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在云峰剧场看话剧《商鞅》首演。娄际成、张先衡、朱艺、杜冶秋、张名煜五位当年的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加上徐峥、田水、周小倩、佘晨光、李建华众星拱月,托着青年演员尹铸胜的商鞅。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乃至音乐,几无挑剔。一部真正伟大的历史和人性的悲剧!其后女儿专门写过《姬娘的三次出场》剧评。我也有幸为导演陈薪伊打工。进入新世纪,我参与《商鞅》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修改。25年后再坐在云峰剧场观看《商鞅》。台上唯见当年的周小倩,撕心裂肺地演绎着姬娘,为奴隶的母亲的大爱。唯台下同座荣广润、戴平、李守成、方家骏、刘明厚,都是25年前首演时的观众。昨晚的演出,节奏把握得非常非常精准,年轻一代表演非常投入,可圈可点!刘鹏的商鞅,表演不错。关栋天、杨绍林锦上添花。演出结束后,当年老艺术家和陈导合影,我也和陈导合影。什么是伟大的悲剧?什么是中国的莎剧?请看《商鞅》,还有不老的姬娘…… ——毛时安 当年老艺术家和陈导合影。 毛时安和陈导合影。 鸣谢毛老师为本号提供文字说明和图片 《商鞅》25周年重回首演地云峰剧院 转载:新闻晨报的·评论· 10月29日-11月7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扛鼎之作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于首演地云峰剧院上演。 2021年,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入选的剧目,汇聚上话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历经二十五载后再次回归,可谓意义非凡。 《商鞅》所传达的情感和哲理是丰富的,生命的伟大在《商鞅》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主创和演员们在日常排练中不断打磨,精益求精,力图赋予经典之作更丰满的意义,大型历史话剧《商鞅》在时代的演进中不断焕发新的能量,一部百年中国话剧史无法绕过的精品力作将再次呈现在观众眼前。 大型历史话剧《商鞅》由国家一级编剧姚远、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黄楷夫创作,描写了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故事,全剧从他呱呱坠地一直写到他被万箭穿心(导演处理),集中展示了他在短短十九年时间里创下的使秦国日新月异的奇迹,刻画了一位不是君王,但有着像君王一样威严果敢性格,丰富复杂内心的改革家形象。它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主题和各具个性的人物,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大金字招牌。 1996年至今,《商鞅》久演不衰,足迹遍及上海、北京、广州、西安、苏州、南京、深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收获众多赞誉与好评,曾获宝钢高雅艺术奖、第七届文华奖、97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等诸多奖项。2003年该剧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2021年话剧《商鞅》的主创及演员阵容依旧强大,本轮将在总导演陈薪伊、导演周小倩、副导演贺飓的带领下由刘鹏、贺坪、麦朵、周小倩、关栋天、杨绍林、徐漫蔓、冯晖、闻小炜、陈文波、符冲、高泽鹏、李超、王俊东、刘啸尘、张芸、贺飓、张羴(按演员出场顺序排序)等演员共同携手呈现。 总导演陈薪伊亲自指导,坐镇日常排练。八十三岁高龄的陈导在排练厅里和不同年龄段的演员们共同探讨《商鞅》的剧本和排演,演员们在陈导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着《商鞅》的动人之处。参与话剧《商鞅》的过程是历练更是学习,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熏陶下,《商鞅》剧组所展现出的精气神都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商鞅》本轮在云峰剧院上演,作为1996年大型历史剧《商鞅》的首演地,新修之后的云峰剧场迎来了《商鞅》的回归。战马、马车、兵俑等经典的元素在剧场舞台上重新散发出光辉,演员们整装待发,用饱满的精神呈现首演。 当“商鞅,乃辛卯年五月七日亥时生人。” “恃才者傲君,无能者逢迎,仁义者乱法,奸恶者殃民。”等经典台词在舞台上响起时,战国时期的历史传奇再也不是史书中遥远的记载,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鲜活的历史改革和生命的伟大力量。 《商鞅》二十五年后在首演地云峰剧院的回归,无疑是初心、历史和生命的见证。 编剧姚远曾动情写下:“我始终相信《商鞅》不会过时,因为它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生,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凝固着的一块文化。” 生命是伟大的,充满奥秘的,对生命应保有敬畏心,总导演陈薪伊亦曾说道:“这是一场起于用生命保卫生命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会说话的牲口变成了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摧毁了奴隶制的人,一个一生尝尽了万箭穿心之痛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也不放弃的巨人。” 二十五年一轮回,历年来参与过话剧《商鞅》的主创和演员们和该剧共同经历了许多,小到自己,大到国家,所有的珍贵感情都将因此共生。