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并非不堪一击,曾进行激烈巷战

 梦想童年594 2022-06-19 发布于江西

文/黄伟民

《大决战》第26集只用了几分钟表现解放沈阳的战斗:解放军一路追打敌二〇七师几个新兵,很快把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民党旗换了下来。

事实是,沈阳并非不堪一击,敌二〇七师负隅顽抗,两军曾进行激烈巷战。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什么青年军二〇七师敢于顽抗?这要从青年军说起。

青年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末期所建立的一支政治性很强的军队,曾被称为党卫军。1944年日寇由湖南长驱直入,经广西到达贵州边境,重庆震动。为应付当时局势,蒋介石发出战争总动员,甚至在必要时国民政府再由重庆迁往别处,并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并成立“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亲自担任主任委员。

青年军是一支政治性很强的部队,被称为国民党的党卫军,其战斗意志来自于部队的信仰,即已入骨髓的三民主义。

青年军组建时共有9个师,均为二字起头,共12.53万人。抗战后期,青年军部分人员参加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复员了一部分。第二期招募时,人员素质已大不如前。1945年9月,国民党整军,第二〇一、第二〇二、第二〇四师编为第六军,第二〇三、第二〇五、第二〇六师编为第九军,第二〇八、第二〇九师编为第三十一军。第二〇七师调往东北。

第二〇七师的前身之一是杜聿明的昆明防守司令部,名为一个师,却相当于一个军,3旅编制,人员超过3万,全美械装备,其战斗力仅次于新一军和新六军。

1948年10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在取得辽西全歼廖耀湘兵团的胜利后,立即挥师汇攻沈阳,各路大军迅速对沈阳形成合围。

文章图片1

东北野战军装甲部队向沈阳城攻击

  困守沈阳的国民党军防御部署是:沈阳的东及东南部、南部、西部由敌二〇七师第一、第二旅防守。东侧阵地扼守东郊及抚顺至沈阳的公路要道,南部以浑河以南地带为防守屏障,师部驻守铁西,并将铁西作为整个沈阳的防御中心。沈阳东北部及北部由第五十三军等部队防守。

此时的沈阳早已一片人心惶惶,国民党军政大员们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命。

在“剿总”司令部,卫立煌愤恨地骂部下,却是指桑骂槐:“我早就向总统说过,一出辽西就会全军覆没,他不信,我画了个十字又说,他还是不信!你们看,我不是说中了吗?”

大家面带苦笑,附和着发了一阵牢骚,心里都在想如何逃生保命。

杜聿明在葫芦岛焦虑不已,空军司令王叔铭请示蒋,是否把卫立煌接出来,蒋回答让卫到葫芦岛指挥。

廖耀湘的西进兵团被歼后,卫立煌感到大势已去,遂将据守沈阳外围据点的新一军第五十三师和青年军二〇七师第一、第二旅调进沈阳,加强城防。

卫立煌布置完后,把防务交给第八兵团司令长官周福成,于30日下午与赵家骧赶往机场。

机场上,挤满了急于逃命的国民党军政官员,乱糟糟地等了两个小时,飞机来了。身强力壮的卫兵粗暴地推开众人,把卫立煌架上飞机,其他随从也争先恐后地爬了上去。

留下来的周福成开会布置防御。此时周福成统一指挥的有第五十三军2个师、第二〇七师2个旅、新一军1个师及4个守备总队(相当于师)、3个骑兵旅残部和地方保安部队约14万人,企图继续顽抗,或伺机经营口从海上撤逃。

在这些部队中,青年军第二〇七师的两个旅战力较强,且准备顽抗到底,其他部队则军心涣散。

周福成是原东北军张学良旧部,他的五十三军也是原东北军一部,虽然不是蒋介石嫡系,但周福成却是蒋介石的铁杆粉丝,甘愿死心塌地卖命,决心负隅顽抗。

副军长赵国屏、师长王理寰等反对,说大势已去,这仗没法打了,周破口大骂,扬言要军法处置他们。

众人敢怒不敢言,散会后各自找门路,联系解放军起义。

10月31日,攻打沈阳的战斗全面打响。东北野战军的进攻部署是,第一纵、第二纵、第十二纵,陆续从西北、西、正南方向沈阳进攻,辽北军区5个独立师则从北及东北方向进攻城区。

