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闺女,节不愁

 古磨盘州人 2022-06-20 发布于北京
我是南方人,感觉还是心细的。不过在北方生活几十年后,自己慢慢变得大大咧咧了。
记得周五下班的时候,遇到一个同事,我奇怪他那天为什么那么早就走了。通常情况下,他都会加班到很晚的。
他说,女儿今晚请他吃饭。他的女儿比我的小一岁,现在读大一。我看到他脸上满满幸福的样子,心里为他高兴,可我当时还是迟钝了一些。直到今天零点,我收到闺女给我发的信息“祝父亲节快乐!”
我不是太会过花哨生活的人,可我从来不排斥过节,除了圣诞,因为,那个节跟我实在扯不上关系,别的节都觉得挺好。因为它大多有比较有人情味的名字,什么感恩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当然也包括新年和其他的。人活着是需要仪式感的,节日正好为普通的日子增添了仪式感,何乐而不为呢?
相对于父亲节,我更在意母亲节。
一者因为,母亲节我可以为母亲和孩子的母亲庆祝,我是主动的。再者也是因为,在我的父亲和母亲中,我更多的感觉亏欠母亲更多一些。即便是写父母的文字,写父亲的也远远地多于写母亲的。父亲节,我就写了几篇非常好的文字,以至于我都不想再写了,因为,前几年写的父亲节文字差不多都是我能写出来的最好的。
因此,在昨天的《走过的日子,赶不上的经验》中,我故意设计了一段母亲的经验,其实,我是想借父亲节的名义怀念一下父亲和母亲。对于码字人来说,没有比文字更好的纪念方式,我想起了父母,我就想写关于父母的文字。当然,现在写情感类的东西,我还是要使用一些技巧。根据经验,今天的朋友圈会被父亲节的文字覆盖几层,我要是再参与其中,估计会造成拥堵。
我其实很理解很多作家的行为,因为这把年纪的人,父亲大多在另外一个世界,我们能沟通的,估计也就剩下文字了。可很多时候,文字不是跟父亲沟通,而是向这个世界的人进行父爱的表达。
女儿生在北方,外表看似大大咧咧,可骨子里还是继承了南方人的细腻和认真。继给我发了祝福信息之后,立即告诉我,她今天要请我吃饭。印象中,去年父亲节她也请吃饭了。
已经有很长时间,我们一家三口没有一起出去吃饭了。印象中,也就去年的父亲节,那是两三年来的第一次,今年的情况,我还是建议不去外面吃了,女儿坚持给我订我喜欢吃的外卖。
我不好拒绝,也不想拒绝,闺女能有这想法,我必须得鼓励并舒心地享受着。要知道,我送了她十八年的情人节玫瑰呢。当然,我不是希望这是跟闺女礼尚往来,而是希望,她永远保持这种细腻的爱人之心。一家人之间,要相互爱着,不仅父母爱孩子,孩子也得深爱着父母。
按照惯例,下午我都会外出走路。今天外出感觉格外兴奋,毕竟走回来不仅不用做晚饭,还可以享受我喜欢的大餐,这是让我这个管不住嘴的胖子非常渴望的。
回来本想下厨再添两道开胃菜,一看闺女考虑的还非常细致,啤酒都给准备了,我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个父亲节,都说闺女是小棉袄,这个棉袄真的太贴心。
今天在朋友圈,读到很多情感满满的亲情文字,每篇文字都让人感慨万千,父爱是一座高山,很多时候,父爱都是那么不经意地存在着,很多人可能在登顶的时候,才感受到峰之伟岸,可那时候,也许正是失去攀爬之乐的时候。
人生就是个过程,只有在过程中一路感知,才能知道生命的意义。记得以前有个登山者说,他之所以喜欢登山,那是因为,山一直静静地矗立在那儿,只有我们主动地作为,才能切身感受到山之美。
父母之爱也是如此,假如你没有想过去接近她,她就一直静静地待在那儿,或有或无、或近或远。
我的父亲已经远行八年了,这过去的八年中,大部分日子我都是恍恍惚惚的,感觉自己深陷一个浑浊的世界,无法自拔。现在,我已经走出来了,因为,我已经感受到了攀爬之乐。
有闺女,节不愁。这是我父亲节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