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9年访苏

 闲之寻味 2022-06-20 发布于广东

1949年12月6日下午6时,北京刚下过一场大雪,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内肃静庄严,只能听到双脚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的声音。

“敬礼!”

三辆列车整齐划一停放在轨道上,一声嘹亮的“敬礼”划破了车站的寂静,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步走进了火车站。

周恩来和罗瑞卿同志听到毛主席来了,立马结束视察工作,从火车上下来迎接。

周恩来快步走上前去,将自己亲点负责保护毛主席安保工作的2员小将介绍给毛泽东。毛主席定睛一看,只见这两位年轻同志虽然样貌年轻,但是身姿挺拔、神情端庄,看起来非常老练可靠。

随后,周恩来简单地向毛主席介绍了两人的身份,毛主席听完后哈哈大笑,感叹万分地说道:“当年唐朝李太宗每每出行要带着两员大将护驾,如今你为我亲点了这两员小将,再加上你们这两员大将,我比李世民还要威风!哈哈……”

周恩来到底为毛主席介绍了哪两员“小将”,能得到主席如此欣赏和青睐?新中国首次访问苏联的一路上,毛主席又经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轶事呢?

图 | 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和斯大林合影

一、两次访苏被拒,最终艰难成行

毛泽东访问苏联,是在建国之前就已经产生的计划,中共中央曾两次向苏联方面提出希望可以接受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但两次都被斯大林拒绝,一直到1949年才艰难成行。

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的时候,斯大林从苏联发来急电,表示自己为毛泽东的安全感到担心,愿意派出专机接毛泽东去苏联避难。

毛泽东看到电报后,并不愿意以避难的名义前往苏联,而是想借这次机会向苏联发起访问,他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苏联联络员阿洛夫传递给了斯大林。

刚开始的时候,斯大林同意了毛泽东的访问要求,并且建议毛泽东取道哈尔滨,苏方还会派遣飞机在边境线上等候。

如果本次访苏活动成行,将给正值解放战争胶着期的共产党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可两个星期后,毛泽东准备出发的时候,斯大林突然改变主意,拒绝毛泽东访苏,并表示“毛泽东离开中国对革命不利”。

很明显这就是斯大林找的一个借口,他改变计划的真正原因,背后脱离不了国民党的干扰。

图 | 斯大林

等到1948年的春天,延安重新回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怀抱,解放战争也逐渐进入了尾声,胜利的天平也明显倾斜向了人民队伍。

毛泽东为了更快地结束解放战争,结束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再一次致电斯大林,决定向苏联发起访问,这一次斯大林仍旧同意了毛泽东访苏的要求。

可不到半个月,斯大林又反悔了,并以担心毛泽东安全为借口拒绝了我们,这一次斯大林改变主意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国际上的压力,他不想对外界表现出中共和苏共很亲密的样子,另一部分,他依旧对国民党抱有希望,认为中国内战不一定是共产党取得胜利。

两相权衡之下,斯大林再一次出尔反尔,毛泽东只能将访问苏联的计划暂时搁置,全身心地投入到解放战场上。

一直到1949年年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访苏的计划才得以艰难成行。

出发前,毛泽东特意找来周恩来,商量本次访苏的具体事宜。

“恩来啊,我认为我访问苏联的机会终于成熟了,这个时候去一趟苏联是符合时宜的,很多事情要靠你这个总理来操办咯!”

周恩来听完,也点点头表示同意毛泽东的看法。因为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天苏联就发来贺电,表示愿意与中国建交,在“老大哥”的带领下,欧亚的许多国家也纷纷表示愿意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苏联此举,对中国的帮助很大!

周恩来笑着对毛泽东说道:“主席同志主要负责去祝寿,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关于中苏商谈的具体工作,我会和政治局的同志们一起处理的。”

得到周恩来这样的答复,毛泽东非常放心,随后他又给汪东兴下达指示,将访问苏联一事安排到自己的行程之上。

图 | 毛泽东和周恩来

毛主席也特意作出指示,嘱咐汪东兴不要声张,更不要宣传,社会情况还很复杂,访苏一事不宜过分张扬。

接到毛泽东的命令后,汪东兴、滕代远等人立马对毛泽东沿途要经过的所有站点的铁路员工进行了大筛查和大清理,保证没有任何一个身份不明的人混进铁路站点,要求所有铁路员工都是政治上根正苗红的党员或团员。

