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5年周总理来人民大会堂视察时,批评张随枝:你这个工作怎么搞的

 古稀老人赵 2022-06-20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图丨周总理

周总理对张随枝的教导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召开。

这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作了重要报告,面对眼前新的形势,毛主席特别告诫全党: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对于毛主席的这一段话,张随枝记忆尤深:“这一段讲话,是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深刻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在这次会议之后,张随枝等警卫员便在中央机关的统一安排下,做着进城的准备工作。用张随枝的话来说,尽管他们多年来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但对于城市的警卫工作十分生疏,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经验。

文章图片2

图丨毛主席和百姓亲切交谈

为了能够适应这一形势的转变,社会部组织张随枝等警卫人员接受培训,学习城市保卫工作和必要的警卫常识。

1949年3月25日,中央领导人进驻北平后,周总理住在当时的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地势较高,距正门较远,到上边去要走上百个台阶。双清别墅在香山饭店的下边,当时这里是毛主席的住处。

周总理每次经过“双清”时,都是步行上去的。其实,坐吉普车也可以上去。由于坡比较陡,需要加大油门,这样就会发出很大的声响。正是如此,周总理担心影响毛主席的工作和休息,每次来到这里,都是下车步行往上走。

5月的一天,张随枝正在香山饭店附近查哨,正好周总理从城里回来。张随枝看到周总理后,便上前给周总理敬礼,周总理还了礼,并点了点头说:“哨兵在进行间也要讲究礼貌的,但有的敬礼时走得很近,使人家感到为难,不还礼不礼貌,对哨兵感到不尊重;敬礼吧,人家已经走过去了。”

文章图片3

图丨周总理

张随枝在听到周总理的话后,回答道:“是有这个问题。行进间敬礼,哨兵走得过近,首长来不及还礼。”

周总理点了点头说:“一般到五步还是比较合适的。你们要有个规定,做些具体研究,加强教育,统一起来。在山里的那些做法,有的已经不适应了嘛!我们现在住在香山,很快就要搬进城里了。北平人看过国民党的兵,也见过日本鬼子的兵,再说,城里各阶层的人很多,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军人姿态。”

张随枝也没有别的事,便转身陪着周总理往回走,周总理边走边对他说:“毛主席讲过,我们不但能够夺取城市,而且我们一定能建设管理好城市。我们在山沟里保卫了毛主席的安全,在大城市时也一定能够保卫好毛主席的安全。”

周总理走了几步,停下来,看着张随枝,严肃地说:“你们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人民解放军。难道我们能打败几百万的敌人,我们在这方面就胜不过他们吗?你们要加强教育,发动大家提意见,出主意,想办法,我想会搞好的……”

周总理继续往上走,接着说道:“保卫毛主席是头等大事,要学会同秘密的敌人作斗争。俗话说,明枪易防,暗箭难躲,一定要学会同狡猾的敌人作斗争。”

文章图片4

图丨周总理

张随枝在听了周总理的话后,点了点头。在张随枝看来,周总理对自己的教导一定没有错。尽管我们进入了北平,接管了整个北平,但都是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敌人一定会进行破坏捣乱的。不要说整个北平市,就是香山也不是风平浪静的。

当时规定,香山地区的警戒范围是西起平绥路,东到城墙,南到宛平县,北到昌平县,约有200多平方公里。这一带社会治安复杂,曾发生各种暗害以及破坏案件10多起,仅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就多达2000人以上。

“你们对警卫业务要学好。比如,怎样做好保密工作,这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经常进行保密教育。”

周总理听后点了点头:“保密工作要经常讲,一刻也不能放松。国民党特务留在北平近万人,还有很多散兵游勇,我们还不能一时清理完成,这对我们来说,危害很大。如何同这些敌人作斗争,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要提高警惕性,提高辨别坏人的能力。”

文章图片5

图丨周总理和邓颖超

张随枝思考后,说道:“有时坏人很难分辨,有的战士夜间上岗遇事不会处理,没有经验。”

“当然,也不能搞认为的紧张。”周总理说:“对战士要教育,有的要作出规定,按规定要完成任务,经常检查落实。战士出了问题,不能只处理,不教育,更重要的是干部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后来连队作了具体规定,还专门制定了内卫哨兵的特别守则,以及盘查哨、路哨、瞭望哨和卫兵纪律,制定了保密和使用武器的规定、查哨和带哨的责任等,坏事变成了好事。

张随枝听到周总理这么一说,便觉得责任重大:“周总理的指示很重要,我们……”

文章图片6

图丨周总理和邓颖超

张随枝的话还没说完,周总理就打断他的话:“不要说什么指示,我只是提个意见,也是对你们的希望。”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周总理的一番话给予了张随枝的很大的启发。等到和周总理分别后,张随枝立即作了汇报:“这是周总理对我们的关怀,我们一定要把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天,连队里便做好研究布置,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还请人来给上课。正是如此,这也使得张随枝等警卫人员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城市警卫业务知识,为做好城市警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随枝和周总理的相处

对于周总理,张随枝内心是非常敬佩的,从周总理身上,他学习到了很多。

1954年的某天,张随枝到周总理的住处西花厅查哨。便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正在往花地里补水浇花,张随枝便走过去,想要看看他浇的什么花。张随枝还没有和工作人员聊两句,便看到周总理便从门外朝着两人走了过来。

他们还以为周总理有什么事情,为此静静地看着周总理。周总理走过来,向工作人员询问:“你放水做什么?”

