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八章-作业手册
2022-06-20 | 阅:  转:  |  分享 
  
课时作业(二十六)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图K26-1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2题。图K26-1
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其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的土地退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2.对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说法正
确的是()A.从全球来看,荒漠化影响范围不大B.荒漠化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C.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D.荒漠化只会影响本地区甘肃省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K26-2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
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读图,回答3~4题。图K26-2
3.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水资源短缺②土地荒漠化③旱涝灾害④水土流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4.民勤绿洲
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①过度用水②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④上游拦截河水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对中国黄土高原进行水
土保持生态考察的最新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20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据此回答5~6题。5.黄河输
沙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A.黄河干流流量减少B.黄土高原植被增加C.华北平原退耕还林D.下游灌溉用水增加6.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变化
有利于()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B.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C.华北平原洪涝灾害的缓解D.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扩展对比遥感
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增幅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图K26-3,完成7~9题。图K26-37.黄河三角洲湿地的
泥沙来源主要是()A.黄土高原B.黄河上游C.渤海海底D.黄河下游“地上河”8.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为()A.耕地
面积减少B.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前进速度减慢C.地下水位下降D.土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9.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的原因
不可能是()A.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渤海风浪强度增加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陕西冉家
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
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第10~12题。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g/kg)氮含量
(g/kg)封山育林48.514.515.21.17乔灌结合42.613.813.80.95林草结合42.514.115.21.1
2乔木纯林39.413.412.80.94撂荒地39.112.212.3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
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10.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
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11.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
草结合D.乔木纯林12.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
下径流量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K26-4)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图(图K26-5),读图回答13~14题。图K26
-4图K26-513.图K26-5中设置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防治沙尘暴B.美化环境,保持水土C.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
分,保护公路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14.图K26-4中的甲处能够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强B.年温差
大C.降水量大D.地形平坦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光热资源充足,是世界第五大产棉国,第二
大棉花出口国,棉花是它主要的外汇来源,平均棉花(籽棉)年产量为350万吨,棉花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40%。因其盛产棉花,故有“白金之
国”的美誉,棉花种植历史已逾两千年。但是2016年始,乌兹别克斯坦计划未来五年减种10%的棉花,以保证小麦、水稻等粮食的供给和改善
当地恶化的生态环境。图K26-6为乌兹别克斯坦示意图,下表为该国气候资料统计表。图K26-6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日均最高气温(
℃)5814232934日均最低气温(℃)-5-33101418平均降水总量(mm)33294943223平均降水天数(天)111
0121173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日均最高气温(℃)20312921148日均最低气温(℃)20171262-1平均降水
总量(mm)313182331平均降水天数(天)2126711(1)分析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棉花的原因。(2)从生态环境方面说明未
来五年乌兹别克斯坦减少棉花种植的原因。(3)有人建议在阿姆河上游通过修建水库来解决当地水源不足问题,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美国大平原因为生态环境恶劣长期未被开发。它地处内陆,位于落基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年均
降雨量不足500毫米,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每经一定的周期,就会出现连续数年的干旱。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平原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
漠化,古德维尔城在1933—1937年间,沙尘暴天气平均每年要超过70次,1937年甚至达到了134次。材料二美国本土地形图(图
K26-7)。图K26-7(1)古德维尔城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地为过度开垦区,请分析原因。(2)分析美国大平原地区严重荒漠化的危害。(
3)推测美国政府防治荒漠化的措施。课时作业(二十七)第27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凯拉库姆水库周边
是棉花种植业和葡萄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图K27-1为凯拉库姆水库所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
~3题。图K27-11.凯拉库姆水库最主要的作用是()A.调节阿姆河径流量B.提供农业灌溉用水C.增加下游植被覆盖率D.防止荒漠
化加剧2.凯拉库姆水库周边发展葡萄种植的优势条件是()A.夏季水分、热量充足B.劳动力丰富廉价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种植技
术水平高3.凯拉库姆水库周边大力发展水稻、葡萄种植会造成()A.咸海面积扩大B.荒漠化加剧C.草地面积增加D.河流水量变大艾比
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
