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序算法 --- 堆排序

 贪挽懒月 2022-06-20 发布于广东

1. 堆排序介绍:

  •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设计的,也是一种选择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属于不稳定排序。
  • 堆,其实就是具有某些特征的完全二叉树。特点就是: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值,这样的叫大顶堆;反之叫小顶堆。
大顶堆

如果我们以图中黑色数字作为索引将值依次存到数组里,那么数组就是:

50, 45, 40, 20, 26, 35, 30, 10, 15

可以发现,arr[i] > arr[2*i + 1]arr[i] > arr[2*i + 2]

在用堆排序的时候,如果要升序,那就使用大顶堆,如果要降序,那就使用小顶堆。··

2. 排序思想:

  • 将待排序列构造成一个最大堆。不需要真正地构建二叉树,之前说了二叉树的顺序存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

  • 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

  •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元素就是最大值;

  • 将剩余的(n - 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如此反复执行……

3. 代码实现:

首先写个方法,将树调整成大顶堆,具体步骤看代码注释:

/**
* 把以index为父节点的子树调整成大顶堆
* @param arr 数组
* @param index 非叶子节点的索引
* @param length 对多少个元素进行调整
*/
private static void buildHeap(int[] arr, int index, int length) {
 // 保存index对应的值,其实就是要调整子树的父节点的值
 int temp = arr[index];
 // 开始调整,i就是index节点的左子节点
 for (int i=(index * 2 + 1); i<length; i = (i * 2 + 1)) {
  // 如果左子节点小于右子节点,那就让i指到右子节点
  if (i + 1 < length && arr[i] < arr[i+1]) {
   i++;
  }
  // 经过上面操作,arr[i]就是最大的子节点
  if (arr[i] > temp) {
   // 如果最大子节点的值比父节点更大,就把这个子节点的值赋给父节点
   arr[index] = arr[i];
   // 然后就以刚才那个最大子节点为父节点,再循环进行调整
   index = i;
  } else {
   break;
  }
 }
 // 循环结束,就是调整结束,要把刚才保存的父节点的值赋给当前节点,这才完成了父节点与子节点值的交换
 arr[index] = temp;
}

然后就可以写排序方法了,首先调用一次调整大顶堆的方法,然后将堆顶元素放到最后,此时最后那个元素就是最大的了,然后再进行调整,就可以少调整一个数了,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
 // 遍历数组,找到非叶子节点,对以非叶子节点为父节点的子树进行调整
 // (arr.length / 2 - 1)就可以找到完全二叉树的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
 for(int i=(arr.length / 2 - 1); i>=0; i--) {
  buildHeap(arr, i, arr.length);
 }
 // 调整成大顶堆后,让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元素就是最大值
 int temp;
 for(int j=arr.length-1; j>0; j--) {
  temp = arr[j];
  arr[j] = arr[0];
  arr[0] = temp;
  // 交换完后,将剩余的(n-1)个元素再调整成大顶堆
  buildHeap(arr, 0, j);
 }
}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