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圃匠心——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成员作品展 主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 广东省艺术学科教师发展联盟 肇庆美术馆 协办单位: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肇庆市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 广州一品文化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 2022年6月21日下午16:00 展览时间: 2022年6月18日至6月26日展览地点: 肇庆美术馆 顾 问 李劲堃 学术支持 蔡拥华 总策划 龙 虎 方案制定 许以冠 赖荣幸 展览联络 张洪亮 梁 善 张志祥 展览执行 郑来喜
参展艺术家主体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成员 委 员 陈其和 刘颖悟 程新浩 梁 善 李绪洪 周利群 罗文勇 张洪亮 张志祥 李小澄 赵 明 赖荣幸 陈永忠 前 言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既体现在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本身就是教育的载体,同时,教育又是艺术传承与变革的实现途径。特别是近代美术教育体系确立以来,如中国画革新、西画运动、新兴版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大多是通过美术教育这一有力的方式传播和确立新的美术形态。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艺术家都经历过现代美术学校教育或被教育的经历,他们既是艺术教育的推动者,也是艺术作为文化形态的生产者。 成立于2017年11月的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其委员基本上来源于各美术院系的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他们是立足教学一线的美术教师,也是不忘初心、努力创作的一个群体。美术教育委员会成立以来,曾主持两届大型的全省美术教师作品展和巡回展,委员的作品也曾附带展出,受到业界的关注与好评。本次“艺圃匠心——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作品展”,是委员的单独展览,是更为集中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我们对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弘扬与践行。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身在艺圃,既是园丁,也是树木,既需要在教学上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精品力作”,用“匠心”去精雕细琢,培育人才,也要求自己在创作上有“工匠”的精益求精精神,美术教育毕竟是以作品为媒介的教育形式。 这里展出一位特邀、十八位委员的作品约10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漆画、综合绘画等艺术门类,题材和风格各异,体现了委员会从不同方位与角度对当下艺术形态的探索,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当下广东教育系统的艺术生态。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展览的举办,扩大美术教育委员会和广东美术教育的影响,以展览促进教学,以展览助推文化建设,开创艺术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2022年6月 艺术家简介 ![]() 蔡拥华 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教指委委员;中国美协全国美展评委,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评委、版画展评委,广东省教学成果奖评委。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国际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项目》并顺利结题,在全国核心期刊和其他专业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21世纪美术家—蔡拥华》等多本个人艺术专著。作品参加多届亚洲国际美术作品展,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版画展,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并多次在全国各重点美术馆举办展览和讲座。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黄山系列》《广交会》《驼峰航线》《寻梦》《献礼》等。 ![]() 黄山绝顶 153x84cm 国画 2022年 ![]() 松谷禅林 153x84cm 国画 2022年 ![]() ![]() 龙 虎 ![]() ![]() ![]() ![]() 许以冠 许以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 ![]() ![]() ![]() 许敦平 许敦平(敦斋) 1972年生于广东澄海。 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院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 ![]() ![]() ![]() ![]() 罗 奇 罗奇 广州画院副院长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文联十一大文代会代表 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获得者 作品入选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科书、《新华文摘》等 “千百十”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 ![]() ![]() ![]() 郑来喜 郑来喜 广东惠来人 2005年 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水彩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5年 至2007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自学考试部 2007年 就读广州美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研究生,师从龙虎教授 2010年 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17年至2018年中山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访问学者 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内外展览并获奖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青年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广州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青年美协副主席 ![]() ![]() ![]() ![]() 刘颖悟 ![]() 吉祥 146x195cm 布面油画 2020年 ![]() ![]() ![]() 陈其和 陈其和,1955年10月生人,美术学教授,曾任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现任广东陈大羽公鸡艺术馆馆长。 2022年1月21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攀越——陈其和冰雪写意泼墨画展”,展出作品100余幅,其中巨幅、大幅作品60余幅。 2018年10月9日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笔歌墨韵——陈其和画展”,展出作品140余幅,其中巨幅、大幅作品80余件。 2014年在广东省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深圳一品堂美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惠州博物馆、东莞岭南美术馆举办“艺道可观——陈其和教授从艺40年学术回顾展”。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出版大型画册十余部,曾赴欧洲及东南亚多国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及讲学。 ![]() ![]() ![]() ![]() 程新浩 程新浩,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东亚大学艺术学博士,韩国安东科学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中美术课程培训及建设首席专家,广东省佛山市政府咨询顾问,广州市政府采购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复评会议评审专家,广东省文化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 ![]() ![]() ![]() 梁 善 ![]() ![]() ![]() ![]() 李绪洪 李绪洪,1967年11月生,广东普宁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广东省住宅与建筑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专家、广东省综合评标库专家、岭南绿色建筑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副秘书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导师。李绪洪曾任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等职。著有《广东历史桥梁的保护与景观有机更变研究》《新说潮汕建筑石雕艺术》《游戏建筑-空间模型艺术设计》《情感唤回-李绪洪作品集》等专著。 云海 56X28cm 纸本彩墨 2021年 山西晋祠 83X150cm 纸本设色 2010年 ![]() 周利群 ![]() ![]() ![]() ![]() 罗文勇 罗文勇,现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国家二级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水彩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油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清华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研修班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海外研修成员,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获得者,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 ![]() ![]() ![]() ![]() 张洪亮 ![]() ![]() ![]() ![]() 张志祥 ![]() ![]() ![]() ![]() 李小澄 ![]() ![]() ![]() ![]() 赵明 ![]() ![]() ![]() ![]() 赖荣幸 秋醉 22x62cm 国画 2022年 硕果 22x62cm 国画 2021年 晓风 22x62cm 国画 2022年 ![]() 陈永忠 陈永忠 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 广东省美协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青年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 ![]() ![]() 资料来源: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编辑:戴华刚 ![]() 温馨提示 肇庆美术馆 1、开馆时间:9:00-17:30(17:00停止入馆)。 2、根据国家、省、市、学校有关疫情防控指示,校外人士观展请提前1天电话预约:0758-2716577。进馆时请出示并校验二代身份证(未办理身份证的儿童在家长监护下参观展览)、实时“穗康码”“粤康码”、经体温测试合格后方可入馆观展。体温异常(≥37.2℃),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馆。参观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应告知并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3、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参观时请勿在馆内聚集、饮食、触摸展品和展柜,严禁在展厅内喧哗、打闹。 4、馆内采取限流措施,同时在馆人数不超过100人,全天接待人数限800人次。为避免人员聚集,尽量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如若展厅等封闭场所内人员密度较大,我馆将根据情况短时间内进行限流和导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