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河东太保之子的孙汉韶为何成了后蜀大员?

 巴西太守 2022-06-19 发布于浙江

传说晚唐并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手下有十三太保,但事实上,他们甚至没有同时在世过。其中五太保李存进作为李克用的义子,甚至比李克用还稍稍年长。

所以,作为李存进的长子,李汉韶早早在河东军出道一点也不稀奇。他生于884年,也就是黄巢败亡的那一年。他幼年有器局,风仪峻整,尤其得到父亲的喜爱,被推荐给了李克用,得录用充随使军将。天祐初年,转充定海军副兵马使。天祐四年(907年)春,署为定安(一作安定)军使,墨制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柱国。

李克用死后,子李存勖继位。天祐十年(913年),李汉韶转五院第五院军使。十四年(917年),以功升第二院兼都知兵马使,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十五年(918年),迁河东牢城指挥使,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

天祐十九年(922年),李汉韶的父亲李存进在讨伐叛将张处球即灭赵之战中阵亡。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就是唐庄宗,并灭后梁。当时,李存勖的姐夫孟知祥权知太原军府事,正赶上契丹来犯,就上表请求派李汉韶率师进讨。庄宗知其可用,委以军事,于是大破契丹,以功加检校右仆射。三年(925年),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守蔡州刺史。

次年,邺都兵变,军界推举“大太保”李嗣源和庄宗打擂台,最后庄宗在兴教门之变中遇害,史书没有记载李汉韶有何表现。李嗣源登基为明宗后,众多被庄宗赐国姓的将领都请求恢复原本姓名。李汉韶严格讲不在此列,他姓李是因为父亲李存进跟李克用姓李。但他也审时度势,别人都争着不姓李了,自己如何特殊?既然父亲本名孙重进,追根溯源,他也应该姓孙。

从此,李汉韶变成了孙汉韶。天成二年(927年),加竭忠建策兴复功臣,超授检校司空,仍守蔡州刺史。由此大约可见,李汉韶在邺都兵变中最起码也是在看戏,也就是在军界抛弃庄宗的时候选择了随波逐流。

天成三年(928年),除授检校司徒,充应州彰国军节度观风留后,封乐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毕竟孙氏郡望在乐安。

天成四年(929年),明宗因家乡在彰国军,追封祖宗,孙汉韶奉诏修庙,得累加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仍充彰国军留后。同年,因丧母而回到太原,哀毁过礼,虽然后来起复,但仍披缞麻。

长兴二年(931年),孙汉韶服丧期满入朝,受任充西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次年(932年)正月,仍除授检校太保,遥授利州昭武军节度使,充西面行营副部署兼步军都指挥使,受命参与讨伐东川节度使董璋,并迁封开国子,加食邑二百户。后兼西面行营招讨使。

为什么讨伐董璋?因为董璋反了。而当时和董璋抱团造反的,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曾经举荐过孙汉韶的孟知祥,当时已经和董璋结为亲家。也就是孙汉韶一边当着孟知祥治下地方的名义长官,一边挂帅打着孟知祥的队友兼亲家。

命运就是难以预料,当时的他们都不知道下一次见面会是怎样的形势。

长兴四年(933年),孙汉韶被移授洋州武定军节度使兼西面诸州本城屯驻马步军副都部署,封开国伯,加食邑二百户,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

之前,孟知祥联手董璋击退了朝廷的进攻,又翻脸铲除董璋,与朝廷讲和,成为了两川的土霸王。这样的安排,本意可能是想让孙汉韶盯着孟知祥。但后来事情的走向却大出意料。

后唐闵帝继位后,于应顺元年(934年)转孙汉韶检校太傅,迁封开国侯,加食邑三百,又加特进。孙汉韶因此官职犯了父亲名讳,上表辞让,改检校左仆射,诏书称:“改会稽之字,抑有前闻;换瑰宝之文,非无故事。”这说的是,东晋王舒因父名王会,不就任会稽太守,于是朝廷改会稽为郐稽;唐玄宗年间中书舍人萧嵩奉命起草的任苏颋为宰相诏书有“国之瑰宝”语,玄宗指出此语犯了苏颋父苏瑰名讳,命萧嵩改之,萧嵩改为“国之珍宝”。

闵帝君臣意图削藩,结果却把养兄凤翔节度使李从珂逼反了。但当时,凤翔城防已经被削弱过了,孙汉韶与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护国节度使安彦威彰义节度使张从宾静难节度使康福等都奉命会合朝廷军队讨伐,如泰山压顶之势。张虔钊出兵的时候,还让孙汉韶帮他留守。

然而,没想到的是,李从珂绝望之下登城大哭,却唤起了官军的同情。张虔钊威逼士兵攻城,又引发了士兵的反噬,最后朝廷军队竟然因为大量倒戈而崩溃,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李从珂夺了闵帝的江山!

