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掀起内经的面纱来(11)图说天干化五行的由来(原创)

 新用户13286206 2022-06-20 发布于重庆

黄帝内经涉及的“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司天、在泉”,是以六十年为周期的天文气象学。

包括了温度、湿度、紫外线指数、变化趋势的周期性规律,而且与现代天文学基本相同。

“内经”对于其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不再摘抄),但对其的形成与实质,以及相互关系较为难理解。

无论是天干、五行、五运、六气都是太阳系五大行星不同的运行规律的表达,各个不同规律产生的现象叠加就是预测天气形式的数据来源,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主体因素而表达的,这个主体就是“五行”。

、五行的意义性质

太阳均衡的向外围释放着光射线(能量)。根源开普勒定律,太阳是在所有行星椭圆形公转轨道的一个交角上,这样地球在公转一圈时会产生一个近日点,由于日距的变化,地球接受到的能量也会发生动态变化。

用图片来看一下。

文章图片1

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获得的能量就高,远日点时就低,上行与下行中间时虽然是折中的温度,但是趋势不同,一个是由低到高,一个是由高到低。

地球在近日点转折时温度会有一个缓降滞留期,这个节段被称之为“土”。

我们用图来示意一下。

文章图片2

古人用这个“五行”性质规律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下图是五行在自然界的可视现象。

文章图片3

内经以象取义的用水分子的变化,来表达“五行”中升、浮、降、沉的动态现象。“水”在人体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水”的形态变化对生命至关重要

二、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天气现象以六个节段成为一个循环。

地气变化以五个节段成为一个周期。

土星每年运行12度,公转周期是30年。

木星每年运行30度,公转周期是12年。(称为“地支”)

同时开始至再回起点需要60年,称之为纪元。

在这60年中,土星与木星每十年会形成一次180度相对(合)或两星重合(冲)的现象。称之为“天干”。

文章图片4

在一个纪元的60年中有5个“地支”,6个“天干”。

因为土星与木星是在不同的相位角度,反射加强了太阳光的能量,(也就是相火以位),所以每个“天干”10年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而每个周期的性质又不同,每个“地支”12年中的性质也不同)。

这就是“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这也是一个纪元的“五运六气”。

“天干”是能量变化的周期单位。

“地支”是木星运行的周期单位

三、天干化五行

因为土星与木星的运行速度不同(30:12),在十年周期的冲与合的过程中,由重合、逐渐分散至再聚合,相对的角度变化,而使反射能量产生一个强——弱——强的周期变化。

一个“天干”时间十年的能量指数由高到低,按趋势界定,十年分为五段,两年一段,按性质表达,这样就形成了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的“天干”十年的五种(五行)趋势。

这个变化用曲线图来示意一下。

文章图片5

四、五行“甲乙”为什么是“木”

天干十位是以“甲”开始,从五行图来看“木”是“水”与“火”的一个中性点,按四维空间的“子(北)午(南)卯(东)酉(西)”,“木”是东方,是一个起点。

所以“木”属于“甲乙”,而不是“甲乙”属于“木”。

曲线图用正负来表示,所以用中性点为起点,(这个曲线没有具体的数值,只是表达性质的趋式)。

五、阴干与阳干

十年的“五行”性质中,或木,或火都是两年,虽然趋势性质相同,而能量指数差别很大,是因为另一个外环行星“火星”的参与。

木星每年运行30度递进,火星约两年公转一周,在两年时间内只有一次与木星重合的机会,再次相逢需要隔一年。

这样与木星重合的一年,在原反射的能量的基础上会加强,能量“太过”。

第二年火星远离木星,木星失去了助力,反射能量减弱,能量“不及”

图片

文章图片6

这样不仅十“天干”分成了“阳干”与“阴干”,“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也有了“太过”与“不及”。

天干

阳干 阴干

(太过) (不及)

甲 (木) 乙

丙 (火) 丁

戊 (土) 己

庚 (金) 辛

壬 (水) 癸

因此五行的曲线就有了变化。这个曲线走势的趋向,是外环行星公转轨道内的能量综合表现,是“主干”所以是“天干”。

从曲线图看,这样天盘的气场就产生了五种性质趋势的十种能量指数。

地球处于这个“场”的主体环境中,承受着十种“气”的变换。其它因素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增减主主线是不会改变的。(注意:地球的四季变化是另一个动态因素造成的与此无关)。

这就是我对“天干化五行”的解释,以供探讨,望朋友们指正谬误之处。

我将对“五运、六气”“司天在泉”与“四季”的关系逐一解析,下一篇文章再探讨“解析五运与五行的不同”。与朋友们共同探讨。

有兴趣您就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