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早7时许,北京丰台站开出的到太原南的首车G601次列车乘客开始登车。 经过4年的改扩建,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今天以全新面貌开通运营,首都又添城市新地标。这座车站拥有“北京最早”、“亚洲最大”等多个头衔。今早7点26分,北京丰台站首发高铁列车G601次准时发出,开往太原南。疾驰的高铁,带领乘客穿越百年历史,驶向未来! 北京丰台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车站设计展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古典审美和京味儿文化装点着整座车站。站房外观设计选取“筑台建城”的立意。方正的建筑坐落在方形台基之上,整体呈中轴对称。从空中俯瞰,丰台站像一个“中”字造型。 站内装饰采用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站内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顶,实现古韵新风。公共区域的壁画展示了钟鼓楼、西山永定河、沙燕风筝、盛世牡丹等多种造型,让旅客候车时能感受到浓郁的京城地域特色。室内装修又具有鲜明的现代工业风。 据中国铁设丰台站站房设计项目负责人马辉介绍,车站融入了一些公共艺术的装置,在南北进站厅,结合着山川和河流的文化艺术,对迎面的陶板幕墙进行了艺术处理,会呈现出辉煌的效果。在整个的建筑语言上尽量简约,运用的元素都是统一的钢结构、混凝土和玻璃。室内的装修的颜色上加了一些暖色调。陶板的应用,由原来的灰色变为暖金色,来打破冰冷的感觉,使空间环境能更加温馨和美观。 为体现北京丰台站的地域文化,设计方选用了北京城的胡同、城墙、城砖肌理。斑驳的陶板,不同的颜色变化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 在站内中央光庭287米的背漆玻璃中运用3D打印技术设置百米长卷,百米画卷采用传统水墨画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散点透视手法,取材北京山峦起伏的地形地貌(其中包括灵山、八达岭长城、香山、玉泉山、百望山),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清河站、朝阳站、丰台站、国家大剧院、鸟巢、中国尊、中央电视塔)和古都北京名胜古迹地标建筑(卢沟桥、天坛、箭楼、白塔寺、鼓楼、圆明园、国子监、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嵌于其中;依据北京山脉走势,以自西向东,由南到北的顺序将之融入于,用轴号划分的区域中,呈现北京时代变迁与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盛世的同时,切合“丰”之古意新解,呼应中央光庭处地面石材的“丰”字拼图造型,与车站总体设计构思一脉相承,形成建筑文化元素与艺术表达的统一,寓意盛世太平。 北京丰台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站在23米高的高速站台层,可以看到整个屋面采用简洁的“十字柱”,体现钢结构的力与美。车站地上四层、地下三层的设计,形成了“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的独特立体交通模式,方便旅客“无缝”换乘城市交通。 漫步北京丰台站高架候车大厅,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让人感觉明亮通透。高架候车大厅设置在高架车场和普速车场之间,那自然光是怎么洒进屋里的呢?原来是495米长的“中央光庭”和200多根光导管暗藏玄机。 中铁建工集团丰台站指挥部总工程师许慧介绍,通过中央光庭可以把自然光引入到候车厅,给旅客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另外,高速站台上一共有200多个光导管可以把自然光引到候车厅,每年可以节约用电95万度,大概节能率是10%,减碳900吨。 实现绿色节能的同时,车站注重细节的设计充满人文关怀。室内的柱边柱脚、楼梯扶手边角进行了圆柔化处理。23处无障碍卫生间可以为残疾人、妇幼家庭等重点旅客提供便利。此外,站内还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母婴哺乳室等四区一室功能区。走进外观像小木屋一样的母婴室里,儿童洗手盆、折叠式安全座椅和多功能台干净整洁。这些“有爱无碍”的设计,体现铁路客站的人文关怀。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部分京沪、京广普速列车可不再进入北京南站,而是在北京丰台站进行停靠,在提升铁路通行效率的同时缓解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客运压力,促进区域交通综合发展。