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中“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和后庚三日”的几种说法

 思明居士 2022-06-19 发布于河北

《易经》山风蛊卦中彖词中这样说“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其中“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巽卦中出现了“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很难理解,我翻阅很多资料来现在写了出来,供大家理解。

程传中说:“甲,数之首也,事之始也,如辰之甲乙,甲第甲令,皆谓首也,事之端也,治蛊之道当思虑其先后三日,盖推原先后为救弊可久之道。先甲谓先于此,究其所以然也。后甲,谓后于此,虑其将然,一日二日至于三日,言虑之深,推之远也。究其所以然也,则知救之之道。虑其将然,则知备之之方。善救则前弊可革,善备则后利可久。此古之圣王所以新天下而垂后世也。甲者事之首,庚者变更之首。制作政教之类则云甲,举起首也、发号施令则云庚。庚犹更也,有所更变也”。

蛊本身是一个坏的意思,就社会来说是乱世,社会乱了,在这里程传讲的甲就是开始的意思,在事情开始之前,去思虑思考,有未雨绸缪的意思,也就相现在的意思,在事情之前,制定出行动方案,制定出方针政策,而后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观察以便于不断的推进,把事情做到好的方面去,达到目的。

王弼解释甲是事情的开始,程传从之。郑玄说先甲三日是辛日,义取更新,后甲三日是丁日,义取丁日,义取丁宁。朱子本义取郑玄的说法。《周易折中》中引龚焕的说法:“蛊卦辞言先甲后甲,巽卦辞言先庚后庚,事坏而至蛊,则当复始。甲者事之始,故《象传》以先甲后甲为终则有始也。事久而有弊,不可以不更,庚者事之变,故巽爻辞以先庚后庚为无初有终也。夫事之坏而新之,是谓终则有始;事之弊而革之,是谓无初有终。终则有始,如创业之君,新一代之法度也。无初有终,如中兴之主革前朝之弊事也”。蛊是坏了,要治理,就像创业所以用甲开始,庚是说出了毛病要改革,要中兴了。

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中称:乾元为甲、蛊之先为泰。乾为日。三爻故曰先甲三日。乃由泰反否而蛊为之始。初交上为蛊。二三随上成否。甲之在下者反上。先甲变为后甲矣。故又曰后甲三日。蛊旁通随。随者由否反泰之始。上爻下成随。四五随下成泰。甲之在上者反下。后甲又变为先甲矣。否泰相循环相终始。来往诎信。天道因如是也。五得位。下孚于阴。言巽之初为震。震纳庚。一爻当一日。故曰先庚三日。今震究为巽。故无初。有终者。言巽之究仍为震。终即后也。故曰后庚三日。以其终为震。故曰有终。震阳复故吉。先庚三日。言巽之先。后庚三日。

尚秉和先生的意思就是依据纳甲原理,十天干与八经卦的配置是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良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震纳庚,翼纳辛。蛊卦从泰卦变化而来,泰的下卦为乾卦,所以纳甲。变为蛊卦后,泰卦初爻变成了蛊卦的上九爻,成为良卦的上爻。也就是说成为蛊卦后,泰卦的初九爻从乾卦的前三爻升到了乾卦的后三爻的位置上,所以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的说法均来自纳甲的原理。

以上就是几种主流的几种说法,关于“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真的很很难讲的东西,各方说法均站的住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