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绘画题跋

 闲之寻味 2022-06-19 发布于广东

一点书画
2022-06-19 07:45

  总结自己一生的艺术成就,齐白石自鉴说:“我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是第四。”学界对白石老人的这种自我评价,多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白石老人的风趣和老年人小固执,甚至有人从不好的角度想,认为这是白石老人在清高地卖弄,似乎是说,你们不是说我的画好吗?那我就告诉你们,我的画真算不了什么,在我这里只算是末流小技。但如果抛开他在画坛的影响力,认真地梳理各种有关齐白石艺术活动和艺术思想的资料,就会发现,白石老人的这种自我评价并非妄言,而是冷静客观地自省。他之所以在画、书、印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与艺术创作态度;他的书与画都富有金石味道、老辣苍劲,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他长年学印治印有关;同时他又以书入画,有了这些基础,才使他最终得以开创了“墨叶红花”画派。从这个角度来看,白石老人的自鉴,中肯恰切。

  本文从荣宝斋珍藏中甄选出九幅作品,题跋部分单独提出来与绘画作品同时展示,绘画与题跋既是一体又可以独立欣赏。相信对书画爱好者会有一定的帮助。

雏鸡画稿|27cm×16cm

题跋释文:

白石山翁画于旧京太平桥外。

萧谦中题识:荣宝斋因年届癸酉,请白石山翁写鸡制信笺,颇饶兴趣也。龙樵识。

题跋

《杂画册》二十八开之十四|28cm×17.5cm

题跋释文:

大富贵。白石。

题跋

鹤寿图|87.7cm×40cm

题跋释文:

鹤寿。此幅系子如手稿,余见其颇有心思,将可造就,因用伊稿以厉(励)自进耳。老萍。

移孙见阿叔能造画本,闷然不乐,余亦为之喜。喜其子能妒人技能,或有将来之日也。老萍又记。

题跋

不倒翁图|134.5cm×32.3cm

题跋释文:

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笑君不肯打倒来,自信胸中无点墨。

此诗新作,题不倒翁第一回也。子美仁兄鉴。乙丑秋九月,齐璜并题记。

题跋

烧烛检书图|67.3cm×31.2cm

题跋释文:

启吾先生别来容易,七年矣。今儿辈省亲来京华,复将还乡,检此寄赠,如见故人。戊辰秋七月,弟齐璜记。

检书烧烛短。客有携佳纸出卖,值余正检残书,即画此。

题跋

游虾图|137.3cm×33.5cm

题跋释文:

余避湘乱,偷活长安。第十三年春二月之初,忽一日大风,正为子林先生制此幅,黄沙堆案。山姬曰:今日何日,天怒至此?余因记之。弟璜。

题跋

《人物册》十二开之二|33cm×27cm

题跋释文:

人骂我,我也骂人。白石。

题跋

《人物册》十二开之九|33cm×27cm

题跋释文:

送学图。处处有孩儿,朝朝正耍时。此翁真不是,独送汝师。识字未为非,娘边去(从)复归。莫教两行泪,滴破汝红衣。白石并题旧句(编者按:第二行末所补“从”字,疑补在“独送汝”后,作“独送汝从师”)。

题跋

《杂画册》二十八开之十|28cm×17.5cm

题跋释文:

昔人有“三余”二字,借“鱼”之音。予亦有三余,曰:“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九十一岁白石。题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