开通运营后的北京丰台站将承担京广高铁以及京广、京沪、京九、丰沙、京原线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车站将与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北京朝阳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深度融合,优化首都交通运输结构,完善首都综合交通体系,强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新建北京丰台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与西三环之间,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双层车场设计的特大型车站,形成“顶层高铁、地面普速、地下地铁”的立体交通模式。采用双层车场可有效节约车站建设土地,集约整合交通资源配置,减少城市交通基础建设成本;在建设中融入“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客站建设理念,北京丰台站将成为首都新地标。 北京丰台站的规划建设既是国家交通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提升北京城南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契机,更是丰台区改善和保障民生、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和环境的重要手段。 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占地近40万平方米,设计人流量14000人,它也是站城一体化的代表。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郑实介绍,站城一体化使车站具有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车站已经不是单纯的铁路交通用途,而是为城市生活提供各种方式出行、商业需求。高度复合化的车站与城市空间的边界模糊,各种立体化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使车站失去了边界的概念,将各种城市复合功能融为一体。利用大客流的优势,创造商业机会,使车站区域成为多功能的城市核心,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 在今年初的北京市两会上,丰台区区长初军威介绍,目前,丰台区已经启动了“站城一体化”建设,总体建设100多万平方米,这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老百姓期待的。丰台火车站周边集聚了大量老百姓,还有很多老旧小区,借丰台火车站建设的契机,将对“站城一体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包括产业植入、商业植入、环境打造等,让附近的老百姓能享受到火车站带来的福利。 随着北京丰台站开门迎客,北京地铁10号线丰台站今天也正式打开了换乘“大门”。记者在现场看到,走出地铁站厅后,穿过一个宽敞的通道口,即可到达丰台站地下一层,“无缝”换乘火车。
早上6点半,市民杨女士走进丰台站候车大厅,安检时拿出身份证在机器上一扫,体温、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疫苗接种等健康信息直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3秒钟左右,就完成了刷证核验,迅速“通关”。
走进候车大厅,不少旅客拿出手机,在495米长的中央光庭、丰台站牌匾等点位拍照打卡,一群穿着蓝色工服、戴着安全帽的建设者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四年建设,今天通车了,非常激动!”中铁十四局丰台站改建项目负责人田国彬介绍,列车驶离丰台站后,一两分钟就能通过自己建设的京广特大桥,“我一定要从这个视角好好看看它!”
![]() “太荣幸了!”站台上,旅客左荣峰惊喜得知,自己买到了丰台站首发列车第一张车票。“1995年,我来北京当兵,当时送老兵就是到丰台站坐车。那时,老站很破旧,站台只有一个棚子。没想到,20多年过去,丰台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发列车长于淼介绍,这趟首发列车定员576人,从丰台站购票上车旅客267人。为了更好服务旅客,车上准备了充电器插头、花露水等物品,针对带小宝宝的旅客,提供婴儿气垫床。列车上,乘务员还将拿着提前打印好的新老丰台站照片,带着旅客回顾发展建设历程。
![]() 7时26分,首发车缓缓启动,驶离丰台站32站台,开启了百年老站新篇章。 ![]()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主要办理经由京广高铁至石太高铁方向的动车组列车,以及京九铁路、京原铁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枢纽中转普速列车客运业务。目前,安排图定旅客列车58对,其中高速列车21对、普速列车37对。 百年丰台站华丽蜕变,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开张!从北京西南四环上空俯瞰,已经建成的北京丰台站,以独特的“中”字造型拔地而起,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6月20日,随着全国铁路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北京丰台站也将开门迎客。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后,历经三年多的紧张施工,百年老站迎来华丽蜕变。