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姓氏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对一个人而言,姓氏代表他的家族符号。 关于姓氏,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其中有一句“一家不容三姓”,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但这指的是哪三个姓呢? 其实,“一家不容三姓”是一个泛指,它并非指具体某三个姓氏。人们一般用这句话来指三种情况,一是婆媳关系,二是二婚,三是古代的婚姻制度。 ![]() 一、婆媳关系 一般来说,婆婆、丈夫、媳妇这三个人都是不同的姓氏。于是,这就形成了“三姓之家”。而且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果夫妻双方和父母住在一起,那么婆婆和媳妇之间必然会有磕磕碰碰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谁当家也是一个问题。 对于媳妇来说,结婚后自己当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婆婆来说,自己是长辈,媳妇是晚辈,那么必然就是自己当家作主。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婆婆和媳妇如果都想当家的话,那么两人势必会出现“纷争”。 ![]() 二、二婚 在社会上,二婚是非常常见的。二婚家庭如果出现三个姓氏,那么有可能是一方带了孩子,或者是两方都带了孩子。 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对家庭有敌意;对于二婚父母来说,继父和继母都是不好当的。 在二婚家庭中,如果夫妻双方处理不当,那么会对重组家庭造成伤害。 ![]() 三、古代婚姻制度 众所周知,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娶回来的女子和家庭成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这就会造成“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情况出现,然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 除此之外,古代男子的正妻一般都是当家主母,有一定的地位。而后面娶回来的小妾则大多是无名小辈,所以妻妾表面关系和睦,实际上背地里勾心斗角。 综上可知,“一家不容三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理。 但是,我们在对待老祖宗的告诫时,不要全盘接受,也不要弃之不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来对待。 |
|
来自: 昵称26264572 >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