大型历史话剧《商鞅》有着长久的生命力,经受了时间和观众的考验,它让观众看到了舞台的力量,看到了剧场的力量,看到了它对话剧事业带来的贡献,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商鞅》当之无愧。 话剧《商鞅》走过21年 依然触动人心2017-03-17 北京晚报的评论 “铸子,你们咋这么好的!”昨晚,话剧《 商鞅》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落幕之时,导演陈薪伊快步走上舞台,与主演尹铸胜紧紧拥抱。 《商鞅》将战国时著名改革家商鞅十九年变法强秦的历史浓缩在3个小时的剧中,将那个“一马当先,万马踏伐”的年代重现于舞台之上。1996年,《商鞅》在上海首演,反响热烈。 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排大戏,此次来京演出的《商鞅》演员基本保持了21年前首演的经典阵容。商鞅的饰演者尹铸胜,21年前,31岁的他正是因为这一角色而一举成名。在昨晚的演出中,锤炼多年的尹铸胜把商鞅的人性微妙和心理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全剧最后“万箭穿心而死”的段落中,商鞅在姬娘的支撑下,在血色中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呼喊出“秦国,秦国”的生命绝唱,更是声声“扎进”观众心间,令人无不动容。 《商鞅》历经21载再度上演,反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人性的较量,剧中许多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导演陈薪伊在谢幕时特别感谢了21年来陪伴《商鞅》的演职人员,她夸赞此次出演的演员:“所有的'老臣’你们都不老,所有的新人你们都不新。”在剧中饰演魏国丞相公叔痤的演员,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陈薪伊介绍他时感动地说:“他耳朵都快不行了。”她还特意将几位幕后工作人员请上舞台谢幕,称他们是“为《商鞅》拉了21年门的孩子”,几位已届中年的工作人员连连回过头去擦拭泪水,现场氛围温馨感人。 据悉,此次《商鞅》是作为国家大剧院“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作品邀请展”的参演作品来京演出的,该剧将演出至18日,此后,5月9日至12日孟京辉导演的作品《琥珀》,5月18日至20日李六乙导演的作品《小城之春》将相继亮相邀请展。 历经二十一载常演不衰,大型历史话剧《商鞅》再度载誉归来,2017版日前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 2017版话剧《商鞅》今晚我们观剧星文化 话剧《商鞅》是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的代表作品之一。自1996年首演以来,周小倩参演其中并任复排导演。该剧风格雄浑、气势恢弘,成功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远见、有胆识的大改革家形象,展示了商鞅为秦国创下的奇迹,也刻画了他威严果敢的丰富内心。 ![]() 推进剧情的女性角色 话剧《商鞅》完整展现了商鞅短暂却丰富的一生,从呱呱坠地直到车裂而死。其中,全剧仅有的两个女性角色,对剧情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商鞅的母亲姬娘,无私无悔、深明大义,为了儿子的前程自剜双目;他的红颜知己韩女,投河自尽,从而激起商鞅的斗志。 商鞅本是魏国王子,由于出生时巫师说他冲克父母,母亲姬娘便带他逃亡,以奴隶的身份生存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有人认为后来姬娘自剜双目的表演有点过火,但导演认为没有这样的母亲就绝对出不了商鞅这样的人物,因此这样的表演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部戏中的另一名女性角色韩女,是与商鞅青梅竹马的人物。后来魏王将韩女进献秦国,希望能瓦解秦国的士气。剧中通过对商鞅与韩女关系的刻画,再一次突出了商鞅为了秦国,舍弃所有私人的情感,塑造出了商鞅的英雄形象。 ![]() 精妙刻画变法冲突 作为一场以史为本的大戏,导演重新梳理了历史人物在话剧舞台的想象空间,在强调变法冲突的同时,着意加强了心理刻画,把商鞅的人性微妙和鲜明性格淋漓展示。 全剧虽写商鞅,却并没有正面描述商鞅之法的残酷性,而是通过话剧语言,立体化表现了守成派与改革派针尖对麦芒的斗争,并把视角转向挖掘商鞅这位历史人物的人性美。剧中大小人物缺一不可,令整场变法精彩绝伦;大至形体情感在舞台上的宣泄,小至台词语言中带给观众的思辨,也成为了展示剧情的绝妙一笔。 变法情节中,最凸显商鞅的戏是他开始执行他的法律时,太子犯了法。过去,太子犯法根本不会处理,而在商鞅的法律中,太子犯法要由太傅代为受过。当时那位太傅德高望重,但商鞅毫不留情,一定要斩足。 商鞅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有过激的手段,很多人会认为商鞅太过无情。但周小倩认为,没有这样的无情,可能就没有今天中国的法律,其实今天中国的法律都是跟着秦国的法律一点点走过来的 ![]() 改革者的悲剧 “商鞅变法,作法自毙”,话剧《商鞅》没有塑造一个高、大、全的政治家形象,而是着重描写商鞅在友谊、爱情和理想上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冲破陈规陋习的不屈精神,生动刻画出一个改革者的悲剧。 不同于历史上“五马分尸”的结局,话剧《商鞅》设计了一个“万箭穿心”的句点。总导演陈薪伊说:我不愿用五马分尸稀释了万箭穿心的痛楚;这样的穿心之痛,是对整个民族的反省。周小倩说,二十多年来,《商鞅》每年都演,目的是为了警示当代人变革的重要性,希望商鞅的精神能够激励更多人勇于革新。因为只有不断变革,社会才能发展、才能前进。 ![]() 新华路时光 《商鞅》25周年重回首演地云峰剧院 - END -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
|
来自: 新用户9030yrKZ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