这座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亮点颇多,超大工程建设有了新样板。 2022年4月14日,北京丰台站站房全部完工。图为站房出站外景。 北京丰台站总规模17台32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呈现“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的独特布局。超大、重叠,意味着建设需要突破重重难关—— 为了承担高速、普速列车动荷载,丰台站钢结构工程用钢量近20万吨,而第一根大截面钢骨梁仅钢筋绑扎就用了10天,这样的时间成本是“耗不起”的。中铁建工建设团队首创“箍筋直螺纹连接”实用新型专利,不用现场焊接,既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工期。 2019年4月21日,北京丰台站改建工程新建站房第一根钢柱开始吊装,这标志着北京丰台站正式启动主体工程钢结构施工。 年20203月13日,北京丰台站改建工程全面复工复产。“点对点”协助15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返京复工。 年20208月30日,京沪线、京广线普速铁路正式拨入新建北京丰台站内,旧线路开始拆除。 21年205月28日,北京丰台站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临近既有地铁10号线盾构施工,运营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沉降量不超过3毫米,建设中巧用“跳仓法”,地基土层中注入混凝土水浆硬化土质,进行人工及自动化监测确保地铁运行安全。 “大兵团”作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自主研发基于北斗系统、精确到厘米级的“塔吊和履带吊防碰撞系统”,为“钢铁战士”们设定安全的运行半径和轨迹;开工以来,中铁六局建设者们克服了行车干扰大、多专业交叉作业多、场地狭小等困难,新建丰台特大桥六线高架平台8.5万平方米,完成线路铺设78公里、建设框架涵洞13座、框架桥4座、地下行包库及配餐中心4.3万平方米,地下行包通道2.1万平方米。 21年209月2日,北京丰台站开始铺轨施工。 在京广、京沪、丰沙线不中断的情况下,通过三次大的铁路正线拨线过渡施工,腾移既有线位,为丰台站站房、丰台特大桥、普速场施工提供场地条件…… 北京丰台地区古为拜郊台,站房建筑取“筑台建城”之意,方形建筑形体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采用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央建筑高起、屋檐出挑的建筑形态,与中国古建“三段式”相契合。 21年2012月10日,北京丰台站联调联试试验进行测试。 室内外装修上,北京丰台站采用工业风搭配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候车区域吊顶采用藻井造型,融入古建结构之美。出站路径两侧墙壁立柱布置有马赛克壁画,述说前门历史、节庆民俗、胡同传奇等北京文化故事。 高架候车大厅位于高铁站台下层,如何让自然光洒进屋内?答案就在496米长的中央光庭上。行走其间,阳光倾泻,通透明亮。高铁站台也暗藏玄机,200多根导光管通过反射材料,将自然光“传送”至高架候车大厅。利用6万多平方米的屋顶空间布置光伏发电板,预计每年可发绿电700万度,为站内照明、取暖、制冷、通风等提供绿色能源。 改建完成的北京丰台站候车大厅。 老丰台站始建于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如今站在北京丰台站站房三楼向西眺望,百年老站依稀可见。改扩建后的北京丰台站,主要办理经由京广高铁至石太高铁方向的动车组列车,以及京九铁路、京原铁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枢纽中转普速列车客运业务,初步安排旅客列车120列,其中高速46列、普速74列。正式开通后,北京地区主要客站功能优化调整,北京站、北京西站等既有车站压力疏解,首都铁路枢纽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END 丰台幼儿园入园 ↓ 新能源汽车交流→ 入园 & 买车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北京日报,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突发事件在微博上@新丰台网 就有可能上头条哦! 合作/商务微信:weifengbbs 点个“在看”,疫情 “消散”!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现场直击| 刚刚!北京丰台站首趟始发车出发→
新丰台
2022-06-20 12:00
发表于北京
![]() 6月20日早7时许,北京丰台站开出的到太原南的首车G601次列车乘客开始登车。 经过4年的改扩建,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今天以全新面貌开通运营,首都又添城市新地标。这座车站拥有“北京最早”、“亚洲最大”等多个头衔。今早7点26分,北京丰台站首发高铁列车G601次准时发出,开往太原南。疾驰的高铁,带领乘客穿越百年历史,驶向未来!