,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4~5题。4.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
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5.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
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读某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图K27-2),回答6~7题。图K
27-26.下列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沙量大B.结冰期长C.径流季节变化小D.冬季多凌汛7.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
有()①排水不畅②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强③降水丰富④气候变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由于往年枯干的芦苇容易引发
火患且消耗养分,宁夏沙湖景区多采用放火烧的方式来清除。2018年景区摈弃了以往火烧的做法,组织400余人对1000公顷芦苇进行人工
或简单的机械收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8.沙湖景区1000公顷芦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增加景区经济收入B.防治景区
沙漠化C.美化景区环境D.净化空气,调节景区气候9.沙湖景区对芦苇进行收割的季节是()A.初春B.初夏C.初秋D.初冬10.相对
往年,沙湖景区2018年对芦苇的处理方式将()A.增加土壤肥力B.杜绝废弃物排放C.减轻大气污染D.不利于来年芦苇生长巴尔喀什
湖是中亚干旱地区的内陆湖泊,伊犁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该河流海拔为531~6038米。据统计,伊犁河每年汛期内洪峰和洪量相对平稳,但
偶见小范围洪水发生,图K27-3为巴尔喀什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11~13题。图K27-311.关于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
化,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无关B.湖泊水位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C.20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下降D.19世纪
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上升12.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导致()A.气候趋于干旱B.冰川面积缩小C.入湖河流水量减少D.水循环受影响13
.有关伊犁河洪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5000米以上是洪水多发地带B.洪水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C.大气降水可能是洪水的最主要
水源D.河流落差大是洪水形成的主要诱因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克
孜勒库姆沙漠的中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的消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咸海总面积为6.6万平方千米,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斯
里兰卡的国土面积。咸海流域的水资源给当地的农业和渔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据统计,当地渔业年捕捞量曾经达到4万吨,其支流的三角洲有
几十个小湖,生态丰富的沼泽和湿地遍及55万公顷。材料二不同年代咸海面积变化图(图K27-4)。图K27-4材料三中亚示意图(图
K27-5)和塔什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K27-6)。图K27-5图K27-6(1)结合塔什干的气候资料,简述锡尔河流域的降水
特征,并分析原因。(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恢复咸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可行性措施。(3)有人说:咸海的萎缩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请给予合理解释。(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①:结合材料三,中亚城市多分布在东部的山前地带。请合理解
释其原因。问题②:本地区国家以灌溉农业为主。请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课时作业(二十八)第28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
发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2019·浙江湖州模拟]图K28-1为某水系及其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K28-11.
图中()A.水体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B.该区域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C.a水文站流量受湖泊影响D.水资源时空分布均匀2.该流域(
)A.水能资源缺乏,不能发展水电工业B.远离客源市场,阻碍了旅游业发展C.可发展毛竹、茶等农产品的深加工D.土地荒漠化、酸雨等环境
问题严重图K28-2为钱塘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图K28-23.图中()A.河流干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入黄海B.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C.新安江大坝下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D.富春江大坝附近河段初冬季节有凌汛现象4.新安江大坝的修建()A
.使大坝上游的流域面积显著增加B.使大坝下游泥沙含量增加C.可为当地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提供廉价水电D.可调节大坝下游水位变化,减少洪
涝灾害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
,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年径流量变化较小。图K28-3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
意图。据此回答5~6题。图K28-35.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冰川融水补给B.雨水补给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地下
水补给6.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流域降水量增加B.全球气候变暖C.农业灌溉面
积减少D.大量修建水库[2019·高三浙南名校联盟]为了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目前一些国家开始拆除了一些大坝。图K28-4为水库
拆除前后的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图K28-47.拆除大坝后,M处河段()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冬夏水温明显下降C.
利于淡水鱼类养殖D.提高了水运通达度8.大坝拆除后,对水库原有库区的影响是()A.蒸发、下渗增加B.土层厚度增加C.水体污染加剧
D.植被覆盖率提高[2019·浙江选考模拟]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等高线示意图(图K28-5),完成9~10题。图K28-59.田
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源是()A.太平洋B.五大湖C.北冰洋D.墨西哥湾10.甲地农业带属于()A.小麦带B.玉米带C.棉花带
D.乳畜带读湘江流域图(图K28-6),回答11~12题。图K28-611.湘江流域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①酸雨
②草地退化③土地沙漠化④水土流失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湘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A.上游
开垦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B.中游修建水库,用于防洪与灌溉C.下游修建港口,发展内河航运D.上游开发水能,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图K2
8-7示意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读图,回答13~14题。图K28-713.图中甲所示含义应为()A.美化城市环境B.