  进攻一开始,就遇到青年军第二〇七师两个旅的顽强抵抗。二〇七师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猛烈的炮火,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沈阳东部天柱山、南部苏家屯、西部于洪等地带将东北野战军的各路进攻顶住了,战斗越来越激烈。

由南侧打向沈阳的十二纵,右翼第三十四师经激战,占领了莫子山和白塔堡;左翼第三十六师一路搜索前进,当进至沈阳西南的榆树台时,突遭敌二〇七师布防的炮火阻击,部队被压制在距敌堡仅20米远的开阔地上,三十六师组织起敢死队式的冲锋,战士们冒着弹雨前冲,举着手榴弹向地堡里硬闯,这颗“钉子”终于被拔掉;中路第三十五师首先攻占苏家屯火车站,然后向浑河铁桥推进。经5小时激战,炸断苏家屯至高楼子铁路,沿铁路向北冲至下河湾、三间房一带。

敌二〇七师的这道防线异常坚固。恰在此时,二纵第五师13团由辽阳截击敌人,折返沈阳,立即与十二纵第三十五师两面夹击,向敌方阵地展开猛攻。激战两个多小时,最后全歼守敌7千余人。13团政委和参谋长壮烈牺牲,

  由此,沈阳的南大门被打开。十二纵第三十五师与二纵第五师一起进入沈阳铁西区。

一纵、二纵主力消灭新民、巨流河之敌后,也于11月1日进入铁西区。

在铁西这个工业区里,钢筋水泥构造的厂房高楼林立,具备天然的巷战屏障优势。敌二〇七师又在街路上广布铁丝网、沙袋,组成层层叠叠的街垒。在街垒旁边,是各式的明碉配暗堡。在这些阻击据点之间,配合有大批的坦克和火炮,形成机动火力网。

另外,这里还有俗称“钢帽堡”的活动式碉堡。“钢帽堡”由3厘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状如乌龟,内设4轮,人力推动,可前后左右自由移动,内配2挺轻机枪及1个班的兵力,攻防自如,枪炮难耐。

攻城的几路大军在铁西停滞下来,敌我双方反复攻守,战斗处于胶着状态。

11月1日拂晓,总攻开始。

1日凌晨4时,十二纵主力及二纵五师聚歼小郭庄守敌,十二纵三十六师牢牢控制了浑河铁桥,使东北野战军大批部队源源不断冲向铁西。一纵、二纵、十二纵陆续发起强攻,上午8时,敌二〇七师的防御坦克大部被击毁,100多个“钢帽堡”被炸飞,敌军转入街巷继续顽抗。攻击部队即刻改成巷战队形,分兵以班或小组为单位向前突破。遇见街垒路障,则从楼房两侧穿墙凿壁,迂回攻击。炮兵在步兵身后紧紧跟进,遇见高楼阵地,先用炮火消灭主要火力点,然后步兵快速冲上,占领阵地后,炮兵继续跟上,掩护步兵下批次的攻击。下午4时,我军攻占铁西区。

二〇七师师长戴朴率王启瑞的第二旅残部化整为零,以班、排为单位,只携带短枪,分路突围,由沈阳转战本溪、旅顺地区,最后仅剩3000余人从山海关突围。

总攻开始后,由于铁西区在激战,东部的我军各独立师得以较早冲入市区,并开始消灭市区的残敌。但随着各路部队不断深入,他们在市区的主要“战斗”方式,很快改为接受投诚、抓俘虏。抓获和接收的国民党部队越来越多,喊话声代替了枪声,一个战士的身后,往往跟着百十号俘虏。

其实几天前,第五十三军及其他各部就与我方联络,要求起义。

林、罗接到电报,都不赞成接受起义,解放军大兵压境,沈阳守军不得已放弃抵抗,只能算作反正投诚。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也赞成他们的看法,但一线部队已经造成既成事实。