![]() 北京丰台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车站设计展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古典审美和京味儿文化装点着整座车站。站房外观设计选取“筑台建城”的立意。方正的建筑坐落在方形台基之上,整体呈中轴对称。从空中俯瞰,丰台站像一个“中”字造型。 站内装饰采用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站内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顶,实现古韵新风。公共区域的壁画展示了钟鼓楼、西山永定河、沙燕风筝、盛世牡丹等多种造型,让旅客候车时能感受到浓郁的京城地域特色。室内装修又具有鲜明的现代工业风。 据中国铁设丰台站站房设计项目负责人马辉介绍,车站融入了一些公共艺术的装置,在南北进站厅,结合着山川和河流的文化艺术,对迎面的陶板幕墙进行了艺术处理,会呈现出辉煌的效果。在整个的建筑语言上尽量简约,运用的元素都是统一的钢结构、混凝土和玻璃。室内的装修的颜色上加了一些暖色调。陶板的应用,由原来的灰色变为暖金色,来打破冰冷的感觉,使空间环境能更加温馨和美观。 为体现北京丰台站的地域文化,设计方选用了北京城的胡同、城墙、城砖肌理。斑驳的陶板,不同的颜色变化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 在站内中央光庭287米的背漆玻璃中运用3D打印技术设置百米长卷,百米画卷采用传统水墨画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散点透视手法,取材北京山峦起伏的地形地貌(其中包括灵山、八达岭长城、香山、玉泉山、百望山),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清河站、朝阳站、丰台站、国家大剧院、鸟巢、中国尊、中央电视塔)和古都北京名胜古迹地标建筑(卢沟桥、天坛、箭楼、白塔寺、鼓楼、圆明园、国子监、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嵌于其中;依据北京山脉走势,以自西向东,由南到北的顺序将之融入于,用轴号划分的区域中,呈现北京时代变迁与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盛世的同时,切合“丰”之古意新解,呼应中央光庭处地面石材的“丰”字拼图造型,与车站总体设计构思一脉相承,形成建筑文化元素与艺术表达的统一,寓意盛世太平。 ![]() 北京丰台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站在23米高的高速站台层,可以看到整个屋面采用简洁的“十字柱”,体现钢结构的力与美。车站地上四层、地下三层的设计,形成了“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的独特立体交通模式,方便旅客“无缝”换乘城市交通。 ![]() 漫步北京丰台站高架候车大厅,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让人感觉明亮通透。高架候车大厅设置在高架车场和普速车场之间,那自然光是怎么洒进屋里的呢?原来是495米长的“中央光庭”和200多根光导管暗藏玄机。 中铁建工集团丰台站指挥部总工程师许慧介绍,通过中央光庭可以把自然光引入到候车厅,给旅客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另外,高速站台上一共有200多个光导管可以把自然光引到候车厅,每年可以节约用电95万度,大概节能率是10%,减碳900吨。 实现绿色节能的同时,车站注重细节的设计充满人文关怀。室内的柱边柱脚、楼梯扶手边角进行了圆柔化处理。23处无障碍卫生间可以为残疾人、妇幼家庭等重点旅客提供便利。此外,站内还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母婴哺乳室等四区一室功能区。走进外观像小木屋一样的母婴室里,儿童洗手盆、折叠式安全座椅和多功能台干净整洁。这些“有爱无碍”的设计,体现铁路客站的人文关怀。 ![]()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部分京沪、京广普速列车可不再进入北京南站,而是在北京丰台站进行停靠,在提升铁路通行效率的同时缓解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客运压力,促进区域交通综合发展。开通运营后的北京丰台站将承担京广高铁以及京广、京沪、京九、丰沙、京原线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车站将与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北京朝阳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深度融合,优化首都交通运输结构,完善首都综合交通体系,强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新建北京丰台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与西三环之间,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双层车场设计的特大型车站,形成“顶层高铁、地面普速、地下地铁”的立体交通模式。采用双层车场可有效节约车站建设土地,集约整合交通资源配置,减少城市交通基础建设成本;在建设中融入“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客站建设理念,北京丰台站将成为首都新地标。 北京丰台站的规划建设既是国家交通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提升北京城南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契机,更是丰台区改善和保障民生、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和环境的重要手段。 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占地近40万平方米,设计人流量14000人,它也是站城一体化的代表。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郑实介绍,站城一体化使车站具有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车站已经不是单纯的铁路交通用途,而是为城市生活提供各种方式出行、商业需求。高度复合化的车站与城市空间的边界模糊,各种立体化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使车站失去了边界的概念,将各种城市复合功能融为一体。利用大客流的优势,创造商业机会,使车站区域成为多功能的城市核心,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 在今年初的北京市两会上,丰台区区长初军威介绍,目前,丰台区已经启动了“站城一体化”建设,总体建设100多万平方米,这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老百姓期待的。丰台火车站周边集聚了大量老百姓,还有很多老旧小区,借丰台火车站建设的契机,将对“站城一体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包括产业植入、商业植入、环境打造等,让附近的老百姓能享受到火车站带来的福利。 随着北京丰台站开门迎客,北京地铁10号线丰台站今天也正式打开了换乘“大门”。记者在现场看到,走出地铁站厅后,穿过一个宽敞的通道口,即可到达丰台站地下一层,“无缝”换乘火车。
早上6点半,市民杨女士走进丰台站候车大厅,安检时拿出身份证在机器上一扫,体温、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疫苗接种等健康信息直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3秒钟左右,就完成了刷证核验,迅速“通关”。
走进候车大厅,不少旅客拿出手机,在495米长的中央光庭、丰台站牌匾等点位拍照打卡,一群穿着蓝色工服、戴着安全帽的建设者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四年建设,今天通车了,非常激动!”中铁十四局丰台站改建项目负责人田国彬介绍,列车驶离丰台站后,一两分钟就能通过自己建设的京广特大桥,“我一定要从这个视角好好看看它!”
