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儿科疾病用药——导赤丸

 liyh65 2022-06-19 发布于山东

导赤丸
  


图片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连翘、黄连、姜炒栀子、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

【剂型用量】

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丸,日2次,温开水送服。

小儿则根据年龄适当减量,用成人的1/3或12量。

【适应人群】任何人群。

【用药指征】

形貌:体形偏瘦,唇红。

症状:①目赤,或目内眦红赤,心烦失眠,汗多;

②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牙龈红肿疼痛;

③鼻衄、齿衄;

④小儿口中气温,好动,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

⑤上臂内侧中后缘,手掌部位易起红色皮疹;

⑥小便黄赤,或尿频急疼痛,大便秘结;

舌象:舌尖红赤,苔薄黄。

脉象:滑数。

【适用病症】

内科疾病:失眠症、急慢性尿路感染。

眼科疾病:急慢性结膜炎,翼状胬肉。

五官科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干燥性鼻炎,急慢性咽炎,牙周炎。

皮肤科疾病:急慢性湿疹。

小儿科疾病:小儿多动症。

【巧用活用】

①急性结膜炎,目红赤,痒痛,小便黄赤灼热气秽,可配龙胆泻肝丸同用

②小儿好动,烦躁哭闹不安,睡眠时大量头汗出,黑睛偏小,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胖大,苔薄少,可配六味地黄丸同用。

【注意事项】

①小儿大便干结,舌不红,若水滑者不宜用。

②目红赤,汗多怕风,面色灰黯,舌黯紫,苔润,脉浮缓者不宜用。

③中病即止,不宜过用,久用。

④孕妇忌服。

【医案举隅】

1.小儿鼻衄(史欣德医案)

高某,8岁,男,身高136m,体重40kg2013年8月28日初诊。小儿父亲述:“孩子从小就爱鼻子出血,尤其是春,秋,冬季,天气干燥最明显,严重时几乎每天都出,孩子小,感觉鼻子不舒服时就用手指去抠,结果马上会出血孩子非常渴望吃巧克力,但是不能吃,因为吃完后第二天肯定鼻子出血。

只能看着父母将自己心爱的巧克力送给别的孩子。2013年暑假我们从海边回来以后,出血频率增加,而且孩子每天在不怎么运动的情况下食量增加,还总说饿。最早到医院看过西医,说是鼻炎,吃药效果不明显。由于孩子马上开学了,天天流鼻血怕孩子出问题,所以就想来试试中医治疗。”

当时我问:“孩子是不是总爱趴着睡?上窜?大便干?手心热?脸经常发红?小便黄?”父亲说:“是啊,晚上睡觉总是趴着,给他翻过来后,一会儿自己又翻过去了,问孩于为什么要趴着睡,他说:这样舒服些。”于是开方:导赤丸,每日午后1丸。

结果:2013年11月27日患儿父亲带母亲来就诊时顺便告孩子服药当天晚上睡觉就不趴着睡了,大便也通畅了。1周后,鼻子出血的情况就好转了很多,连续服用2个月,孩子现在很少流鼻血,睡觉姿势也很正常。使他最开心的是,现在每周吃点巧克力也不再流鼻血了。

2.手掌心湿疹(史欣德医案)

朋友马某,女,43岁,2015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双手掌入夏出小红点、灼热、脱皮已三十多年。问:晨尿是否黄赤?答曰:经常很黄。

嘱按说明书量服用导赤丸。3个月后,朋友非常高兴地告知:连续服导赤丸2盆后红点消失,又服1盒后皮疹完全愈合。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中国药典》(2015版)。

【作用原理】本方由三类药组成。

一类为比较苦燥的清热解毒泻火药,即连翘、黄连、黄芩、栀子、大黄;

第二类为比较凉润的清热凉血生津药,即玄参、天花粉、赤芍,可制约第一类的苦燥之性,同时更好地引诸药入心经;

第三类为利尿通淋药,即木通、滑石,可使心经之火从小便利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