除此以外,滕代远还在沿途增设了大量兵力,保证毛泽东专列的绝对安全。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头戏”,为了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汪东兴、滕代远等人共同搞了一个“列车迷魂阵”,在毛泽东出发前,车站就准备好了四列列车,毛泽东随机乘坐其中的一列。

在哪停,或者在哪不停,都由列车上的人指挥,在列车都开始行驶后,还会随机调动列车的顺序,让人真假难辨,敌人根本摸不准毛泽东在哪辆列车上,更摸不准毛泽东乘坐的列车会在哪一站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既然是去给斯大林“祝寿”的,那我们就不能两手空空,为了给斯大林挑选合适的礼物,毛泽东费尽了心思。

选来选去,毛泽东最终决定带上一车江西蜜橘和一车山东大葱访问苏联。

这样特殊的礼物,在世界外交史上都是很少见的,相比较于丝绸珠宝一类的,蜜橘和大葱显然有些“上不了台面”,但毛泽东选择这两个礼物却有非常深刻的含义。

图 | 山东大葱

送大葱是源自一个笑话,山东人打架的时候,给他们一根大葱,就停手了,在毛泽东访苏前,中苏的关系十分微妙,因为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前期苏联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但是在斯大林时期,苏联也做了不少不利于中国的事情。

总而言之,就是双方对彼此都不是很满意,毛泽东送大葱,就是希望斯大林可以“消消气”,希望中苏双方的友谊长存。

送蜜橘的含义就比较好懂了,橘同“桔”,在中国话中有大吉大利的意思,送斯大林蜜橘就是给他送祝福,希望斯大林的生活甜甜蜜蜜、顺顺利利。

图 | 江西蜜橘

二、我比李世民还要威风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在陈伯达、叶子龙、汪东兴等人的陪同下从中南海丰泽园前往北京西直门火车站乘坐“李德胜专列”,前往苏联访问。

为了保证毛泽东本次访苏活动的安全,周恩来特意成立了一个专列保卫小组,由当时的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和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出发前,周恩来秘密召见杨奇清,嘱咐道:“一路上务必随时向我通报情况,专列途经之处,不允许当地的任何干部进站迎送,除非是主席特别召见的,包括中央领导,也不能进站送行!”

杨奇清点点头,周恩来接着说道:“杨奇清同志,这一路上就靠你们了,务必要防患于未然,时刻警惕毛主席的安全!”

杨奇清立马站起身来,坚定地回答道:“请周总理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保证毛主席的安全!”

图 | 北京西直门火车站老照片

12月6日,北京西直门火车站被覆盖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刚下过雪的车站格外静谧和肃穆,国家领袖毛泽东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缓走进车站,周恩来见状立马拉着杨奇清和滕代远,快步走了过去。

周恩来高兴地对毛泽东介绍道:“这位是杨奇清同志,一路上的安全保卫工作就靠他了。”

随后周恩来又拉着滕代远,介绍道:“这位呢,则是滕代远同志,主要负责协助杨奇清同志,守护整趟行程的安全!”

毛主席满意地看着“两员小将”,点点头,杨奇清同志只有三十多岁,滕代远同志也刚四十岁出头,在党内属于比较年轻的同志了,但两人的神情坚毅老练,身姿挺拔端庄,看起来非常可靠,毛泽东很欣赏周恩来为自己介绍的这“两员小将”。

毛泽东看着周恩来、罗瑞卿,感叹万分地说道:“当年唐朝李太宗每每出行要带着两员大将护驾,如今你为我亲点了这两员小将,再加上你们这两员大将,我比李世民还要威风!哈哈……”

图 | 罗瑞卿和毛泽东

话音刚落,周围的工作人员都笑了起来,大家纷纷被毛主席的幽默所感染,在这样一片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毛泽东登上专列,一路朝着东北边境线出发。

三、一路上坎坷不断

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准备的专列非常奢华,内部装修得非常漂亮,还设有卧室、办公室、卫生间、客厅等,在此之前,毛泽东还从未坐过这样高级的火车。

上了火车后,主席安稳地坐在座位上,观察着四周的装修,半天后才对滕代远说道:“这列车是哪里生产的咯?”

滕代远坐直身子,微笑着回答:“主席,这是美国送给老蒋的礼物,老蒋还没来得及享受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了!”