![]() “太荣幸了!”站台上,旅客左荣峰惊喜得知,自己买到了丰台站首发列车第一张车票。“1995年,我来北京当兵,当时送老兵就是到丰台站坐车。那时,老站很破旧,站台只有一个棚子。没想到,20多年过去,丰台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发列车长于淼介绍,这趟首发列车定员576人,从丰台站购票上车旅客267人。为了更好服务旅客,车上准备了充电器插头、花露水等物品,针对带小宝宝的旅客,提供婴儿气垫床。列车上,乘务员还将拿着提前打印好的新老丰台站照片,带着旅客回顾发展建设历程。
![]() 7时26分,首发车缓缓启动,驶离丰台站32站台,开启了百年老站新篇章。 ![]()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主要办理经由京广高铁至石太高铁方向的动车组列车,以及京九铁路、京原铁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枢纽中转普速列车客运业务。目前,安排图定旅客列车58对,其中高速列车21对、普速列车37对。 百年丰台站华丽蜕变,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开张!从北京西南四环上空俯瞰,已经建成的北京丰台站,以独特的“中”字造型拔地而起,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6月20日,随着全国铁路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北京丰台站也将开门迎客。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后,历经三年多的紧张施工,百年老站迎来华丽蜕变。这座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亮点颇多,超大工程建设有了新样板。 2022年4月14日,北京丰台站站房全部完工。图为站房出站外景。 北京丰台站总规模17台32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呈现“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的独特布局。超大、重叠,意味着建设需要突破重重难关—— 为了承担高速、普速列车动荷载,丰台站钢结构工程用钢量近20万吨,而第一根大截面钢骨梁仅钢筋绑扎就用了10天,这样的时间成本是“耗不起”的。中铁建工建设团队首创“箍筋直螺纹连接”实用新型专利,不用现场焊接,既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工期。 2019年4月21日,北京丰台站改建工程新建站房第一根钢柱开始吊装,这标志着北京丰台站正式启动主体工程钢结构施工。 年20203月13日,北京丰台站改建工程全面复工复产。“点对点”协助15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返京复工。 年20208月30日,京沪线、京广线普速铁路正式拨入新建北京丰台站内,旧线路开始拆除。 21年205月28日,北京丰台站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临近既有地铁10号线盾构施工,运营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沉降量不超过3毫米,建设中巧用“跳仓法”,地基土层中注入混凝土水浆硬化土质,进行人工及自动化监测确保地铁运行安全。 “大兵团”作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自主研发基于北斗系统、精确到厘米级的“塔吊和履带吊防碰撞系统”,为“钢铁战士”们设定安全的运行半径和轨迹;开工以来,中铁六局建设者们克服了行车干扰大、多专业交叉作业多、场地狭小等困难,新建丰台特大桥六线高架平台8.5万平方米,完成线路铺设78公里、建设框架涵洞13座、框架桥4座、地下行包库及配餐中心4.3万平方米,地下行包通道2.1万平方米。 21年209月2日,北京丰台站开始铺轨施工。 在京广、京沪、丰沙线不中断的情况下,通过三次大的铁路正线拨线过渡施工,腾移既有线位,为丰台站站房、丰台特大桥、普速场施工提供场地条件…… 北京丰台地区古为拜郊台,站房建筑取“筑台建城”之意,方形建筑形体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采用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央建筑高起、屋檐出挑的建筑形态,与中国古建“三段式”相契合。 21年2012月10日,北京丰台站联调联试试验进行测试。 室内外装修上,北京丰台站采用工业风搭配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候车区域吊顶采用藻井造型,融入古建结构之美。出站路径两侧墙壁立柱布置有马赛克壁画,述说前门历史、节庆民俗、胡同传奇等北京文化故事。 高架候车大厅位于高铁站台下层,如何让自然光洒进屋内?答案就在496米长的中央光庭上。行走其间,阳光倾泻,通透明亮。高铁站台也暗藏玄机,200多根导光管通过反射材料,将自然光“传送”至高架候车大厅。利用6万多平方米的屋顶空间布置光伏发电板,预计每年可发绿电700万度,为站内照明、取暖、制冷、通风等提供绿色能源。 