防洪减灾C.开发水力资源D.保障航运14.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①扩大耕地面积②稳定灌溉水源③减少洪涝灾
害④增加土壤肥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景泰川位于甘肃省中部,为河西走廊东端
门户。昔日景泰川“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直到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
工程,通过提水、输水和分水,景泰川由荒滩、沙丘变成沃野、绿洲,彻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但是,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灌溉,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灌区大量耕地被迫弃耕。21世纪以来,经过当地政府和群众不懈努力,大部分弃耕地得以复种
。图K28-8示意景泰川位置。图K28-8(1)分析昔日景泰川“十种九不收”的原因。(2)说明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
3)分析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大量耕地被迫弃耕的原因,并说明耕地得以复种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课时作业(二十九)第29讲地理信息技
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时间/40分钟1.2017年7月8日,首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了,消费者用手机软件扫码就可以进店,结
账的时候没有收银员,系统会自动在大门处识别你的商品,指定软件自动扣款。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GISB.RSC.GPSD.GPRS地理信息系统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完成与“地点”“状况”有
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及复杂的“模式分析”,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完成2~3题。2.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
,可以()A.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的地点、范围,
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3.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采用这一技术()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
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浙江某生态农业
集团通过对区域农业适宜性条件进行评价后,有选择地在全国各地建立生产基地,并积极拓展海外生产基地,如在澳大利亚购下牧场养殖肉牛,其出
产的农产品以专卖店的形式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销售。完成第4题。4.若利用GIS技术对某区域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宜选择利用
的图层是()①居民点图层②水系图层③交通图层④地形图层⑤土壤图层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2017·浙江
4月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颗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图K29-1为该人造天体的
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题。图K29-15.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虚拟
现实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7月10日17时位于图K29-2所示浙江省东南部海面上的黑
点位置,虚线箭头与阴影部分示意台风中心未来可能的运动路径(70%概率)。据此回答6~7题。图K29-26.图中虚线与阴影部分的得出
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RSC.GPSD.GPRS7.此次台风“灿鸿”对浙江省带来的影响不可能包括()A.暴
雨如注B.消暑降温C.狂风扬沙D.潮水陡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K29-3为一位中学生在去上海旅行前,
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地图软件设计的一段游览线路图。读图,完成8~9题。图K29-38.设计该游览路线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RS(遥感)B.GPS(全球定位系统)C.GIS(地理信息系统)D.LBS(基于位置服务)9.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是()A.农产品生产对光照需求减弱B.采矿业不再受矿藏条件限制C.服务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强D.商业布局的灵活性提高[2019
·宁波十校联考]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
总数:震中2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千米范围内约6.3万,100千米范围内约30万。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
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口密度。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程度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完成
10~11题。10.生成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A.GPS、GISB.GIS、RSC.GPS、RSD.GPRS、RS11.通过
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B.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C.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2019·浙江2月选考模拟]2017年底,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开通运营。“无人驾驶”列车通过自带的传感器获得车体周边全方
位的地理事物(如障碍物)信息。由远方的“控制中心”操控,驾驶员主要监看仪表、线路的情况。据此回答12~13题。12.“无人驾驶”列
车传感器获取障碍物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ISB.GPSC.RSD.VR13.北京大力发展地铁的环境意义是()A
.缓解交通拥堵B.减轻大气污染C.带动经济发展D.增加就业机会图K29-4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4~1
5题。图K29-414.地理信息系统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是()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15.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图K29-5所示的“彩虹-5”是我国研制的最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而新型的植保无人机则能够在喷洒农药过程中根据数据全自主作业,作业精确到厘米,甚至可以单独围绕着一颗农作物进行喷洒。完成16~17题。图K29-516.“彩虹-5”无人机侦察和精确打击分别应用了哪两种地理信息技术()A.GIS、GPSB.GPSA、GISC.RS、GPSD.RS、GIS17.利用植保无人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A.生态农业B.有机农业C.精确农业D.“处方”农业图K29-6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据此完成18~19题。图K29-618.图中()A.丁路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B.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C.乙河自南向北流,流速较快D.甲地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19.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