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交流 | 移民之邦尽显中华文化风采

 新用户9030yrKZ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2019 年,笔者與舊金山旗袍王后,旗風堂堂主沈籽蘇女士合影。

蓦然回首,在美生活工作已逾三十五载矣。作为一名美国高校教师,兼任“美国大上海联盟”理事长,多年来我热心参与了在旧金山市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为中美民间文化交流尽到一個华夏儿女的应尽的义务。

我想说的是,倘若你在美国生活了相當一段時间,有件事情必定會令你印象深刻。那就是一個典型的移民之邦,自稱為海纳百川“大熔爐”( melting pot)对来自中华大地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尤其是在旧金山这个华人相对集中的城市,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已然跻身于当地主流社会。

筆者在中美建交四十週年论坛上发言。 

01

旗袍,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显苗条。中國是服饰文化——旗袍的發源地,举凡婚庆、生庆、节日欢庆、礼仪场合,一袭旗袍袅娜娉婷,春风满面吉祥喜气。

雖說平時穿旗袍的女姓不多,但偶见穿着旗袍的女士,“老外”一定会体验其中的庄重与喜感。由李安执导,梁朝伟、汤唯、陈冲主演的那部讲述老上海风情故事的影片,张爱玲笔下的妙龄女子的旗袍秀,再好不过演绎了中国独有的服饰文化内涵。

自2016 年以旧金山河南促進会领衔成立了中华拜祖大典委员会,在旧金山市府廣場舉行规模盛大的拜祖大典。大典上,华裔女子身着古色古香的旗袍服饰,以示中原兒女对绵延两千年华夏文化的传统礼拜仪式感。

此项涵盖祭祀礼仪、地域特色、传统服饰等文化元素的盛大活动迄今已經連續舉行了六届,吸引旧金山政府官员,甚至市長莅临。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民间交流与友谊增添光彩。

据举办活动的组织方介绍,此举一方面体现了海外华人在当地弘扬中華傳統文化,擴大華人在美國的影響力,提升存在感,彰显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在華人聚集的城市,旗袍“造势”裨益于華裔参政议政。

中国驻旧金山前总领事罗林全(中)及夫人身着旗袍和笔者合影留念。

舊金山首位華裔市長李孟賢在2017年第二届旧金山文化月上曾表示,旗袍是体现中国女性独特风格的传统服饰,在旧金山举办“旗袍文化月”活动展示了旧金山丰富的多元文化,他同时宣布将定为旧金山“中国旗袍日”。

2016 年「美國大上海聯盟」成立四周年慶典上,「聯盟」旗袍隊佳麗與理事長合影留念。

“三月三,拜轩辕”。今年3月27日,由美国旧金山海外炎黄文化传承基金会主办,美国华商总会协办、中国黄帝文化基金会支持的壬寅年第七届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在旧金山湾区的圣拉蒙市新硅谷离岸发展中心成功举办。拜祖大典现场庄严肃穆,黄帝像前花团锦簇。与会嘉宾佩戴黄色丝巾,心怀慎终追远崇敬之情。

转瞬4月,第七届旧金山国际旗袍文化月如约而至。恰逢后疫情时代,两年的抗疫生活,没有停下脚步。旗袍文化月期间,恰逢首届国际旗袍摄影大赛开启帷幕。

据上海的友人介绍,沪上有以中老年为主的旗袍走秀非常出彩。

作为美国大上海联盟的理事长,鄙人积极倡导并竭诚欢迎在抗疫“大上海保卫战”取得胜利后,上海的姐妹来美国展演具有海派韵味的旗袍秀,为重新提振上海的“国际范”形象奉献绵薄之力。

2015 年笔者應邀出席上海旗袍秀活動,接受主持人陳寶雷採訪。並擔任几個旗袍隊顧問。

说实在,我为祖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飛速发展倍感欣慰。如今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相信绝大多数侨胞心存忧虑,我也不例外。最近看到一首美囯小詩:“ What’s broken can be mended. What’s hurt can be healing. No matter how dark the long night the is, the dawn will eventually arrive.” ( 诗意:破碎的可以修补,受傷的可以癒合。無論長夜漫漫,黎明終將到來)。