改建完成的北京丰台站候车大厅。 老丰台站始建于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如今站在北京丰台站站房三楼向西眺望,百年老站依稀可见。改扩建后的北京丰台站,主要办理经由京广高铁至石太高铁方向的动车组列车,以及京九铁路、京原铁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枢纽中转普速列车客运业务,初步安排旅客列车120列,其中高速46列、普速74列。正式开通后,北京地区主要客站功能优化调整,北京站、北京西站等既有车站压力疏解,首都铁路枢纽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END 丰台幼儿园入园 ↓ 新能源汽车交流→ 入园 & 买车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北京日报,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突发事件在微博上@新丰台网 就有可能上头条哦! 合作/商务微信:weifengbbs 点个“在看”,疫情 “消散”!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微信扫一扫 现场直击| 刚刚!北京丰台站首趟始发车出发→
新丰台
2022-06-20 12:00
发表于北京
![]() 6月20日早7时许,北京丰台站开出的到太原南的首车G601次列车乘客开始登车。 经过4年的改扩建,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今天以全新面貌开通运营,首都又添城市新地标。这座车站拥有“北京最早”、“亚洲最大”等多个头衔。今早7点26分,北京丰台站首发高铁列车G601次准时发出,开往太原南。疾驰的高铁,带领乘客穿越百年历史,驶向未来!
![]() 北京丰台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车站设计展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古典审美和京味儿文化装点着整座车站。站房外观设计选取“筑台建城”的立意。方正的建筑坐落在方形台基之上,整体呈中轴对称。从空中俯瞰,丰台站像一个“中”字造型。 站内装饰采用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站内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顶,实现古韵新风。公共区域的壁画展示了钟鼓楼、西山永定河、沙燕风筝、盛世牡丹等多种造型,让旅客候车时能感受到浓郁的京城地域特色。室内装修又具有鲜明的现代工业风。 据中国铁设丰台站站房设计项目负责人马辉介绍,车站融入了一些公共艺术的装置,在南北进站厅,结合着山川和河流的文化艺术,对迎面的陶板幕墙进行了艺术处理,会呈现出辉煌的效果。在整个的建筑语言上尽量简约,运用的元素都是统一的钢结构、混凝土和玻璃。室内的装修的颜色上加了一些暖色调。陶板的应用,由原来的灰色变为暖金色,来打破冰冷的感觉,使空间环境能更加温馨和美观。 为体现北京丰台站的地域文化,设计方选用了北京城的胡同、城墙、城砖肌理。斑驳的陶板,不同的颜色变化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 在站内中央光庭287米的背漆玻璃中运用3D打印技术设置百米长卷,百米画卷采用传统水墨画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散点透视手法,取材北京山峦起伏的地形地貌(其中包括灵山、八达岭长城、香山、玉泉山、百望山),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清河站、朝阳站、丰台站、国家大剧院、鸟巢、中国尊、中央电视塔)和古都北京名胜古迹地标建筑(卢沟桥、天坛、箭楼、白塔寺、鼓楼、圆明园、国子监、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嵌于其中;依据北京山脉走势,以自西向东,由南到北的顺序将之融入于,用轴号划分的区域中,呈现北京时代变迁与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盛世的同时,切合“丰”之古意新解,呼应中央光庭处地面石材的“丰”字拼图造型,与车站总体设计构思一脉相承,形成建筑文化元素与艺术表达的统一,寓意盛世太平。 ![]() 北京丰台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站在23米高的高速站台层,可以看到整个屋面采用简洁的“十字柱”,体现钢结构的力与美。车站地上四层、地下三层的设计,形成了“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的独特立体交通模式,方便旅客“无缝”换乘城市交通。 ![]() 漫步北京丰台站高架候车大厅,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让人感觉明亮通透。高架候车大厅设置在高架车场和普速车场之间,那自然光是怎么洒进屋里的呢?原来是495米长的“中央光庭”和200多根光导管暗藏玄机。 