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诊-互联网中医入门教程(3)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中医的诊断有点类似近代物理的全息概念,或者说是普遍联系的概念,就是身体上很多的局部都可以看到全身的健康状态,诊断之外还有局部全息疗法。

在学习中老衲体会,中医很多观点都不是绝对的,和西医的理论体系截然不同。西医的治疗阶段,才会有模糊的概念,就是疗效不是绝对的,在病理和治疗方法上,基本都是绝对正确的(未知的除外)。

猜测中医之所以有丰富多彩的诊断方法,是因为不同的病症在不同的方法中的显示度不同,在医者中掌握起来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才会流传下来。很多大概是给我们这些外行、初学者用的,用于说服病人相信医者的诊断用的。另外,给普通人一点普及知识,发现明显异常后,提示及早就医以免小病养成大病,导致无力回天。

手诊就是一个很好的诊断方法,色泽、冷热、干湿、弹性、力量等等,都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各个脏器、功能对应位置的差异,提示一些身体的强弱和病变,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初学入门。以老衲的经验,明显病变之外,手诊的方便之处在于,本身人的体质不同,就会有明显差异,可以先看身体的五脏六腑的差异,大部分人都会有强弱的不平衡。逐步提高以后,可以考虑依据这些进行一些日常的针对性保健,观察是否有效等等。

中国自古有看手相的传统,如果从身体、性格的角度来说,据此判断人的一生的命运走向,也有一定的道理,结合算命的说法和手诊,应该说还是颇有一些相合之处的。手肉绵,有财,大约是长期温饱兼不劳作,这样的判断是可以推演出来的。

手指甲也是诊断的依据之一,有没有月牙、指甲是否平顺光泽、凸起、凹陷、纹理都和身体相关。

从百度搜了三个不同的图,供大家参考,最后一个图似乎是西方的手诊图。是不是人类都发现了手诊的作用呢?不过似乎中外的图差异比较大的。大约是看的方法也有区别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