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在说废话的时候,脑子在想些什么?

 7天周记 2022-06-20 发布于天津

无论您远走何方

都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16-2021

如果你熬过了低谷,

       成功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你相遇。

每次动笔写的时候,不知道标题写什么,内容写些什么,都是强迫自己去记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终究是淡忘的,眼光想法都在改变,但动笔把现在的故事记录下来,当以后去看的时候,或许会觉得很傻,很天真,但总归知道发生过什么,把时光用文字刻画下来。

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每周写一篇,每篇800字左右,多了也是多余的废话,从有这个想法开始,截止到目前,已经欠了两三篇了,加上这篇,也都是在补欠下的债,不论身边发生着什么,当我们去谈论的时候,无非是将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说了出来,之所以说是废话,就是彼此都认为所说的话没有任何价值。

一个人的观点,意味着浓缩了曾经的自己,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交过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对任何事抱有不同的看法。一本书,两个人看过,对书本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是志同道合,还是形同陌路,都是不同观点的产生,当我们在谈论的时候,脑子中是否跟嘴说出来的一致,取决于面前的人是谁,要么实话实说,要么口是心非。

当写不出来的时候,真的就是像凑字数一样,多写一个字,就距离收尾的目标近一个字,其实这是很切合心动不如行动的。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目标,不减肥十斤,不换头像,每天阅读半小时,跑步五公里,但是口号一周后,这些从来没有落实。照常的体重,崭新已经落灰的书籍,买回来没有穿的运动服,还在那犄角旮旯。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出自《伦语》中曾子所说的一段话,意思就是说:“我每天都要数次检查自己: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忠诚了呢?和朋友交往, 是否恪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但是目前不论是从那个角度,做到的不多,现在我们所说的话,废话越来越多,精练的话越来越少,口述的废话,就是大脑空白最直接的表现。现在当我们在谈论废话的时候,大脑中呈现的依然是废话,而不是自谦,自嘲,低调,有内涵,不是有心计,而是能呈现的太少。

文化是博大精深,但是需要我们掌握。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将语言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刻意练习将废话提炼出来,当我们在谈论废话的时候,不光拥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同样也有一套逻辑的思维,这也许是最该呈现出来的。

 

不定期更新-与君相约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