中铁建工集团丰台站指挥部总工程师许慧介绍,通过中央光庭可以把自然光引入到候车厅,给旅客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另外,高速站台上一共有200多个光导管可以把自然光引到候车厅,每年可以节约用电95万度,大概节能率是10%,减碳900吨。 实现绿色节能的同时,车站注重细节的设计充满人文关怀。室内的柱边柱脚、楼梯扶手边角进行了圆柔化处理。23处无障碍卫生间可以为残疾人、妇幼家庭等重点旅客提供便利。此外,站内还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母婴哺乳室等四区一室功能区。走进外观像小木屋一样的母婴室里,儿童洗手盆、折叠式安全座椅和多功能台干净整洁。这些“有爱无碍”的设计,体现铁路客站的人文关怀。 ![]()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部分京沪、京广普速列车可不再进入北京南站,而是在北京丰台站进行停靠,在提升铁路通行效率的同时缓解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客运压力,促进区域交通综合发展。开通运营后的北京丰台站将承担京广高铁以及京广、京沪、京九、丰沙、京原线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车站将与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北京朝阳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深度融合,优化首都交通运输结构,完善首都综合交通体系,强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新建北京丰台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与西三环之间,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双层车场设计的特大型车站,形成“顶层高铁、地面普速、地下地铁”的立体交通模式。采用双层车场可有效节约车站建设土地,集约整合交通资源配置,减少城市交通基础建设成本;在建设中融入“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客站建设理念,北京丰台站将成为首都新地标。 北京丰台站的规划建设既是国家交通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提升北京城南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契机,更是丰台区改善和保障民生、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和环境的重要手段。 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占地近40万平方米,设计人流量14000人,它也是站城一体化的代表。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郑实介绍,站城一体化使车站具有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车站已经不是单纯的铁路交通用途,而是为城市生活提供各种方式出行、商业需求。高度复合化的车站与城市空间的边界模糊,各种立体化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使车站失去了边界的概念,将各种城市复合功能融为一体。利用大客流的优势,创造商业机会,使车站区域成为多功能的城市核心,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 在今年初的北京市两会上,丰台区区长初军威介绍,目前,丰台区已经启动了“站城一体化”建设,总体建设100多万平方米,这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老百姓期待的。丰台火车站周边集聚了大量老百姓,还有很多老旧小区,借丰台火车站建设的契机,将对“站城一体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包括产业植入、商业植入、环境打造等,让附近的老百姓能享受到火车站带来的福利。 随着北京丰台站开门迎客,北京地铁10号线丰台站今天也正式打开了换乘“大门”。记者在现场看到,走出地铁站厅后,穿过一个宽敞的通道口,即可到达丰台站地下一层,“无缝”换乘火车。
早上6点半,市民杨女士走进丰台站候车大厅,安检时拿出身份证在机器上一扫,体温、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疫苗接种等健康信息直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3秒钟左右,就完成了刷证核验,迅速“通关”。
走进候车大厅,不少旅客拿出手机,在495米长的中央光庭、丰台站牌匾等点位拍照打卡,一群穿着蓝色工服、戴着安全帽的建设者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四年建设,今天通车了,非常激动!”中铁十四局丰台站改建项目负责人田国彬介绍,列车驶离丰台站后,一两分钟就能通过自己建设的京广特大桥,“我一定要从这个视角好好看看它!”
