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南山湖小学李霞老师的文章又上“学习强国”了。这位朴实家庭的女孩总是以朴实的笔墨描绘可爱的家乡,尽情抒发热爱家乡之情。 李霞上初中时,勤奋好学。我去她家走访,她妈妈虽着补丁,但乐观大方。交流中,朴之言,实之语,地道的诚,地道的淳,我们交流欢快之至。 李老师文中“童时随父走亲戚”,出自对乡风民风由衷的爱,源自对乡土文化由衷的情。 李老师从教后,无论走到哪里,同行认可,家长欢迎,学生喜欢。 我到她工作过的正场小学搞活动,校长提到李老师总是夸奖。 我伤重出院后,李老师夫妻俩带着孩子看望我。我向她父母问好。她告诉我教学情况,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微笑中流露着自信和乐观。 邻里问:“周老师,是你亲戚?”我说:“学生的一家子。”邻里皆赞。 李老师在文中写: “家家门前的场地上都停上了小汽车,黑的,白的,红的,灰的,与袅袅炊烟、竹林麦浪相映生趣。每次我开车穿行在乡间水泥路,回想起父母说过的话:'车呀,是小家小幸福。路啊,是大家大幸福。’突然顿悟,从自行车摩托车到汽车,承载着小家庭的奋斗梦想;从泥路到砂子路到大马路,却是时代的年轮轰轰烈烈前进的缩影。” 这是江海农村真实的写照,这是她父母朴实语言的自然流露。 文中结尾点题,更朴,更实,更真: “我们,生逢盛世,不管从哪条路出发,都必将殊途同归,汇合于时代的洪流中,奔涌向一条大道,叫作'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此段把“有车有路有人生”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王孝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