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的日常事物是黑白的,音乐流过的空间是彩色的;演奏小提琴的乐手的身体与音乐融为一体,用流畅的圆弧形表现出来。这十首小提琴协奏曲实在是太好听了,相信你听到的时候一定会被震撼住! D大调小提琴协奏 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它不仅拥有优美的旋律(尤其是第二乐章的旋律)、强烈动感的节奏(如第三乐章的小提琴断奏)、完美匀称的乐队交响性音响,更具有浅显易懂的音乐语汇以及丰富的俄罗斯民间元素、堪称杰作。 ![]() ![]()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乐曲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 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 ![]() ![]()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奈斯·勃拉姆斯作于1877至1878年,是作者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 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 ![]() ![]() 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圣-桑 《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卡米尔·圣-桑题献给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它创作于1880年。 这位堪与莫扎特媲美的天才神童,从年幼时就显露出非凡乐才,使世人为之震惊。圣-桑的音乐艺术是以古典技巧作为根基,强调出浪漫精神,而成为法国印象乐派的先驱。圣-桑的作品大都具备着吸引人的魅力,听起来都相当愉快,充满拉丁式的轻快感和明丽气氛。 ![]() ![]() ![]()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号称小提琴鬼才的意大利作曲家尼科罗·帕格尼尼作于1811年。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但音乐本身并不特别深奥,没有复杂的和声,形式非常单纯。 ![]() ![]() ![]()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布鲁赫 作为布鲁赫的代表作,《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爱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里占有一席,与门德尔松的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表情方式上同属一类,优美而浪漫,旋律性强,此曲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 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它运用了很多基本技巧于其中,皆是在展现此部作品优美抒情的音色,使之唱出丰富的旋律,从而成功地展现小提琴本质上优美的歌唱性。 ![]() ![]()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个乐章以维尼亚夫斯基的浪漫曲而著名。以“优美地唱出”来形容应该十分相称,整个乐章细腻优雅,诗意中的乡愁之感尤其动人。吉普赛风格洋溢在整个乐章之中,最后在辉煌的音响效果中结束全曲。 ![]() ![]() ![]()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集中表现出西贝柳斯创作的许多优秀特点:音乐的诗意内容深刻而多样,充满着诚挚内在的抒情性和生机勃勃的英勇精神,其中严峻阴暗的色彩同明朗的光辉相交替,静观悲壮的情绪为乐天欢跃的舞蹈所取代,整个作品贯穿着不同形象的戏剧性发展——这部作品所拥有的这些伟大美质,使它得以跻身于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的同类作品之列。 ![]() ![]() ![]() 西班牙交响曲 拉罗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是拉罗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是历代小提琴演奏家必备必演的经典曲目。 拉罗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之所以称为“西班牙”,显然是为的强调其中的音乐素材特具的西班牙色彩。这首作品的篇幅较长,比一般三乐章结构的协奏曲还多出两个乐章(共有五个乐章),而且,独奏小提琴声部的处理也不同于一般协奏曲(例如,没有华彩乐段等),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把它称为“交响曲”,但究其实质,更像是带有小提琴独奏声部的管弦乐组曲。 ![]() ![]() ![]() ![]() ![]() |
|
来自: 林泽清tpdp4egv > 《小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