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风湿真的治不好吗?那是因为你走进了这4个误区。

 昵称73893626 2022-06-20 发布于江苏
类风湿4大误区

许多类风湿性疾病患者一直受到疾病的困扰,但对于如何治疗类风湿性疾病往往陷入误解,导致疾病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加重了疾病。那么,患者朋友治疗类风湿性疾病容易进入什么误解呢?

误区一、对疾病的判断不准确。

在类风湿的判断中,很多人都有误解。他们认为关节疼痛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是类风湿,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类风湿因子本身就是一种自身的抗体,针对人体产生的变性免疫球蛋白G作为抗原,所以被称为类风湿因子,因为它首先发现在类风湿患者的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也可以在5%~10%的正常血清中测量,但滴度较低。只有当滴度超过1:64时,才有诊断意义。

误区二、由于关节疼痛,长期卧床。

类风湿病的表现会有关节疼痛,所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因为疼痛应该避免锻炼,应该长时间卧床休息,但事实上,类风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恢复关节功能。否则,身体就会变得虚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现萎缩,关节僵硬,变形,成为终身残疾。当然,患者需要在关节肿胀的急性期休息。

误区三、止痛消炎。

类风湿性疾病患者有症状,确实有炎症,所以许多患者在治疗中,会认为治疗是抗炎和疼痛,但事实远非如此。对于任何一种疾病,治疗不仅是抗炎和疼痛,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不同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全面、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的康复阶段,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以防止关节损伤,避免疾病的复发。

误区四、长期使用偏方。

由于疾病的治疗,许多患者会盲目尝试一些特殊药物、民间处方和秘密配方,但这些药物缺乏科学监督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极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这些药物治疗类风湿症状,如果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不被医学认可,轻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溃疡,有时引起胃出血和穿孔),严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等)、肝肾毒性、皮疹、再生障碍性贫血、哮喘、休克等。

在治疗类风湿的过程中,患者必须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尽快制定合理规范的科学治疗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