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穴属经外奇穴。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通腑之功效。根据其穴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肠炎、下肢麻痹或下肢瘫痪等。 阑尾穴出自《新中医》:“在足三里下二寸稍前之处”。从穴名即可知道刺激该穴位主要是用于阑尾穴的辅助治疗,故名阑尾穴。 【定位】 在小腿外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下5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如下图 ![]()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学教材针灸学教 【解剖】 在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肌、胫骨后肌中。穴区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 小腿骨间肌→胫骨后肌 【取穴方法】 1、正坐或仰卧屈膝90度。足三里穴与上巨虚穴连线(为3寸)的中1/3和下1/3交接处。或由足三里穴用拇指指腹向直下推压,约在足三里穴下方2寸处有疼痛敏感点即是穴位。所敏感点指压不明显,可直接在足三里穴下2寸处取穴。 【主治病症】 1、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 2、下肢痿痹。 【操作方法】 直刺1~2寸,局部酸胀、麻电感,可传导到足趾。 【临床研究】 据报道,在慢性阑尾穴或慢性阑尾穴急性发作手术时,直接观察暴露的阑尾,发现针刺本穴,可使阑尾蠕动增强,少数甚至引起蜷曲摆动;X线钡餐检查发现阑尾排空加速、所选各例患者阑尾皆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进一步证明针刺阑尾穴对阑尾的代谢及运动功能的确有调节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