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60岁老翁抄写的《金刚经》,如今却成了美国国宝,这小楷有千钧之力!

 墨品书法网 2022-12-26 发布于北京

书法能够防火辟邪?你听过没有,听起来是无稽之谈,但在书法界却有着这样的传说!

有一个人的书法,挂在家里能够防火辟邪,以至于他的字被日本人争相购买,并且他本人还被日本人封为“水星”,其传世最经典的一部巨幅小楷《金刚经》,流入美国之后,藏于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成为了美国的国宝。

这个人就是张即之,流入美国的这件作品就是张即之的小楷《金刚经》。

张即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如果说北宋时期有“宋四家”为代表的话,那么南宋就是被张即之一个人撑起来的,他也被书法史评价为“宋代殿军”。

我们熟知的书法家基本都是在前代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唐人受晋人影响,宋人受唐人影响,比如“宋四家”皆学徐浩、柳公权诸人,而元人多数以宋人为范式。

但张即之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没有沿袭时代的流弊,而是从更远处取法,他从两汉、魏晋处取法,不入流俗,这是他书法成就卓然于一个时代的重要原因。

就像董其昌评价张即之的书法一样:“运笔结字不沿袭前人”,在《宋史》里对他也有着极大的褒奖,说他:

“性修洁,喜校书,经史皆手定善本。” “以能书闻天下”,“大字古雅遒劲,细书尤俊健不凡”。

意思是这个人品格极好,同时读书极多,有着极好的学问功底,是个藏书家,并且其书法闻名天下,尤其擅长大字与小字。可以说在整个宋代精擅楷书的人群当中,没有人能够超过张即之。

张即之的大字是当代许多人学习榜书的重要参考法帖,气势雄浑,丰腴而豪迈,其枯笔所产生的迟涩之感,为诸家之所不及。

而尤其值得称道的乃是张即之的小楷,他的小楷用笔极其丰富,不仅丰富了米芾结构多变的体式,同时加入了一些两汉经隶的写法,使得小楷的呈现丰富程度更深了一层,较之于前人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张即之的小楷尤其善于营造粗细的对比和整齐的欹侧变化,在峭拔的体式当中时见秀逸而端庄之美。可以说是张即之的小楷是建立在唐人的基础上,并且突破了唐人的板滞之弊,而达到了一种丰盈多年的状态。

在他生平传世的小楷作品当中,最为珍贵的便是藏于今天美国普林斯顿博物馆的这件《金刚经》了。

这件作品书写于宋代的淳祐六年,也就是公元1246年,这一年张即之61岁,正是他的书风最为成熟的时候,书写这卷《金刚经》的目的乃是为了祭奠自己亡故的父亲,张即之一生笃信佛法,对于佛法有着独到的领悟,《金刚经》乃是他常常抄写的范本,同时写得无比精熟。

后人赞叹他的这件《金刚经》:“六十老翁笔有神腕力,屈铁回千钧"。

意思是说此卷笔力惊人,虽然是小楷,每个字却有着极为宏大的气象,是每个学习小楷的一件无上法帖。

而今,我们将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博物馆的这件张即之小楷《金刚经》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一模一样,见此作如见真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