但愿兩國人民共同期待中美以最大的誠意加強溝通互信。诚如新华社4月29日报道,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表示,中美两国人民素怀友好感情,双方人民的友谊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和重要基础。

02

皮黄响锣旧金山

近二三十年以来,每逢春節,總有國內藝術團體來美國演出,慰問僑胞。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僑胞雖已入籍它國,但依舊情系祖國,關愛祖國,期待美中两国人民友好。

春節來自祖國的文藝慰問團演出票通常由駐美總領館分發,並不對外賣票,不以贏利為目的,體現了對海外僑胞的關心。而劇場中的帶位和工作人員也常有各当地华侨社團承擔,相富於志愿者的工作模式,以减轻商演成本开支。 

作者在舊金山與來訪的京劇著名花臉尚長榮合影。

作者在滬與當紅挴派青衣史依弘合影。

大約十余年前的那一次,恰逢由北京京劇院劉長瑜團長帶隊。知道我特別喜愛京劇,駐舊金山領事館特意寄給我兩張。

那天,在舊金山藝術宮劇場演出了傳統劇目《穆桂英掛帥》,當時的梅派青衣鄧敏扮演穆桂英,尽管后來聽說她因排戲中受傷未能亮相舞台,但演出仍然非常精彩。

劇場休息期間,我到后台看望远道而来的演职人員,並與劉長瑜團長稍作交流。

劉告訴我1964 年她初次訪问日本,看到蜿蜒曲折的高速公路大为惊讶,感觉中日两國基础建设的巨大差距。如今,北京的高速公路毫不逊色。她還向我介绍了祖国其它方面的巨大進步,并表示很高兴遇到我这个海外京剧戏迷。

说起自己对“国粹”京剧的爱好,那是因为自小受喜欢京剧父亲的影响、熏陶。讀小学時由家父操琴,在学校中演唱。

2019 年春节,作者在旧金山欢迎到訪的上海市人民評弾团,与团長高博文合影。

父親也喜歡結交京劇界名人,同时受苏州籍家母影响,也喜欢評弹。記得母亲在应聘工作前还专门請了一位老师教唱評弹和弹琵琶。而这把价格不菲的琵笆在“文革”中被造反派當作為“四舊”砸得粉碎,这是后话。

當時没有录音机,更沒有DVD , 只有留声机和唱片,我家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家父是私人企业制针廠廠長,生產鸚鵡牌唱針,每盒200 支,但每支只能用一面,我們則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必去商店購買。

小時候記得來過我家的京劇界名人名票有劉叔詒、周少麟(周信芳之子)、李家載、张少摟等。兒時略有迷恋,依呀哎呀學着哼唱,至死難忘。我去美國后在票房中結識了不少票友,唱拉自娛,樂在其中。

我偶爾也上台演唱,只是迄今未找到能彈琵琶的朋友。記得有一次留學期間慶祝春節,上台清唱了一段京劇,台下的美國同學以為我在唱一種特殊的歌劇,一句都聽不懂,但出於禮貌,老外同学仍跟着大伙一起鼓掌。

廿一世紀初,上海越劇團首次來訪舊金山。時任「北加州上海聯誼會」理事長(前排坐著右一)的笔者與同仁表示歡迎。前排坐者左二為已故畢春芳,左三為剛去世不久的金彩鳳。右排右四是現任團長方亞芬。

当下疫情期間,票友会显然减少活动频次。宅在家中,除了讀聖經,看書,做些名人名言翻譯,或跟伴奏帶或錄音琴聲,甚至清唱以及上網下围棋,對手基本上是中、日、韓三国业余棋手,因時差關係,常常下到凌晨,几至廢寢忘食。

愛好中华国粹艺术已經根深蒂固,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美國的歌劇則興緻索然,對美式橄欖球更是毫無興趣。雖然久居美國,但本質上仍是傳統華人。

03

移民之邦则產生多元文化

據我所知,來自任何囯家在美的新老移民都會在異囯它鄉慶祝各自祖籍囯的傳統文化。而美國政府對此不僅不反對,反而十分鼓勵。

漂亮的舊金山市府夜景。

記得約35年前,我第一天踏進美國校院時惊奇地發現,學校周圍竟沒有圍牆,也沒有校門,任何人皆可自由進入,毋須出示學生證,也沒有人檢查你的學生證。

在國際學生部報到后的第一件事是去研究生院拜訪時任院長。迄今仍記得他是福克斯博士(Dr. Fox, ),因為正是他簽署授予我全額獎學金,使我心无旁骛學習而無任何后顧之憂,特别是像我這样自理能力偏差的學生,似有坐享其成的获得感。