与当时争相投效新主的节帅们不同,张虔钊和孙汉韶连本人带的军队都保存得很好。但自己奉命要往死里打的对象当了皇帝,他们如何安心打工?张虔钊先做出选择:向孟知祥投降!

孟知祥早就看不起闵帝了。闵帝登基不久,便给孟知祥加官,孟知祥压根懒得接受,并且自立为帝,建立了后蜀,以后加官这种事只能是他对别人,轮不到别人对他。

张虔钊这么做的结果是,孙汉韶的地盘被后蜀包围了。本来就和后唐皇帝结了梁子,现在又与后唐隔绝,孙汉韶也没有什么选择了,也就一起投靠了后蜀。孟知祥派右匡圣马步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张知业率兵一万屯大漫天相迎。为了表示归顺的诚意,孙汉韶、张虔钊都没有寻求原地仍任原职,而是举族前去后蜀都城成都,也就是让孟知祥自己派人接管他们送给他的地盘

虽然以前在战场上至少有过间接的过招,但孟知祥仍然视孙汉韶为老乡、老朋友,对他尤其善待。聊起并州太原往事和邺都兵变,两个人都哭了。孟知祥举了汉高祖回乡遇故人的典故,说:“丰沛故人,相遇于此,何乐如之!”于是赐第宅金帛,供帐什物都由官府供应,又下诏赐孙汉韶为安时顺国全节功臣,仍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封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署为雅州永平军节度使

后唐及后来的后晋记恨孙汉韶叛逃,只能把气撒在其弟东面马步军都指挥使孙汉殷、孙汉筠身上,导致这哥俩长期不得调任。

后蜀后主孟昶嗣位后,明德二年(935年),加孙汉韶开府仪同三司、同平章事,加食邑五百户,改赐匡国奉圣叶力功臣,也就是拜为名誉宰相。次年(936年),入为匡圣马步军都指挥使。又次年(937年),充右匡圣马步军都指挥使。

广政元年(938年),除授昭武军节度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虽然是之前一样的岗位,但这次他可以上班,不需要遥领了。

次年(939年),后主将妹妹兰英长公主嫁给孙汉韶长子孙晏琮。同年,转授孙汉韶山南西道节度使,也就是镇守梁州,即汉中。广政四年(941年),任满回朝。七年(944年),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增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再授山南西道节度使。

广政十年(947年),辽灭后晋,秦州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不愿臣服,也归附后蜀。但凤州防御使石奉頵是后晋远支宗室,他坚守地盘,不接纳后蜀使者。翰林承旨李昊对枢密使王处回说:“敌复据固镇,则兴州道路断绝,不复能救秦州了。请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率兵急攻凤州。”孟昶命孙汉韶去凤州行营。孙汉韶率兵二万攻凤州,屯于固镇,分兵扼守散关以绝援军道路。最后石奉頵投降,后蜀顺利接收了何重建的地盘,达到了之前的前蜀的疆域。孟昶派孙汉韶入凤州宣慰,号令严肃,秋毫无犯。孙汉韶驻扎数日后回去了。

立下大功的孙汉韶被转授遂州武信军节度使,次年卸任,不久获授左匡圣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年又改任右匡圣都指挥使。他与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有隙,密告张业及其子检校左仆射张继昭谋反。李昊与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也说张业谋反。孟昶趁张业入朝,命壮士在都堂击杀之,下诏暴其罪恶,抄没其全部家产。

其实张业就是之前接应孙汉韶入蜀的张知业,因为孟知祥当了皇帝要避讳,他才省了一个字。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奉命迎接来的,竟是一个会要了自己的命的人。

广政十三年(950年),孙汉韶奏请为孟昶上徽号。册礼后,孙汉韶获加守太保,改赐匡时翊圣推忠保大功臣。十四年(951年),转充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同年,因当初夺取凤州之功,加检校太师、雄武军节度使。

广政十七年(954年),孙汉韶因病请求解除兵权,加武信军节度使,赐爵乐安郡王,罢军职,加守太傅,仍兼中书令。后不久,获赐抬肩舆入见。次年,卒于成都县武檐坊私宅。孟昶闻讯哭泣,辍朝七日,赐使持节行礼,追赠太尉、梁州牧,谥忠简,以本官仪卫葬于华阳县升仙乡仙里原。

九国志》评价:孙汉韶忠勇有父风,其持重敦厚又胜过父亲,在历任藩镇上都有政绩。他为自保而投后蜀,为后蜀尽股肱之力,保全富贵,其敦厚诚实为有识者所称道。

和因作战不利被气死的张虔钊相比,孙汉韶当然幸运得多。命运无常,谁能想到,十三太保之一的儿子,最后竟然是在后蜀迎来了人生的高光和最后的谢幕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