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620

 月牙儿s 2022-06-20 发布于山西

《上下五千年》576


吴元济奇怪起来,说:“大概是洄曲那边派人来找我们讨寒衣的吧!”吴元济起了床,只听见院子里一阵阵吆喝传令声:“常侍传令啰……”(常侍是李愬的官衔)接着,又是成千上万的兵士的应声。吴元济这才害怕起来,说:“这是什么常侍?怎么跑到这儿来传令?”说着,带了几个亲信兵士爬上院墙抵抗。

李愬对将士说:“吴元济敢于顽抗,是因为他在洄曲还有一万精兵,等待那边来援救。”驻洄曲的淮西将领董重质,家在蔡州。李愬派人慰抚董重质的家属,派董重质的儿子到洄曲劝降。董重质一看大势已去,就亲自赶到蔡州向李愬投降了。

李愬命令将士继续攻打院墙,砸烂了外门,占领了军械库。吴元济还想凭着院墙顽抗。

第二天,李愬又放火烧了院墙的南门。蔡州的百姓们受够吴元济的苦,都扛着柴草来帮助唐军,唐军兵士射到内院里的箭,密集得像刺猬毛一样。

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内院终于被攻破,吴元济没有办法,只好哀求投降。

李愬取得了全胜,一面用囚车把吴元济押送到长安去,一面派人向宰相裴度报告战果。

裴度、李愬平定淮西、活捉吴元济的消息传到河北,使河北藩镇大为震动,纷纷表示服从政府。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总算暂时安定了下来。



过江之鲫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



羚羊挂角

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词语出自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 



题双忠庙(清·佚名)

禄山庆绪悍然其无君父,当年即弃孤城,效忠乱贼,曾邀富贵之几时;

令狐尹奇不幸而有子孙,今日试登双庙,下拜先生,将置祖宗於何地?



这是歌颂张巡、许远的对联:

禄山、庆绪,悍然其无君父,当年即弃孤城,效忠乱贼,曾邀富贵之几时;令狐、尹奇,不幸而有子孙,今日试登双庙,下拜先生,将置祖宗于何地。张巡和许远唐代抵抗安史之乱的名臣,两人死守睢阳城,为唐军赢得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上联的禄山、庆绪就是安禄山和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下联的令狐、尹奇,指的是令狐潮、尹子奇。下联意思是说令狐潮、尹子奇这些效忠安禄山的“叛逆”如果有子孙的话,看到现在人们纪念张巡和许远的庙宇祠堂,一定会惭愧的无地自容,以自己的祖先为耻。


无锡惠山张睢阳庙(清·佚名)

天地风尘,古庙丹青经几劫;

江淮俎豆,空山雀鼠亦千秋。

张睢阳,即张巡,安史之乱时,起兵雍丘拒叛军,守睢阳达数月,终因粮绝城破遇害。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蒿里行

曹操〔两汉〕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译文

关东的诸州郡将领,都起兵讨伐董卓及其党羽这些残暴的人。

本来期望各路将领在孟津会合,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结果各有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权势、财利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战士常年征战,铠甲上生满了虮虱,百姓也因此死伤无数。

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肠寸断。



左文襄对联突兀槎芽,亦时有声满天地处,分系如下,以饷知言君子论断。如挽林文忠公则徐云: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沉。


挽杨菊泉知县云:


今日是效命之秋,子孝臣忠,有此须臾便千古;

半夜为何人所刺,君恩母养,未能图报待他生。


飘逸如挽邓湘皋教谕显鹤云:


著作甚勤,四海声名今北斗;

风流顿尽,百年文献老南村。


按,南村,邓居地,又以自号其集者也。


挽唐荫云布政训方云:


湖外故人稀,万里遥情春草绿;

荆南良吏在,廿年遗爱岘山青。


挽周受三道员云:


学剑术虽疏,谁谓荆轲非勇士;

渡河声尚壮,共怜宗泽是忠臣。


典重如挽黄熙春知府云:


哀情吉语本难双,偏是捷奏甘泉逢永诀;

吏干军咨才有几,堪念政成天水赋同袍。


挽冯尹平云:


绝徼作忠魂,孤冢迷离,收骨犹凭鄹zou1曼父;

覆盆嗟往事,九重昭雪,吁天不待武陵儿。


自注:“尹平先生戍乌孙,城陷殉难。越十余年,哲嗣竹儒道员负忠骸归葬岭南,遗榇入关,书此诔之。”


朱恂叔先生对联已散见各卷,兹又录代挽胡文忠联云:


岳雨接湖云,溯十年保障东南,功兼乡国;

通家更故吏,幸此日经营祠宇,身尚门墙。


又,挽兄云:


撒手两无难,一局棋残难我着;

招魂更何处,半床书乱为君收。


又,挽蒋秩丞知府停典云:


斗大一州,竟终宦局;

云寒三径,未尽交期。


虽雄直之气不足,而言情处却自惋恻。


与朱作同惋恻,而又能斩金截铁出之,如某君挽弟联云:


难得者弟兄,况是生平知已;

莫悲兮离别,那堪便作古人。


又,胡君复挽弟培生联云:


莽乾坤靳汝聪明,月余病断送三十春,嗟乎生有涯,知无涯,唤作梦梦天,追忆无非成痛史;

好男儿忍弛负担,闺中妇交付几多事,剩了七岁女,五岁子,还有呱呱者,前涂从此悸盲人。


一往呜咽,亦悱亦怨,韩愈祭十二郎文后,此又为痛史矣。





21.王戎父浑,有令名①,官至凉州刺史。浑薨②,所历九郡义故③,怀其德惠,相率致赙④数百万,戎悉不受。


【注释】①王浑(生卒年不详):字长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令名:美好的声誉。

②薨(hōng):古代诸侯或重要官员死亡叫作薨。

③义故:以恩义相结的故旧。

④赙:通“付”。这里指送给别人办丧事的财物。


【译文】王戎的父亲王浑,素有美名,做官做到凉州刺史。王浑死后,他在各州郡做官时有恩义的故交,都怀念他的德行和恩惠,相继一起凑了几百万钱送给王戎做丧葬费表心意,然而王戎谢绝了,没有接受。



22.刘道真①尝为徒②,扶风王骏③以五百疋④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注释】①刘道真:刘宝(?—301),字道真,今山东邹城市郭里镇人。西晋军事将领,文学家。

②徒:服劳役的罪犯。

③扶风王骏:扶风王司马骏(232—286),字子臧。西晋时期将领、藩王,晋宣帝司马懿第七子,是个受百姓爱戴的将领。

④疋(pǐ):同“匹”,意为相当,相配;另做量词,用于计量整卷的绸布或用于计量马、骡等。


【译文】刘宝曾经是一位被罚服劳役的罪犯,扶风王司马骏用五百匹布把他赎了出来,之后任用他做从事中郎。当时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成美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