毛泽东听完哈哈大笑,没想到自己这下子也能沾沾蒋介石的光了。

很快,列车就驶入了东北三省,12月份的东北天气十分寒冷,随着夜色一起到来的,还有漫天的鹅毛大雪,毛泽东伸手摸了摸火车的窗户,异常冰凉,一问工作人员,才知道室外的温度竟然低到了零下三十多度。

就在这时,列车内的温度也越来越低了,工作人员赶紧为毛泽东找来披风,披在了主席身上。

图 | 滕代远

到了长春后,列车的暖气管子冻坏了,车厢内顿时变得寒冷异常,当地的铁道部门紧急调来一个车头,用热气熏车,也没有什么效果。

滕代远有些着急了,因为当时的长春并不适合久停,国民党的特务活动还非常猖獗,滕代远打起十二分精神观察着周围,就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为了安全着想,只能继续前行。

很快,列车就进入了大兴安岭地段,受地势条件影响,列车要在这里爬一段坡度很高的铁轨,以防万一,又增加了一个火车头在车尾推,就这样前面拉着,后面推着,才好不容易爬上这段陡坡。

此时车内的温度已经接近零度了,毛泽东一边搓手一边吐槽道:“这就是美国造的列车?不是车厢冷就是拉不动,比老牛拉车还慢!”

随后又让李家骥把滕代远找来,结果汪东兴过来报告工作了,汪东兴着急地对毛泽东说道:“主席,是不是车厢太冷了?这也没办法,外头天气太冷,把暖气管子冻坏了。”

毛泽东有些不悦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滕代远呢?”

“主席,您别着急,滕部长在长春就发现了问题,一直都在解决。”

毛泽东紧了紧衣服,一边搓手,一边哈着气,无奈地说道:“看来啊,这美国人造的东西也不灵啊!”

汪东兴点点头,笑着说道:“这东西在南方还行,到了咱们北方就不灵了。”

毛泽东看着窗外,嘱咐道:“看来你们还是有点过分信任外国货了!我从来不信这些,美国的东西就真有那么好?结果还是害了自己。”

一旁的李家骥笑着点点头,弯腰端起水壶给毛泽东倒了一杯热茶,肯定地说道:“主席说得对。”

图 | 汪东兴和毛泽东

为了修理暖气管,列车在博克图停了半个多小时,可最终还是没有修好,汪东兴没有办法,只能将这个结果告诉毛主席。

一向乐观的毛主席打趣道:“那就赶快走吧!我已经做好被冻成冰棍的准备咯!”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工作人员来提醒毛主席休息,还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洗漱用品。

毛泽东看到后,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布袋里,掏出了自己准备的洗脸毛巾、香皂、牙刷,对工作人员说道:“我自己有,不麻烦你们啦!”

几天后,列车抵达了满洲里,这是我国边境线上的最后一站,过了满洲里就是苏联了。滕代远匆匆忙忙找到毛泽东,说道:“主席,马上就到满洲里,外面太冷了,你先不要休息,我去和苏联的负责人接头。”

说完,滕代远就下了火车,毛泽东整理了一下衣服,靠在车窗旁,朝着滕代远等人望去,半晌后,滕代远才回来报告:“主席,一切都准备好了,请上苏方列车吧!”

原来,苏联特意派来一辆专列来接毛主席,还有上校警卫队队长别里别契和外交部副部长前来陪同,毛泽东穿了一件皮大衣,同送行的工作人员告别,随后站在苏方的车厢门口,不断地向陪同他前来的工作人员挥手。

可直到苏方的火车开始行驶,工作人员依旧“一”字排开,送主席最后一程,叶子龙劝主席进车厢吧,可毛主席依旧坚持隔着玻璃和大家挥手,一直到看不见这些工作人员才回到车厢。

图 | 毛泽东和苏联代表合影

四、毛泽东真是太简朴了

列车很快抵达了苏联第一站奥特堡尔,工作人员前来询问毛泽东是否要用餐,毛泽东看着一旁的李家骥,问道:“你喜欢吃西餐吗?”

李家骥摇摇头,回答:“西餐不如咱们中国菜好吃,如果主席不习惯,我们可以让厨师搞一点中餐。”

毛泽东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别里别契,说道:“没事,我们要入乡随俗,这也是个礼节嘛!”

随后,毛泽东就把翻译师哲、秘书叶子龙等人叫来吃饭。

苏联厨师很快就准备好了西餐,斯大林还专门准备了自己的服务员来招待毛泽东一行,毛泽东微笑着握住这位老服务员的手说道:“老同志,谢谢你!”

