摆上香水百合等花香浓烈的鲜花。 参加茶会时,也需要注意细节。 比如,不喷香水,不涂抹香味明显的化妆品。 将细节做到位,更能在喝茶时,专心致志,感受一泡好茶的绝妙风采。 ![]() 《4》 三、泡茶以纯净水为好。 水是茶之母,泡茶用水的挑选,会直接影响茶味表现。 唐朝的陆羽前辈在《茶经》里分享过,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此一时,彼一时,在现代城市生活里,江河湖泊之水,大多不能直接饮用。 而要找到没有污染的山泉水,又要一路跋涉入山,取用不便。 直接拧开水龙头,用自来水烧水泡茶,又会有杂味干扰。 ![]() 毕竟自来水在出厂前,普遍采用氯气消毒,经过层层管网之后,再拧开水龙头,水质未必能泡出好茶的本色。 更何况,不同地区的自然水,水质的软硬与当地的水源息息相关。 北方个别地区的水质偏硬,典型特征是家里常用的烧水壶用久后,壶底会结出明显的水垢。 水质偏硬的自来水泡茶,会将好茶泡出涩味。 为了泡出好茶的本味,还是选纯净水最省心。 订购桶装纯净水,用于平日的喝水与泡茶,避开水质干扰,更能还原好茶的最佳风采! ![]() 《5》 四、茶具底部陈垢未除,直接泡茶。 去年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他平日隔十天半个月才洗一次盖碗。 此话一出,令人无比震惊。 盖碗泡茶后,倒掉叶底残渣,随手用热水一冲。 包括盖碗在内,茶桌上的公道杯、茶杯,甚至茶夹、茶则、茶滤、茶巾等,统统没有及时清洗。 时间一长,必然会积累出一层脏垢。 当你在泡茶时,用一个沾满茶垢,碗身还沾有不少指纹印记的盖碗泡茶,未免太影响喝茶的心情。 ![]() 泡茶待客时,要是递给客人的茶杯里,杯子的口沿被磕裂了一角不说,杯底还“沁”有明显的陈垢。 看到这副情景,哪能让人保留喝茶的好心情? 另外,在洗茶具方面,还有不少茶客陷入误区。 认为瓷器茶具才需要认真洗,像紫砂、粗陶、汝窑/仿汝窑之类的开片杯,最好别洗太干净。 理由是将茶垢洗掉之后,会破坏茶具表面的包浆,没法保养茶具。 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哪怕是养壶,也不能直接用“垢”来养。 懒人式不洗茶具,茶具上堆积出厚厚的脏垢,实在太不卫生。 当你在喝茶时,面对一个藏污纳垢的茶杯。 哪怕里面装着再好、再名贵的茶叶,也喝不出清新纯正的茶味美好! ![]() 《6》 五、大杂烩式加料。 为了喝准好茶原味,泡好茶,不建议加料调味。 毕竟,一旦往茶汤里加入乱七八糟的调味。 比如,喝老白茶时,加点陈皮。 比如,秋天喝红茶时,撒上桂花。 比如,夏天做了冷泡茶时,加入柠檬、蜂蜜进行调味。 这些外来调味的加入,必然会破坏好茶的原汁原味。 导致你在喝茶时,难以喝准茶味,而更像是在喝综合风味的茶饮料。 ![]() 通常内质丰沛的好茶,建议清饮。 直接冲泡,更能感受到馥郁美妙的茶香,喝出甘醇饱满的茶味。 简简单单,才是王道。 盲目加料进去,比如往牛栏坑肉桂里加入一把陈皮,无疑是画蛇添足,暴殄天物。 另外,喝茶时加料,还会干扰你的喝茶判断。 当你遇到一款劣质红茶,茶味又酸又涩又苦,直接清饮必然能发现其中猫腻。 但加入大量糖和奶后,未必能看清好坏。 不知不觉间,就喝掉这样的劣质茶,无疑是太坑人。 喝到一杯明明白白的好茶,“清饮不加料”更有利于看清真相! ![]() 《7》 泡茶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 放眼茶圈,很多时候,茶叶本身好不好是一回事。 但泡茶方法完全没用对,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剧情。 每次看到有人在网上胡乱教泡茶:用煮过的陈皮水泡老白茶;将慧苑老丛和10年陈的老班章混搭在一起,茶味极尽醇厚;冲泡红茶时,第一道要闷30秒再出汤…… 遇到这种情形,心里恨不得夺过盖碗,或者夺过茶叶放进自己的盖碗里,或者倒掉壶里的自来水换成自己的水。 个中心情,不是真正爱茶的人,不会懂。 很多时候,看着别人一边熏香,一边往茶汤里加陈皮。 这时很想隔着屏幕大喊,停! 喝茶就是喝茶,要是熏了香,加了料。 何谈纯正的、香清甘活的、简单天然的好茶本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