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几年痛风慢性期,多肝肾亏虚,中医用什么方法治疗?可从肝论治

 文炳春秋 2022-06-19 发布于浙江

慢性期痛风患者,长期迁延不愈,多属于肝肾亏虚型,都有什么表现

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疼痛学创始人韦绪性及杨宗善等29位名老中医认为,痛风进入慢性期,多会迁延不愈,表现为肝肾亏虚型。

因为痛风多年,尿酸盐持续在体内结晶沉淀,导致痛风反复发作,并逐渐由外及内、由表及里,还可以在肾脏组织中结晶沉积,从而导致肾气亏虚,母病及子,肝之疏泄功能也随之下降。

因为慢性期痛风患者久病必虚,再加上尿酸盐沉积对肾脏功能的负面影响,筋骨失养,体内痰核凝聚,而有痛风会从单一关节发病逐渐发展到多个关节且会出现关节畸形,甚至出现关节骨质破坏,这会让关节功能受损,活动受限。

因为痛风经年不愈,所以会出现身体消瘦;因为肝肾亏虚,所以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性功能减退,面色晦暗无光等。

因为慢性期痛风者多是十年、几十年老痛风,有部分失治或误治的甚至发展为痛风性肾病,这是因为肾属于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久病及肾,就是这个意思。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的观点:“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肝气血虚,则筋脉失养,关节则会麻木不仁、屈伸不利,发为痛风

为什么慢性期痛风患者,同时还会肝气亏虚呢?

《素问》中有:“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意思就是,男子到了50多岁以上,肝气就会开始衰弱,肝主筋,这会降低肝对筋骨的濡养,从而出现筋骨功能受限的结果。

肝对于人的机体来说,在体合筋,肝藏血,肝血充足则筋骨气血充盈,濡养得配,肢体关节功能灵活有力。如果肝血亏虚,血亏不足以濡养筋骨,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的症状。

中医认为,肝肾二脏同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肾为母脏,肝为子脏,从而精血相互滋生。如果肾精不足,肝血亏虚,则精血相互掣肘,相互影响,导致肝肾亏虚。

肝主疏泄,肝气疏泄调达可让肾气封藏有度,肾气闭藏有合则会防止肝气疏泄太盛。

如果肝失疏泄,肾失封藏,也能相互影响,导致肝肾亏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慢性期痛风患者依然尿酸高,但与初期的患者相比,已经不单纯的表现在远端或体表的关节及周边组织的红肿认同,以及脾虚湿困等以实证为主的时期;而是发展为痛风关节症状不再发病急发病快,而是迁延不愈,且以肝肾亏虚为核心病机。

对于肝肾亏虚型的慢性期痛风患者,同样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可从肝论治,治以补益肝肾治本,强筋健骨治标的综合调理方法。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