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朱元璋封为“书圣”,发明了一种新的书体,成为了“小楷祖师爷”! 王羲之是书法界的“书圣”,这是因为他创造了“新体”,什么是新体呢?其实就是书法从“古质”到“今妍”的一种过渡,后人皆以其为宗,他的书法乃是一个集大成者,如同汪洋大海一般,后世成名的书家皆是海里印出来的涓涓细流而已。 但书法界还有另外一个王羲之,这个人叫作沈度。 沈度被朱元璋封为“书圣”,被誉为“我朝王羲之”,可以说沈度是明代最为出色的一个书法家之一,他精通八种书体,并且为人持重,学问极好,有君子之风,是真正“君子书法”的化身,他创造了一种新的书体,就是我们常说的“馆阁体”。 当代人对于“馆阁体”贬低甚多,其实这并不是“馆阁体”的错误,而是一些人将这种“馆阁体”写成了“印刷体”或者“美术字”。 从书法的角度上来看,沈度的楷书温婉而秀丽,有着浓厚的君子之气,而非后世“馆阁体”的刻板模样。 在明代的《东里集》中这样评价他的字: “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洪武中举文学不就,成祖擢为翰林典籍。” 意思是说沈度这个人各种书体都极为精擅,朱元璋时期,被皇帝钦点为了翰林典籍,成为了国家最高学府的成员。 在明代前期,沈度是“御用书法家”的存在,基本宫廷当中所有重要的书写事宜,皆是由沈度来操持,如今北京保存最为完整的“永乐大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钟,其上面的铭文,便是沈度的手笔,总计23万余字。 在目前沈度存世的书法作品当中,有一卷其传世书法的代表作,就是他的小楷《心经》。 这一卷《心经》乃是沈度49岁所写,彼时他已经书名极盛,那是在1406年的时候,沈度在燕台真如寺为一位名叫“元觉”的老和尚所写,此卷《心经》是附在李龙眠《演教图》之后的作品,堪为国宝级的文物。 从文字的意义上来讲,这部《心经》从唐代的名家以降基本都抄写过,而在楷书领悟,尤其以沈度的抄本最为平和简净,最为接近佛家的禅理意趣,这寥寥的260余字,道尽了佛家智慧,对于普通人而言,更是开启智慧的旷世经典。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卷《心经》每个字都有着浓厚的书卷气息,气定神闲,儒雅而风神隽永,就像是王文治的评价一样: “沈家兄弟直词垣,簪笔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这里的沈家兄弟指的是沈度和沈粲兄弟二人,其书法为明代“馆阁体”之滥觞,有着“小楷祖师爷”的称谓。 他沈度的这卷《心经》则成为了后人手追心摹的小楷极品,对于学习小楷的朋友而言,倘若将此作当中的气息也意境临摹精透,你的书法格调将卓然而升。 如今,我们将藏于北京故宫的这件沈度的《心经》原作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的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每个字都细腻而隽雅,与真迹一模一样。 同时配以手中装裱,以便于收纳,此作乃是画框装裱的版本,便于悬挂于书房卧室。 有意者,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