![]() “太荣幸了!”站台上,旅客左荣峰惊喜得知,自己买到了丰台站首发列车第一张车票。“1995年,我来北京当兵,当时送老兵就是到丰台站坐车。那时,老站很破旧,站台只有一个棚子。没想到,20多年过去,丰台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发列车长于淼介绍,这趟首发列车定员576人,从丰台站购票上车旅客267人。为了更好服务旅客,车上准备了充电器插头、花露水等物品,针对带小宝宝的旅客,提供婴儿气垫床。列车上,乘务员还将拿着提前打印好的新老丰台站照片,带着旅客回顾发展建设历程。
![]() 7时26分,首发车缓缓启动,驶离丰台站32站台,开启了百年老站新篇章。 ![]()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主要办理经由京广高铁至石太高铁方向的动车组列车,以及京九铁路、京原铁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枢纽中转普速列车客运业务。目前,安排图定旅客列车58对,其中高速列车21对、普速列车37对。 百年丰台站华丽蜕变,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开张!从北京西南四环上空俯瞰,已经建成的北京丰台站,以独特的“中”字造型拔地而起,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6月20日,随着全国铁路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北京丰台站也将开门迎客。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后,历经三年多的紧张施工,百年老站迎来华丽蜕变。这座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亮点颇多,超大工程建设有了新样板。 2022年4月14日,北京丰台站站房全部完工。图为站房出站外景。 北京丰台站总规模17台32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呈现“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的独特布局。超大、重叠,意味着建设需要突破重重难关—— 为了承担高速、普速列车动荷载,丰台站钢结构工程用钢量近20万吨,而第一根大截面钢骨梁仅钢筋绑扎就用了10天,这样的时间成本是“耗不起”的。中铁建工建设团队首创“箍筋直螺纹连接”实用新型专利,不用现场焊接,既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工期。 2019年4月21日,北京丰台站改建工程新建站房第一根钢柱开始吊装,这标志着北京丰台站正式启动主体工程钢结构施工。 年20203月13日,北京丰台站改建工程全面复工复产。“点对点”协助15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返京复工。 年20208月30日,京沪线、京广线普速铁路正式拨入新建北京丰台站内,旧线路开始拆除。 21年205月28日,北京丰台站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临近既有地铁10号线盾构施工,运营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沉降量不超过3毫米,建设中巧用“跳仓法”,地基土层中注入混凝土水浆硬化土质,进行人工及自动化监测确保地铁运行安全。 “大兵团”作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自主研发基于北斗系统、精确到厘米级的“塔吊和履带吊防碰撞系统”,为“钢铁战士”们设定安全的运行半径和轨迹;开工以来,中铁六局建设者们克服了行车干扰大、多专业交叉作业多、场地狭小等困难,新建丰台特大桥六线高架平台8.5万平方米,完成线路铺设78公里、建设框架涵洞13座、框架桥4座、地下行包库及配餐中心4.3万平方米,地下行包通道2.1万平方米。 21年209月2日,北京丰台站开始铺轨施工。 在京广、京沪、丰沙线不中断的情况下,通过三次大的铁路正线拨线过渡施工,腾移既有线位,为丰台站站房、丰台特大桥、普速场施工提供场地条件…… 北京丰台地区古为拜郊台,站房建筑取“筑台建城”之意,方形建筑形体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采用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央建筑高起、屋檐出挑的建筑形态,与中国古建“三段式”相契合。 21年2012月10日,北京丰台站联调联试试验进行测试。 室内外装修上,北京丰台站采用工业风搭配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候车区域吊顶采用藻井造型,融入古建结构之美。出站路径两侧墙壁立柱布置有马赛克壁画,述说前门历史、节庆民俗、胡同传奇等北京文化故事。 高架候车大厅位于高铁站台下层,如何让自然光洒进屋内?答案就在496米长的中央光庭上。行走其间,阳光倾泻,通透明亮。高铁站台也暗藏玄机,200多根导光管通过反射材料,将自然光“传送”至高架候车大厅。利用6万多平方米的屋顶空间布置光伏发电板,预计每年可发绿电700万度,为站内照明、取暖、制冷、通风等提供绿色能源。 改建完成的北京丰台站候车大厅。 老丰台站始建于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如今站在北京丰台站站房三楼向西眺望,百年老站依稀可见。改扩建后的北京丰台站,主要办理经由京广高铁至石太高铁方向的动车组列车,以及京九铁路、京原铁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枢纽中转普速列车客运业务,初步安排旅客列车120列,其中高速46列、普速74列。正式开通后,北京地区主要客站功能优化调整,北京站、北京西站等既有车站压力疏解,首都铁路枢纽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