為表示感謝,我帶了一條囯內所購绣有龍的領帶作為禮物。到達院長辦公室前,先由秘書小姐電話通報,他欣然願意接見我。院長約50 來歲,白人,辦公桌上電腦上正顯示著我的資料,福克斯博士態度和藹可親。

我説明來意,向他表道謝:“您授予我全額獎學金使我在密大讀研無后顧之憂成為可能,非常感謝你。”未料,他的回答令我驚訝。”你不需要感謝我。密大之所以成為今天的密大,美國之所以成為今天美國,正是因為有如你這樣的來自各國的優秀留學生。祝你學業有成。

我遞上領帶,福克斯博士欣然接受說:I love it.” ( 我很喜欢)。我補充說:“ Dragon is a symb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龍是中国傳統文化的象徵)。离开前,福克斯博士特意给了我一张名片,說:“In case you need any help, don’t hesitate when you pick up the phone.”( 日后若需要帮助,拿起電話勿犹豫不决)。

1988 年我在密大度過了第一個海外春節。時任國際學生部主任,曾經被選為密西西比州小姐的Nancy 女士特別穿了中國旗袍與會。令她遺憾的是,她竟是唯一一位穿旗袍者,無一中國女生穿袍。

我並不觉得自己怎麽样,囯内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那次简短的交談,使我相信美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为人称道,原因之一是兼容并包吸引了全球的顶尖学生,然后提供良好的薪资、工作环境、实验設备、助手和宽松的移民政策為之服務。

很是感慨改革开放后,中国派出了大量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進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數連續多年創全球之冠,而且也吸引了諸多外教和專家。

我始终認为,各国的传统文化,能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而長盛不衰必有其合理性;中華傳統文化更是如此。譬如,孔子“忠孝仁義禮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從善如流”的哲理。

尽管所谓的“孔孟之道”曾经多次遭到莫名其妙的批判,甚至在“文革”中上演砸孔家店,毁孔庙,挖孔坟荒诞闹剧。但孔子依旧被認为是“萬聖之師”,紐約就有一座巍峨的孔子大廈,舊金山的齊魯會館每年都舉行祭孔大典,我曾參加多次。

纽约唐人街头孔子铜像

我在美國購買的英語版本的名人語錄中發現有諸多的《論語》名言列入其中。記得有一次在讀研的哲學課上,美教授知道班中有中國留學生,遂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西方人只知道一个中国人,他是誰?”

來自台湾的留学生大多答:蒋介石。來自大陆的留学生大多答:毛泽东。而來自其他国家的华裔则答:孫中山。教授均摇頭,接着给出标准答案:Confucius (孔子)。

当時我就寻思,為什麼西方人如此崇拜孔子,而中國人反而不時怼孔批孔?與孔子同一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利士多德卻未聞在希臘被批判。

當然,孔子的學說也受到時代的局限性,並非完全符合當今社會,例如忠君,帶有明顯的封建印記。但“孝順父母,禮義廉恥、近君子遠小人等”永遠不会過時。

2018 年笔者出席由山东同乡会和旧金山图书馆合办的孔子思想研討会上回答中国留学生所提问题。

我几乎每年都會出席由舊金山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和山東同鄉會聯合舉辦的孔子學術思想研討會,邀請國內山東大學著名學者和少數美國學者發表演講。不少華人代表以及中囯留學生出席。

我確信,合作交流是消除隔閡的重要途徑。毋庸置疑,僅有246年短暫歷史的美國能成為全球第一强國,其中一個原因乃是它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言不虛。我同樣相信,不同的文化有著巨大的互補性,取長補短才是正道。 

一味排斥和全盤照搬皆不可取。美國的多元化體現在多個方面,譬如:充斥舊金山的各國餐館——中菜館,日本餐館,韓國餐館,越南餐館,意大利餐館等。聰明的中餐館老闆為吸引美國客人,調整了傳統中餐的习惯性烹饪技法,以迎合客人的口味。美國人喜愛食糖醋排骨,古老肉,但又不能太油。通常凡能吸引不僅是中國客人的餐館,賺錢較多因為菜價較高。而在這樣餐館打工的服務生收入也較多,因為西方人所付的小費較高,甚至高達20%。而小費收入全歸員工,也不必報稅。 