服务员没想到毛泽东这么亲切,这么平易近人,诚惶诚恐地说道:“谢谢毛泽东同志!谢谢!”

众人落座后,毛泽东一手拿着西餐刀,一手拿着中国人常用的筷子,纠结地问道:“你们说这两样东西哪个好!”

师哲笑着说道:“两种都各有各的好。”

毛泽东摇摇头,笑着说道:“我认为是筷子好,第一经济实惠,不愿意买可以直接自己做一双,第二就是大众化,中国老百姓都用筷子,即便是有钱人,也顶多用的是金筷子、银筷子,第三就是轻便好携带,还不怕丢失。”

随后,毛泽东又指了指桌上的烤乳猪,笑着问道:“这猪肉是一整个的好吃还是切成块好吃。”

汪东兴想了想,回答:“自然还是切成块好吃!”

毛泽东哈哈一笑,兴奋地说:“对,切成块不仅好吃,还能体现咱们中国人乐于分享的精神!”

毛泽东的话再一次逗笑了在座的众人,就连那位苏联服务员都在一旁偷笑。

图 | 毛泽东抵达苏联莫斯科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一行人终于成功抵达苏联莫斯科,杨奇清、滕代远两员“小将”也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有惊无险地将毛主席成功护送到苏联,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大力赞赏。

“呜——”列车拉了一声长笛,随后缓缓驶入了莫斯科火车站。

透过窗户,毛泽东看到车站到处都悬挂着五星红旗和苏联国旗,斯大林派来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在车站一侧,另一侧则是许多记者和媒体,都伸着脖子,紧盯着专列。

火车在月台停稳后,新中国的最高领袖毛泽东穿着黑色的毛领呢绒大衣、戴着暖和的毛绒帽子,满面红光地走下火车。

苏联派来迎接毛泽东一行人的代表团也快步走了上来,将毛泽东紧紧簇拥在中间,记者们疯狂地按着快门,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毛泽东一边挥手,一边朝着车站外走去,就在这时,一辆小轿车缓缓停在毛泽东身边,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邀请毛泽东上车,毛泽东回头看了一眼热情的代表团和各界记者,又看了一眼远处飘扬在莫斯科风中的五星红旗,低头上了轿车。

图 | 毛泽东(左一)和斯大林(中)

下午6点,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见到了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两位举手间就可以改变世界的伟大领导人一见面,就紧握住彼此的双手,斯大林仔细端详着毛泽东,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毛泽东同志,你还是很年轻,很健康嘛!”

为了欢迎毛泽东,斯大林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吃着异国的菜肴,虽然有些不适口,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毛泽东胃口大开,吃了不少美味佳肴。

欢迎仪式结束后,斯大林安排毛泽东在莫斯科郊外的斯大林别墅落脚,这是一座装修非常豪华奢侈的别墅,可一向简朴惯了的毛泽东看着这富丽堂皇的装修,却紧紧皱起了眉头。

毛泽东来到卧室,有些不适应地坐在软绵绵的高级沙发床上,他对工作人员说道:“把我用的东西和书拿来吧!”

李家骥明白毛主席的意思,走上前来,一把掀起床垫子,对毛主席说道:“主席,我们掀开垫子,铺上木板就好了。”

没多久,中国驻苏大使馆的同志就送来了毛泽东需要的木板、白床单和旧褥子,还有毛巾被和荞麦皮枕头。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对李家骥说道:“我们不要麻烦人家,自己解决吧!”随后,李家骥就叫来几位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布置卧室。

就在这时,别里别契来到了,他一进门就看到李家骥等人大张旗鼓地掀床垫子,有些不解地问师哲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床垫换掉?

师哲笑着摇了摇头,对一头雾水的别里别契解释道:“这是我们毛泽东同志的习惯。”

随后,师哲同别里别契解释了毛泽东同志在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俭朴习惯,别里别契听到后大为吃惊,连连竖起大拇指叹道:“毛泽东同志真是太俭朴,太伟大了!”

图 | 毛泽东的卧室

结语:

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的活动,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两个多月时间,一直到1950年2月17日才结束访问,启程回国。

本次访问我们不仅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还将真实的毛泽东展现在了世人眼前,让世界各国对这位伟大的新中国领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除此以外,毛泽东还将中国共产党人简朴务实、勤劳节约的美好品德发扬到了苏联,发扬到了全世界,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塑造了一个非常正面积极的形象。

本次访苏,毛主席再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为新中国的未来铺下一条光明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