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位25年,积极扩张俄罗斯帝国,最终版图即成型于他的手中

 历史看兴衰 2022-06-19 发布于湖北

亚历山大一世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任皇帝。他在位25年,期间积极扩张,俄罗斯帝国的最终版图即将成型于他的手中。作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自即位起便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他前半个皇帝生涯,几乎都在战争中度过,西击土耳其,北攻瑞典,相继吞并了东格鲁吉亚、芬兰、比萨拉比亚、阿塞拜疆和华沙公国。就在俄罗斯帝国高歌西进时,全欧洲正服拜于拿破仑脚下,而拿皇的下一个目标,正是俄罗斯。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向欧洲诸国的王室敲响了警钟。自由民主思潮随着大革命的如火如荼而飞速蔓延,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亚历山大一世对拿破仑有着深深地崇拜。

而另一方面,作为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最为宠爱的孙子,他自小便接受了严格的帝王教育。对拿破仑的崇拜和对君主制度的维护构成的矛盾心态,贯穿了他的统治始终。

拿破仑登基后,波旁王室流亡于俄罗斯。经历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大帝两位雄主统治的俄罗斯帝国,成为了整个欧洲君主制度的盾牌。

1803年,登基伊始的亚历山大一世即主动出面建议组织全欧洲的防御体系,并积极加入反法联盟。1805年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的惨败,迫使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签署《提尔西特和约》,这份合约未能阻止亚历山大一世和他敬仰的拿破仑最终决裂。7年后,拿破仑率军60万攻入俄罗斯。

此时的法兰西帝国正处于巅峰,放眼整个欧洲,几乎都处于拿破仑亲族及其部旧的统治下。意气风发的拿破仑跃马东指,俄罗斯,成为了整个欧洲君主制度的最后希望。

在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面前,饥寒交迫的法军占领了已成焦土的莫斯科,随后遭到了库图佐夫的持续袭扰。最终,踏上西归路的只有2万伤兵。

这次战役后,曾经令整个欧洲胆寒的60万法兰西帝国军队化为乌有,也由此掀开了拿破仑失败的序幕。俄罗斯借此一战,极大地提升了其在欧洲诸国中的地位。随后亚历山大一世在1813-14年期间成为反法同盟的盟主,一手主导了俄军的西进。

1814年,攻入巴黎的反法联军组织了盛大的入城仪式,首当其冲者,便是骑白马款款前行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罗斯帝国的荣耀在这一时刻达到了最高点。为表达亚历山大一世对维护君主制度做出的贡献,欧洲诸王室尊其为“神圣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