“补水养水浮萍。”

文章图片7

图丨周总理

周总理在听到他的回答后,有些不开心:“什么水浮萍?自来水能用来干这个?这还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嘛,谁有时间来看啊?今后不要这样搞了。等这里干了后,可种些菜和其他的东西。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想到农民,想到广大的人民群众。城市吃水还有困难,我们怎么能用自来水浇花养花呢?一切都要从简!”

周总理走后,工作人员看着周总理的背影感慨道:“看看周总理,他总是想着人民,想着国家有困难,连给花浇点水他都不同意。”

张随枝在听后,同样是说道:

总理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他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啊!

张随枝在返回的路上,不由地想起了自己和周总理所相处的一幕幕,周总理身上的那种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他!

文章图片8

图丨周总理和毛主席

1952年4月,张随枝接到周总理秘书何谦打来的电话,说有件事情需要当面商量一下。张随枝在来到周总理住处后,何谦对他说道:“周总理每天出入院子,上下车得走很远一段路,还要上下几十个台阶,很不方便,我想将那个台阶直接拆除掉,你觉得如何?”

张随枝想了想,很是同意:“你这个办法不错。将这一段台阶拆除掉,周总理便直接能够在院子里上下车,还节省时间。”

在确定这个办法可行后,两人便开始进行商量,研究后,何谦有事便先走了。张随枝则继续留在院子里具体看了哨位的情况,当准备离开时,正遇到周总理从外边回来了,在看到张随枝后,周总理询问:“你有什么事情?”

张随枝便将自己和何谦的想法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听后直言道:

这又是谁的主意?你告诉他,不准修。有这台阶,我上上下下也是一个锻炼嘛。国家的经济还很困难,不要将钱花在我这里。

第三天,张随枝便将周总理的意见转告了何谦。何谦说,周总理也给他讲了,并批评了他一番。

文章图片9

图丨周总理旧照

几天过后,周总理的秘书何谦通知张随枝,转告周总理指示说,西花厅院内由部队负责打扫,可在草地上种上葵花,在池内种些西红柿、南瓜、茄子等蔬菜。

根据周总理的这一指示精神,张随枝等警卫员很快把池内做了平整,找来各种菜籽,分别种上了南瓜、扁豆、青椒、茄子等。

对于张随枝等人的工作,周总理很是认可,并表扬了他们的办事风格。

在中秋节的那天晚上,邓颖超大姐将警卫员同志和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请到西花厅赏月。张随枝在抵达西花厅后,只见大厅的平台上摆好了桌子、椅子。桌子上放了糖块、瓜子、柿子等,人们正陆续到来。

在人员到齐后,邓云超便说道:“总理今天因工作忙,不能参加我们这个赏月会。让我代表他,向同志们问好!”大家听后齐声鼓掌,表示感谢。整个夜晚都是笼罩在一份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有些同志笑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总理这里过中秋,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周总理批评张随枝

张随枝在和周总理的相处过程中,有过欢声笑语,同样也有个严肃时刻。

1975年1月13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会议期间,中央组织了一个为大会服务的班子,分设组织、宣传、警卫等几个小组,负责有关事宜。

当时汪东兴同志跟随毛主席到南方去了,为此汪东兴给张随枝打电话让他参加警卫组的工作,任副组长,组长由吴忠担任。在电话中,汪东兴向张随枝明确指出,在会议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人民大会堂的警卫任务,代表出入、会场内外的警卫安全等。

1月5日,大会举行预备会议,通过主席团成员名单和大会议程。13日,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听取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图片10

图丨周总理

这天,张随枝很早就赶到了人民大会堂,检查会场内各点的警卫安全情况。负责各点警卫的同志,早已就位,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不料,周总理早已赶到会场,正在视察各处的工作。

当张随枝走到大会堂东门检查安全警卫时,被周总理叫住了。在看到张随枝走过来后,周总理批评道:“张随枝你这个工作怎么搞的?你知道代表们来时,大部分人是分散进入大会堂的,这里的灯光这么亮,外边的人看到会猜里边有什么大的活动,人们就会聚集到大门口围观,影响代表们的进入,这难道你没有想到吗?”

张随枝在听到周总理的这番话后,很是认可,因为自己确实没有想到周总理所说的那种情况。为此,张随枝立即派人将各门窗的窗帘给拉上了,这样,即保持了代表进入大会堂的光线亮度,又使得外边的人看不到大会堂的灯光。

周总理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周总理一刻也没有休息,到主席台上检查了每个座位、名签,然后又到休息室仔细检查了一遍。周总理这时已患重病住院,身体很消瘦,但他每次开会总是提前到达,仔细地检查会场各个地方的情况。

文章图片11

图丨周总理

记得各代表团领导同志第一次会议是在京西宾馆西边二楼召开的,当张随枝和邬吉成、丁志有等同志赶到时,已有各代表团的负责同志陆续到来。不一会儿,周总理也来了。张随枝在看到周总理这几天太累了,他为这代表大会付出了许多心血,内心很是担心他的身体健康。

不过周总理依旧谈笑风生,好像没事一样,显得十分轻松,但张随枝等人都知道这是周总理在安慰他们。看到周总理这么辛苦,认真负责,张随枝便对大家说:“我们必须要将我们的工作想得周到,做得圆满,不要让总理为我们操心。”

在张随枝晚年时,他在谈起周总理时感慨道:“我从周总理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周总理那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我和其他同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