移民之邦的多元文化,相辅相成,适应与包容,同生共荣,融洽相?,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并分享更多的发展空间。 

04

尊重藝术的诚意

21 世紀初,以陈燮阳指挥为团长的上海交响乐团应邀訪问旧金山。

其時我正任「北加州上海联誼会」理事長。來自祖國尤其是上海的藝術團體前來訪問,我通常都會兴致勃勃前往捧埸。若逗留時間稍長,我們會設宴款待。

演出在一個颇為考究的大劇場舉行。但宣傳工作顯然做得不夠,除几家華人報紙登了廣告,英文媒體幾乎沒有什麼報導,也許西方人不太重視東方人演西方的交響樂,也許在英語媒體上刊登廣告費用昂貴,远未達到廣而告之的商業“包装”要求。

於是,華人社團,特別是江、浙、滬社團以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協助推票。我们深知,屆時萬一冷埸,觀眾稀少,不僅远道而来的交響樂隊會很失望,華人社團,特別是上海籍社團也會感到脸上无光。

出於使老外了解中國人同樣能演奏好西洋樂的良好愿望,我邀請了學校的美國同事一起前去捧场。經努力,戲票在開場前終於銷售一空。尽管自己是交响樂的外行,但我对來自故鄉的上海交响乐团的艺术水准仍颇具信心。

坦率地說,平时前往觀看美國交響樂的華人甚少。一方面不太懂,另一方面票價稍嫌貴。可能得知觀眾主要是華裔,上海交响樂团演出的節目大多是華人比較熟悉的樂曲,如《黄河》《梁祝》等。

很高興,我一個人竟賣出了100 余張票。我與几位社團負責人陪同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伉儷在前排就坐。整個演出氣氛相當熱烈,演出过程中台上指揮甚至還請台下觀眾一起合唱,台上台下气氛热烈。

演出結束后,總領事夫婦上台與演員合影留念,意外的是司儀報了我的名字,也上台與樂隊合影,真有點受寵若驚。

上海交响乐团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潘寅林。

在台上,我突然認出了一位叫潘寅林的小提琴手,與他攀談几句。他在上海曾經是首席小提琴,七八十年代在上海電视上經常看到他出镜。

第二天,我詢問被我邀請的美國同事有何感受。歸納起來有如下几點:一是總體水準雖算不上一流, 但OK。其次,美國同事向我提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他说,美國觀眾平時穿著隨便,但聽音樂會則必须正裝出席;而中國觀眾中大多很不在乎,这让他感么到很不适应。当然,还有就是观赏演出时,剧场觀眾窃窃私语,甚至嗑瓜子,同样让他颇感别扭。美國同事对台上台下演奏與合唱同時進行,则持保留意见。

美国同學的直言不讳和尊重“缪斯”的虔诚,让我对“敬畏”两个字思考了良久……

第四届旧金山旗袍文化月

由美国旗风堂主办,中餐发展基金会、全球画中人旗袍文化联盟协办的“针尖上的中国遇上舌尖上的中国——着国服品国宴”大型晚宴,于2019年4月14日在旧金山半岛豪苑隆重举行。500多位美中政、商、侨界及社会名流莅临现场。

第二届旧金山旗袍文化月

2017年4月唱响旧金山。第二届旗袍文化月的主题为——百年旗袍传承百年美。围绕这一主题,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旗袍的历史文化与高雅气质。

章誌堯专栏文章推荐阅读

文化交流 |  移民之邦尽显中华文化风采

歲月光陰 | 四十年後與程乃珊再續同學情

歲月光陰 | 心泪潸然憶父母

浪跡天涯 | 我在美國教學生涯的起步

浪迹天涯 |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美國生

往事回顧 | 卡特總統夫人為我簽名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别具一格 中外评弹《玉蜻蜓 庵堂认母》演唱:徐惠新 周红 威廉(美国)二胡:马小辉 竖琴:威廉,这个节目耳目一新挻有情怀。

点击视频右下图标可全屏收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