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高中英语作文学习的十大问题(一):对英语写作有畏难情绪,难以及时出第一稿 - 白话英语202219

 昵称70926123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关于写作,前面我曾经写过一篇纲领性的专文,《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吐槽、简析与指南,兼谈高考英语写作怎么练 - 白话英语0124》,根据我十一年的初高中英语教学经验,谈了英语写作的几个方面。不过,2017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离开教学岗位十多年,虽说经验还在,但毕竟已经不是新鲜的体会了。文中有些内容,说实话,属于常理的推演,而非实践所得。

在那之后,随着我逐步开设了新概念英语各册的录播课,我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也是日益深入,并提出了“写作者视角”这样的概念。对于如何开展写作教学,也有了新的想法。

去年底,我开设了高考英语写作寒假班,另外,带着两个中考的小朋友写了若干周记;今年上半年,我开设了中考英语写作、高考英语写作和国际高中英语写作三个班级,跟小朋友们就写作这个老生常谈、绕不过去的话题进行了一学期的斗争。如今,在教了两期中学英语写作直播课之后,我对于英语写作学习与教学的认知应该说更加深入了,当然,也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今天起,我准备出一个新的系列,相当于是一篇新的纲领性文章,谈谈我所总结的“中小学英语写作学习的十大问题”。这十大问题中,前五个属于整体学习策略的问题,后五个是具体的技术细节,不过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分法,毕竟技术细节和学习策略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先把“十大问题”罗列一下,免得有朋友说我吊大家胃口:

一、对英语写作有畏难情绪,导致难以及时出第一稿

二、缺乏兴趣、时间紧张,不列提纲、不写要点、不反复修改

三、英语基础知识欠缺,对语言的美无法欣赏,不愿反复读

四、认识不到英语写作与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口语交流之间的紧密联系

五、阅读积累不够,思考没有深度,导致没有东西可写

六、词汇量不足,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有困难

七、语法基础不扎实,不了解名词词组、介词词组、动词词组的基本结构

八、简单句生成困难,结构词使用不当

九、并列、从属连词理解肤浅、使用不当

十、篇章结构能力不足,详略取舍不当,不知何时另起一段、何时收尾

今天,我们谈第一个问题:

对英语写作有畏难情绪,导致难以及时出第一稿

不管是学英语的同学们,还是教英语的老师们,一般都知道英语有“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类型。这个顺序,不是随便排排的,有其内在规律。可以说,写,写作,写得一手好文章,是语言学习的最高追求。这么高的追求,有畏难情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不要说小朋友了,就是大人,不怕写作的人又有多少?所以,首先,对于写作的畏惧感,是正常的。

不过,对于教写作的老师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朋友们来说,这当然是不行的。第一稿出得晚,作文提交不上来,不能反复朗读、修改,那这课还怎么上下去?所以,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剖析这其中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小朋友克服这种畏惧感,及时出第一稿。

就我自己的体会和观察来说,对于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首先来自于写作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

其他题目,不管是填空、判断还是简答,总不需要自己写很多东西,而作文,不管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得从头做起,“白手起家”,这种巨大的工作量带来的往往是精神上的疲惫,一次两次也还罢了,如果这种疲惫感多次反复,没有得到有效的平复,就会积累起来,给小朋友造成一种心理阴影,以至于一提到英语写作,就头疼,就往后退缩。这是写作任务天然的大工作量造成的,非教之罪。

其次,对于英语写作学习的畏难情绪,与写作的评价方式中较大的主观、综合成分密不可分。不仅是英语写作如此,语文的作文同样有这个问题。作文的评分,总有一个总体印象的成分在内,这种主观的、综合评判的成分既不容易解释清楚,更是很难有所提高,从而让很多小朋友感觉到无从下手、提高无望,那当然就容易感到惧怕。好不容易写出一篇作文,累都累死了,还不知道怎么改进,这何止是令人失望,简直是令人绝望了!

另外,我们对于写作的评价,一般就是看一篇文章能得多少分,而这种给分的方式,往往是先设定一篇文章是满分,然后有错的地方就扣分。这样一来,给学生的感觉就是:1、老是在扣我的分;2、到底我该怎么提高,有没有明细?没有明细怎么改进呢?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说服小朋友以一种相对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去面对写作任务。

那么,这种畏难情绪能够克服吗?老师能够做些什么?家长朋友能帮点什么忙?

首先我要说的是,并不是说学生、小朋友本人就完美无暇,都是老师、家长的错了。小朋友本人肯定也是要改进的,成年朋友们不要心气不平!接下来,老师可以做的有:

1. 从技术上,多给小朋友一些具体而微的帮助,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关键词汇,提供提纲样本(最好是能从不同角度提供多个样本),要求小朋友对写作过程的中间产品给予足够重视,不要跳过写提纲(outline)、写要点(key points)等中间过程和反复修改的写后过程,并且对中间过程的产品也进行充分的评价、鉴别;

2. 从心理上,适当改变评价方式,从减分法转变到加分法,对写得好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对写得不好的地方既要指出来,也要给出合理、恰当的修改意见,不能仅仅说一句“这里错了”;

3. 从纪律上,老师要做到言出必践、说话算话,另外,最好能每篇作文都自己写一篇或多篇下水文,并完整保留中间过程的产品,如提纲、要点、查词目录等,向小朋友展示整个过程的操作,破除写作的神秘、可怖印象。

对家长朋友来说,能做的主要是抱着欣赏的心态来看待小朋友的作文,不要着急上火,看到写作丢分就是一顿批评,那样的话只会加剧小朋友的畏难情绪,对写作学习不会有任何帮助。当然,如果家长朋友自己就是老师,那就另当别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