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战事系列(八)西取山西(下)

 金色年华554 2022-06-20 发布于江西
大同正德广场 科翔软装·米兰壁纸 故事会
      西取山西(下)
       文/吴天有
     十一月初三,大将军徐达率大军从北平出发前往保定,十一月初十 ,徐达率师至真定,与副将军常遇春相会于柳亭。这个时候,徐达得到消息,扩廓贴木儿受元惠帝之命,北出雁门关,经由保安州(今河北涿鹿县),攻取北平。徐达立即召集诸将商讨对策。众将领建议,立即还兵救北平。徐达分析形势后认为:“以孙兴祖六卫兵力守北平,足以抵御王保保。而王保保全师远出,太原必虚。我军应乘他不备,直抵太原,端了他的老巢,让他进不得战,退无所依。这就是兵法所说的批吭捣虚的计策。他要是还兵救太原,则为我所牵制,进退失利,必为我所擒了。”众将称是。
    计议已定,徐达加快了进军太原的步伐。十一月十八日,徐达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率铁骑三千驻兵平定州、占领七垛寨。又遣陆聚攻占车子寨及井陉、凤山、城山、铁山诸寨。并攻占固关(今称旧关)山寨、承天寨。十一月二十一日,徐达师过固关进入山西,到达平定州,并快速攻占寿阳。二十三日进驻黄次站(位置不详),派兵扼守榆次。并通令尚在潞州的冯宗异、汤和“严师以进”,从南夹击太原。
     果然不出徐达所料,扩廓贴木儿率兵到达保安后,听到徐达进逼太原的消息,便立刻停止向北平进发,急速还兵救太原。扩廓贴木儿军将至太原,锋芒凌厉,万骑大军从北向南压过来,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常遇春遣薛显、傅友德两骑并出,迎头赶上,率几十名敢死队冲入敌阵往来厮杀,先错其锋芒。
    扩廓贴木儿于城西扎营。此时,明军只有东路骑兵先行到达,南路冯宗异、汤和的军兵还在斩关夺将,向太原靠拢。与扩廓贴木儿的大军相比,众寡悬殊。明将郭英登高瞭望,对常遇春说:“王保保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请让我趁夜刼他的营。”遇春表示赞同。便对徐达说:“我军骑兵虽然已经全部集中于此,但步兵还未到达,不能与他硬拼。趁夜刼营比较妥当,可在混乱中擒获王保保。”徐达点头称是。正筹画间,忽报扩廓贴木儿营中有密使赍书至。原来是扩廓贴木儿手下部将豁鼻马想要投降明军,派人前来联系。徐达大喜,遂请豁鼻马做内应,乘夜偷袭扩廓贴木儿营。计议已定,徐达先派遣五十名骑兵,埋伏于城东十里,设为疑兵,以举火鸣炮为号。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郭英率十余骑潜入扩廓营内,举火鸣炮,位于城东十里外的伏兵也举火鸣炮。常遇春等引兵赶到,冲入敌营。击鼓声、喊杀声,内外相乎应。元兵不知虚实,以为明军大队人马赶到,阵营顿时大乱,自相杀戮蹂践。此时,扩廓贴木儿正在营帐中读书,由两位书童侍奉。听到事变,仓卒间仅穿了一只鞋,在帐后骑了一匹瘦弱的马,率随从十八骑向北逃去。次日凌晨,豁鼻马率师投降。这一战,俘获元兵四万余人,战马四万余匹。常遇春率兵追赶扩廓贴木儿至忻州,没有追上。扩廓贴木儿先是逃往大同,又从大同逃往甘肃。
    十二月初一日,徐达进驻太原。并派薛显、傅友德等攻破石州(今山西离石)、忻州、管州(今山西静乐县)、崞州(今山西原平)、太谷等地。冯宗异也攻克潞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平阳(今临汾)、绛州(今山西新绛县)等地。洪武二年(1369)正月初五日,冯宗异率师到达太原,与徐达相会,两军兵合一处。至此,山西大部都已平定。
    洪武二年正月十九日,常遇春率诸将从太原出发,攻取大同。正月二十一日,参将傅友德率军占领朔州。正月二十五日,常遇春师至大同,元大同守将竹贞弃城逃走,明军追至黑浦(位置不详),擒获元知院眼子陈等八十余人,俘获元军兵士七千六百余人,缴获战马一千三百九十余匹。
    至此,明军夺取山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