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与哲学之[大禹治水]

 嘟嘟7284 2022-06-20 发布于北京

中华文明在经历了五千年的辉煌灿烂之后,于近代走向了没落。以文艺启蒙运动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也渐渐失去了本真。人们的思想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物欲泛滥成灾的世界。怎么来治理今天的这个洪水?需要《易经》给予启示。

图片

本文摘编自《文明的对话》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和以前的昌盛,是因为大禹贡定九州, 以农业立国,开启了古代的繁荣。禹王时,洪水浩浩,环山襄陵,要治水在那时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要解除水患,一劳永逸,而且要让水兴利。水对于地犹如血气对于人身一样,当有大经脉的常道。因此对这个水的走向要有长远的策略,主要是长江、黄河两个干流的问题。河图东方木,主升发地气,西方金,主肃降天气,“地气升为云,地气降为雨”,于是东方的水汽升天在西面降下,长江、黄河都发源于西面的青海。禹王从洛书的垂示中看到,西北为乾宫,西北出的黄河其变化是无常的,可能突然来势迅猛,这个水具有刚健的特性,于是引黄河之水由中原旁经北方坎宫,转向东方偏北,以解北方之干旱而镇东方之龙雷,自身也伏贴了。西南为坤宫,其水主要是由山林的吸引蒸蔚而成,一般有常度,具有柔顺的特性,于是引长江之水经南方离宫之枢纽,入东南方巽宫,以消南方之暑热而资东南之发荣,自身也派上了通航的大用场。大禹平定水患之后,九州攸同,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奠定了中华文明。

图片

中华文明在经历了五千年的辉煌灿烂之后,于近代走向了没落。以文艺启蒙运动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也渐渐失去了本真。人们的思想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物欲泛滥成灾的世界。怎么来治理今天的这个洪水?需要《易经》给予启示。

易历三圣,从老祖宗伏羲氏、黄帝到周文王、孔子,体始大备。《易经》 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至宝。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为将相”。今人言其为哲学中的哲学。总之,无论如何赞叹都是不过分的,任何事物也都在他的法则中。我们知道,很多的小道理是大定理的推论,犹如枝叶之于树干,而大定理又从公理生出,犹如树干之于树的种性。那么“易”是什么?就是包囊一切的公理。“河沙妙德,同归方寸;十方智者,共入此门。”一切的人文、哲理、科学都在此中,都是其定理或推论。如若不知道这个大本原,那么所有的人文精神、所有的原则都是可以推敲、 可以毁坏的。

这个公理的模式就是一切圣贤阐述和开示给我们的,太极—阴阳(三 才)—四象(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只是各自立论的地方有所不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佛陀降世,以《金刚经》 为宗启发后来的禅宗一路直指太极。老庄主要立在两仪(三才)之处设教,以阴阳合一为宗,以阳根守阴为路径。孔子的心法以中庸为本,以中宫土德的健运备化为宗,法天地而生万物。三教所说都是这一条归溯回演的大道,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接引人们。文学、兵法等不同的范畴属于八卦之列。文为坤,兵为乾。至于万象变化之妙,则统在六十四卦之所经。

如洛书所示,“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悦言乎兑,战乎乾,劳归乎坎,成言乎艮”,一切生灵都在这个运化进德过程中。这也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由来。从洛书的垂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八卦的运行以中宫土德的五 / 十为枢机。譬如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以心为权衡度量。这个五就是“中”,就是万事万物的取法。“遇十不用”,十外表为零,什么也没有,但其却是五的仓库。以上所说就是“中庸”之道,是万事万物生化的宗本。这里要说明一下,很多人把“庸”解释为用,是不对的。庄子曰:“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变者,通也;庸者,用也。”这个不用的庸、无为的庸、平凡的庸是与“中” 相辅相成,已近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义,是更上一层楼的基石。中庸之道大矣!五 / 十是生化之本,但是人们却总以居上位的这个离卦为尚,执著于聪明和欲望。

兵为乾,乾者,神势之类。因此《太公兵法》一言以蔽胜败之本:“得神势者昌,失神势者亡。”用兵贵在主动,以及士气很关键,都是乾卦的体 现。“ 得一之兵,独往独来,莫能制之。” 另外一方面,“兵者,诡道也”, 这是因为乾与坎总是相须而用。毛主席在井冈山时,留苏派讥其用《孙子兵法》。主席是得一之人,其道行自己都可以著《孙子》了。观其用兵,完全暗合《孙膑兵法》。而《孙膑兵法》上世纪 70 年代才出土重见天日。即便《孙子兵法》,文字浅显简约,但真懂的古往今来也不多,李靖言之甚详。李靖曰:“千章万句,在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任势都是乾之主用。若不溯其大本,怎么会明白韩信背水一战之妙?“文以附众,武以威敌。”文就是八卦中的坤,为载奉,为厚道,为从顺。“诗之教也,温柔敦厚。”又有名言:“其文章温文深婉者,必为天下雄才。”传世之文一般都是含蓄、余味无穷的。坤为众,因此文学必然走向大众化,顺应时代潮流,表征时代气息。唐朝之文气象雄阔庄严,国势和文运也鼎盛。明清之文毫无生气,反映了文明在理学中剥落鬼哭之状。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是一阳来复之兆,预示了新中国的诞生。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治理洪水要用顺导的策略,治理人心则要顺导以文明的教化。人是强阳之物,在欲望的驱使下踊跃相争,要怎样才能达到大治呢?孔子在《系辞》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是什么意思?乾坤在这里是乾卦变坤卦的含义,也就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用九,乃见天则。天下治也。

坤卦意味着无为、平朴、道德、文化之类,乾卦意味着有为、争斗、主宰、科学之类。乾变坤,“用九,见群龙无首”,就像是大英雄去当平民百姓,一点自高自大都没有,极具有为之能而行无为,所谓“一口吞尽西江水,方为汝道”,就是要先是乾卦的龙象,返于平实无为,才足以语禅宗。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尧传舜的心法,也是中国命名的由来。乾卦是精一的德性,如终日乾乾、飞龙在天之类;坤卦是中庸的德性,如含章可贞、 黄裳元吉之类。若是精一执中,乾元用九,则必然圆满和谐。在治理世间上,这可以说是终极的法则。“乃见天则,天下治也”。政治方面,不能搞霸权,要走大同路线;经济方面,宜于市场自由竞争,不搞垄断经营;教育方面,科学的地位要让位于文化,宣传无为不争、返璞归真之德,由主宰自然改为顺应自然。各种各样的权威、地位、战争终将被平等、自由、民生所代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天道,达成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西方有些地方自觉不自觉已经走在了至治的道路上,反过来给东方以启蒙。当今世界能否转危为安,关键就看东方文化能否复兴,给人类以精神上的归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