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Alpha???

 goldolive 2022-06-20 发布于广东

一、CTA的话题热了起来

没想到,我两篇简单的CTA叙事文章,说说行业内现实和财富市场近况,居然引爆了一下话题。

讨论本身是有利于真相挖掘和行业发展的,只是没想到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还需要来讨论或者battle?当然,很多人根本不是在讨论,是纯蹭热点,有些连商品beta,trend(momentum),vol都分不清。

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多看几篇论文,否则不是一个话语体系,看似讲一个事物,但属于鸡同鸭讲,你说东,他老是说西。当然也可以多像类似Fundplus组织那样,好好线下谈些干货,交流些业务层面问题。

二、有管理人的反应超预期

很多管理人近期也加入进来讨论,尤其是那篇择时文章,很多朋友进行了非常有益的讨论和补充。

但其中有些个PM的反应和观点特别超我预期,比如有量化PM认为除了信号本身外,应该在策略层面会轮动,甚至有时候根据对未来商品走势的主观预测来决策”,正所谓策略层面“择时”。

对此,我不是很理解和认同,我有踩过量化CTA的管理人主观判断的坑,过往曲线看起来很美,但是投后一塌糊涂。所以,现在对任何不理解的策略一概不投。

无论是管理人的具体策略,还是资方投资CTA姿势,怎么“择时”都是你们的自由,但是我认为有几点需要考虑:

  • 你的因子或者信号是否具有逻辑性,且策略本身是可复制的,而不只是一时的预测而已

  • 统计上是否可靠,不能过拟合

  • 是否能显著提高预测能力

周五的文章“危机alpha”有了危机,没有了alpha》里,我陈述且强调了两个现实:

1、CTA产品本周普遍大跌,冲着“危机alpha”来的新CTA投资者,估计自己刚投就有“危机了”

2、策略拥挤,很多管理人相对于策略smart beta而言,Alpha越来越没

后续很多管理人和中介方也都纷纷发言,大概都纷纷想证明几点:

  • CTA是有危机Alpha的,尤其在多资产系统性大跌时候

  • CTA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短期回撤而已

  • 我跌得少,我跟他们不一样

我觉得对于以上这些观点不需讨论,我的文章里前半部分说得很清楚了,也并没有否认配置价值,尤其是万一长尾系统性风险降临时,trend following是概率上不错的策略。而且CTA产品净值本身跟定位波动率高度相关,也跟具体子策略很相关,当然会不一样。

阅读者懂得自然都懂,不明白的,可以去查阅下海外的论文。在这,送你一篇昨天张总刚发群里的文章,The crisis alpha of managed futures: Myth or reality?,点击英文即可下载。

of course,有立场倾向的软文容易容易被人爱,但我不写软文。再说一遍本号宗旨:描述事实,甚至大众看不到的真相!因此是记叙文,甚至连议论文都不是,更不是抒情散文。

三、没想到还需要定义Alpha

具体关于Alpha的文章,本号都已经发过很多次了。比如,你们可以翻翻《Alpha远去,Beta和Gamma横流》,《beta全军覆没,alpha粉身碎骨》。

不过我没想到,这个年头了,还需要对Alpha进行讨论。既然要讨论,那么首先得定义一下。

关于股票的alpha大家至少会拿个指数来对比,但是关于CTAalpha的理解可谓是是五花八门:

  • 比如,有说危机Alpha,就是当股票等资产系统性大跌时候,把CTA提供了正收益部分定义为Alpha

  • 比如,有人把CTA绝对收益部分定义为Alpha

  • 比如,还有人把超过南华商品指数部分定义为Alpha

这些吧,都不是我眼里的或者我想要的CTA产品的alpha!

昨天艾方的那个说危机alpha文章,我倒也看了,这至少还算是一篇有数据论点的文章,而不是自媒体蹭热点文。

我不是做量化的,但是海外的一些关于CTA论文包含AQR那系列,还好几年前都看过。正是因为看过,所以觉得所谓“Crisis Alpha”说法有问题

这里面的危机alpha,应该是指:股票大跌时候,CTA里面的趋势跟踪策略往往是涨的,所以叫“ Crisis Alpha”,类似于袁总说的趋势策略beta1=股票beta 2的alpha,这很tricky,对吧?

This is a marketing argument particularly used by managed futures”,营销工具而已。

各位,这样的产品宣传和投教,对于客户增进CTA产品理解没有任何帮助。而且,每当危机alpha过后,存在贩卖客户焦虑嫌疑,很多最近买CTA的客户就是这样被渠道“安利”的。

我说过,CTA产品不好择时,未来业绩不好预期,但是如果新客户朝着过往一段时间优美业绩曲线来,你在相对阶段性高点劝买,最终低于客户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同样的,客户反过来会问:如果没有危机,CTA就不能配了么?那么就赎回?

如果仅仅是为了宣传产品防范下跌尾部风险用,那看空期权不是更好么?而且CTA策略本身也有尾部风险。

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好的配置策略。CTA产品投资回归配置属性,是“大概率、正确”的事情。何况同样一个CTA策略,中国市场相对发达市场更容易有alpha。

四、如何定义Alpha?

什么是alpha?这在不同投资者眼里,确实“众说纷纭”。同样一个产品,可能陆家嘴小王眼里的alpha和崇明岛阿姨心理的alpha是不一样的。

如何合理定义alpha对于不同策略和产品而言,我认为应该予以区分对待。业内没有统一的答案,我来简要说说我的看法吧:

  • 定义alpha之前,首先要定义beta,甚至smart beta,我们要回到策略和资产本身去看,怎么拆分比较合理?因为这涉及到风险暴露对标,组合管控,及合理付费问题。

  • 对于股票而言,我们要回到管理人的投资思路、风格、和行业暴露上去,拆完后再去定义比较好点。比如基金公司现在赛道基金涌现,一个全仓新能源的“科技先锋基金”,显然不能用上证、沪深300,或者其它宽基指数去比较出alpha,虽然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 对于债券而言,要回到“目标久期,信用风险暴露,杠杆”上去定义

  • 对于量化指增,我们要回到beta的机会成本上去定义,比如500指增产品,对我来说,目前的alpha就是超过“滚动IC贴水+ 年化4%”,这是500指数beta的无风险收益,而且我并没有考虑指数分红,打新,以及alpha的不确定性补偿哦。

图片

注:图为头部管理人代表500指增产品的超额,与beta的机会收益比较(虚线),2022ytd

  • 对于主观期货,要回到管理人的擅长领域及投资风格和做法上定义

  • 对于CTA,管理人的alpha取决于他们的策略本身,产品目标波动率定位和具体做法。只看净值,不对产品策略类型及策略做法进行拆分处理,不对产品波动率进行统一对标处理,是不合适的。

我们把很多管理人的净值稍作简单处理,结果也是惊人的,如下图。

图片

江郎才尽,本话题接下来估计只能写写《哪些CTA管理人更具有Alpha?》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