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锦源:向往唐朝,走出自我

 QDLF888 2022-06-20 发布于山东

     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想成为一名强者,很少有人人想成为弱者;大约人们会认为强者是胜利的象征,而弱者则是失败的代表。

    若有人说,“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这种说法,就会被认为是精神不正常。若付诸践行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对于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的强者,保持一种弱者心态,更为困难。

   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让经济高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到了656万亿美元之多。    可以说我们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同时,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餐厅、公交、地铁、高铁甚至飞机上因为抢座而吵架厮打,医闹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暴力、插队夹塞、开斗气车,甚至因为被看来一眼就殴打他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而在网络场域,更是戾气四溢,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在微信群里常常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持这种强者心态的人往往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

   我们翻开历史,看看盛唐是个什么样子:

        杜甫的《丽人行》,那都城长安水边丽人出行的场景何等靓丽,何等辉煌!且不说“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女人姿态尽见唐人视肥为美的女性审美观,仅看看这贵族女子的装饰:“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那个时期的工艺水平、审美趣味不是尽为彰显了吗?

     再看看王勃的《滕王阁序》,那地处偏僻的江西南昌也有这样崇阿的殿宫:“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唐代的繁华、强壮以及高度发达的文明,不是也尽可见出吗?

      繁华、富裕、强大、开放,虎虎有生气,这是唐人留下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唐人的审美情趣,唐人的审美观念,犹如从高空俯瞰大地,唐朝的精神气象,唐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准,都一览无余了。

唐朝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她的辉煌成就值得我们顶礼、学习,但是我们顶礼唐朝、学习唐朝不是复制唐朝,而是超越唐朝,创造一个远比唐朝辉煌的现代中国。

     中华民族不只是一个民族,而是有众多民族,目今为五十六个民族。虽然不是同一个民族,但有着共同的文化血缘,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拥有唯一的、共同的家园。唐朝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地方主要在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家。既然是一家,为了共同利益,就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有谅让。唐太宗曾经与他的臣下讨论与北狄的外交政策,他说,采取军事行为,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只是暂时的,而且要死很多人。其实和亲并非不好,“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断可知矣。”说得多好,外孙多多,有何不好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