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医疗险看药品分类

 紫色冀书馆 2022-06-20 发布于北京

药品我们都知道,去医院开药或者药店买药。

但是具体的药品也有很多细分;当然这篇科普也是药品总结学习:

主要从医疗险中来看,有以下这些名词称谓:

从医院内外区分,尤其是医疗险中区分,有院内药,院外药,特药。

而从社保角度来看,药品有甲类、乙类、丙类(自费药)。

而从治疗角度来看有靶向药、免疫药。

就先具体说说药品的分类

院内药:就是通过医院内部,医生处方开具的药品,只能在医院内药房购买到的药品。

院外药:也是不在医院内开的,可以通过医保卡或者自费形式在医院外部购买的药品。

而院内药中又含有医保用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甲类100%报销药品乙类70—80%(各省市比例不同)报销的药品。

非医保用药,也就是丙类,最多数量的自费药,进口药,疗效更好的药品都在这里。

院外药就包含两种:处方药,OTC药品;

1、处方药品处方药是指必须要由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开出处方,才能到医院药房或者药店购买的药物。

这类药品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要医生指导开药。

处方药中有一种属于癌症治疗用药,肿瘤特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特定药品,而且属于院内无法购买的,需要去DTP药房自行购买的药品。

注:DTP药房(Direct to Patient是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的药房。

DTP药房销售的药品主要为新特药、自费药、专业药。

而特药更多的是含在医疗险特药清单中,针对性用药,其中含有靶向药品和免疫药品居多:

①靶向药品:主要是针对和杀伤肿瘤细胞,对身体正常细胞影响比较小,瞄准肿瘤细胞,准确杀灭肿瘤细胞的精准药物。

②免疫药品:通过激活、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症细胞。

还有一种药品:可能医院无法开具:

①没有此类药品,比如新上药品,高价药品

②医院有,但是不适用相应适应症(不符合药品使用规范)

这些原因导致,因此也没有办法购买。

这两种所示药品都需要单独去院外通过医生处方去购买。

2、OTC(Over The Counter)药品

OTC是指非处方药品,即药房柜台上可销售的药品,普通人群能够自行购买并根据自身情况控制用法、用量的药物。

此类药品不需要向药店出示医师处方,通常可以直接买到。它是我们自己可以判断根据自己的病情使用的药品,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并且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医生处方,不含有毒或成瘾成分,对身体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率较低。

市面上可以看到的OTC药品的标志有两种,一种红色,一种绿色;

红色OTC属于甲类,限制售卖区域更小,范围更少,只在医院、药店,零售药房购买;

绿色OTC属于乙类,属于接触人群更广,售卖区域范围更大的药品,除了在医疗机构、药房,也可以在普通的零售企业购买;

以下三种可以看到,自己家里的药品其实可以看到外包装和内说明书都有都有展示。

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方式,这个OTC标志很常见,如果需要用药也要搞清楚我们的适应症种类,但是大多数疾病只要合理用药,自行查看OTC标志针对适应症用药,都是可以的。

END

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