王理寰、许庚扬等众将领到司令部劝说周福成投降,周仍然顽固不化,众人只好把他送到银行大楼,控制了起来。

11月1日黄昏,沈阳的大街小巷上,国民党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汽车排列得整整齐齐,各种弹药物资堆积如山。每堆辎重旁都站着列队整齐的国民党军部队头目,等待解放军战士们把东西拉走,把他们尽快编入俘虏队伍中。

11月1日深夜,沈阳防空灯火管制,市区一片漆黑。但沈阳的人民知道这漆黑从现在开始已经是一去不返了,永久的黎明马上来临。

沈阳之战,共歼灭国民党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兵团部、2个军部、7个师、3个骑兵旅,合计歼敌13.45万人,俘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以下将级军官106名。

现在回过头来说说歼灭营口之敌。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营口成了东北国民党军逃往关内的唯一港口,林彪指挥部队围歼廖耀湘兵团时,没顾得上派兵占领营口。毛泽东对营口相当重视,连发几封电报,催促林彪派十纵、十二纵去占领营口。可惜正值黑山阻击战最激烈之时,林彪无兵可派,让国民党第五十二军钻了空子。

五十二军为半美械部队,军长刘玉章,战斗力较强。该军本来在新民担任廖耀湘兵团的后卫,刘玉章认为廖兵团西进凶多吉少,听说杜聿明向蒋介石建议占领营口,立刻跑去沈阳活动,主动向卫立煌请战打营口。卫立煌也想留条后路,就同意了。

刘玉章像是捞了根救命稻草,率部火速赶路,只两天就杀到营口,仅遇到部分地方武装的轻微抵抗就占据了营口。

廖耀湘兵团被歼,卫立煌令第五十二军驰援沈阳。刘玉章好不容易得了条生路,哪肯去?谎称东野大部队南下,无法北上。

卫立煌没办法,只得请求蒋介石派军舰接五十二军出去。刘玉章得报,心头狂喜,立刻收缩部队防御,静候军舰来救。

10月27日,林彪命令第七、第八、第九纵和独二师,结束廖兵团歼灭战后南下攻击营口。10月30下午,疲劳已极的第九纵二十五师到达营口,投入清扫外围的战斗。由于五十二军火力较强,九纵二十五师无法靠近。

11月1日上午,运载船只开进营口港,望眼欲穿的国民党军士兵争先恐后往船上挤。

文章图片2

营口码头

11月2日拂晓,第九纵和独二师向营口市区发起攻击,激战一天,突进市区。刘玉章为保证大部队上船,令剩余部队反冲锋。

2日,东野部队发起总攻,3个小时后攻占营口,把大炮拖到码头,向逃离的船只轰击。一艘满载3千多国民党兵的运兵船被击中,起火沉没,烧死、淹死一千多人。

敌五十二军被歼灭1.48万余人,刘玉章率1万余人坐船逃往葫芦岛,成为东北国民党军侥幸逃脱的部分。

不久,锦西、葫芦岛和承德的国民党军向关内撤退,东北全境解放。

文章图片3

庆祝全东北解放

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其中毙伤5万5千人,俘虏32万人,投诚起义9万人。东北野战军也付出了6.7万人伤亡的代价,其中阵亡1.4万人,伤5万多人。

东北惨败,卫立煌总结失败原因时说:“蒋介石用人,人人直接通天,弄得谁也不能统一指挥,我在东北未下过一道命令,看谁负责!”

这口黑锅,自然只有卫立煌来背,1948年11月,蒋介石将他以“坐失军机,致失重镇”撤职查办,将其软禁在家中。

杜聿明后来回忆说,1948年10月19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第4天,解放长春的当天——引者注)午后2时,蒋介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和我在北平蒋介石行邸开会,他挥着拳头说:“马歇尔害了我们的国家。原来在抗战胜利后,我决定国军开到锦州后再不向东北前进。以后马歇尔一定要接收东北,把我们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调到东北。现在连守南京的部队也没有了。真害死人!”

老蒋大概忘了他在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几个大城市时的兴高采烈。

东北战场上,林彪打败了蒋介石麾下的所有名将。白山黑水,成就了林彪军事上的辉煌,也成了蒋介石麾下这些享誉中外的军事家身败名裂的滑铁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