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具体时间,您知道吗? 一碑耸天立,英雄永不朽! ![]()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 ,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些人们所熟悉的。但熟悉未必熟知, 由此,我们从一些书籍中,常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这些碑文都有标点符号。但史实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真有标点符号吗?再有,毛泽东主席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但您知道这是哪年写的吗? 历史有据,档案文献清晰,和我学史,都是真史,都是红色正能量 ![]()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原文 这是毛泽东主席一挥而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在这155个字中,没有写中国共产党,没有写解放军,而提到的是人民英雄,其中强调的是纪念为国家、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 在正文114个字中,毛泽东主席以气势雄阔、历史厚重、高度概括、寄情深远、音调铿锵的语言特征,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熠熠文采。 起笔第一段29个字,第二段比第一段多一个字,共30个字,第三段最长,共55个字。这在文字排列上,瞬间就给人视觉的冲击,而语气的一句比一句加重,尤如涨潮大海,一浪高于一浪,磅礴气势冲到眼前。 不仅如此,从三年、三十年,一直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重要时间点,让毛泽东的如椽大笔完整勾勒出来。这里的第三段,没有用一百零九年以来,完全体现了毛泽东主席深谙语言的极致运用。从逻辑上讲,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接下来,理应就是一百零九年以来。但毛泽东主席非常清楚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才能表达所蕴含的历史感与厚重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风云尽收。 我们再看整个碑文,毛泽东没有用一个标点符号,在这一极简中,却又加上了“从那时起”4个字。整个碑文中在简略精要中,惜墨如金。而在必须中,又要着意落笔。“从那时起”,就是一个特别的强调、承接。在整个碑文中,还连续用了三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黄钟大吕的叠加,在纪念碑奠基现场,三个重音与湘音,激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在天地之间,构成了难以复制的大音之美,昭示过去,又启示未来。 革命胜利、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铭记人民是英雄!人民英雄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这一酝酿毛泽东心中的,一种书写在天地之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与历史观,在香山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时,就已在心中酝酿,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向人民英雄致敬默哀时,毛泽东已开始打下了碑文的腹稿。当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提案,在政协会议的第三天呈现时,毛泽东主席心中的腹稿已成。在大会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将对先烈们的情感,全部熔于笔端,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为熔铸着所有中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怀念、缅怀、感念、追思、敬仰等各种情感于一体的碑文。 关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也有具体的时间,历史烙刻的时间:一九五五年六月九日。 ![]() ![]() 毛泽东主席题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