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鼻祖钟繇:“五表六帖三碑”,难得一见

 道法自然zsk 2022-06-20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2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书法界有一种说法,说“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学自卫夫人,而卫夫人学自钟繇。这样算起来羲之还是钟繇的徒孙,可见钟繇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这是现存钟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钟繇的真迹。

“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六帖”全部为临本,《丙舍帖》、《还示帖》,成就较高,也较接近钟体,是上乘之作。至于《白骑帖》等四种则经多人辗转临摹,已远离钟体。

“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全为刻本,是否钟繇所作已无从考证。《乙瑛碑》有宋人张稚圭石刻记云:“后汉钟太尉书”,但此碑立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此时钟繇只有3岁,显然是误传。


《宣示表》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宣示表》肃府本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宣示表》鼎帖本

《荐季直表》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贺捷表》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贺捷表》鼎帖本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贺捷表》唐本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贺捷表》唐本

《力命表》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力命表》鼎帖本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力命表》快雪堂本

《调元表》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墓田帖》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墓田帖》鼎帖本

文章图片34

墓田帖》停云馆本

《还示帖》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还示帖》鼎帖本

《白骑帖》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常患帖》

文章图片40

《雪寒帖》

文章图片41

《得长风帖》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受禅碑(局部)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魏上尊号碑

文章图片48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总而论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又与东晋书圣王羲之被人并称为“钟王”。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