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1968年毛主席回家,警卫员故意拦住不让进,说:唱段戏再让你进去

 中医360 2022-06-20 发布于山东

[前言]提起毛主席,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气,还是指点江山睥睨天下的豪气,亦或是挥斥方遒领导斗争的锐气?无论是何,皆是毛泽东。

何等壮丽的词句与诗篇,放在毛主席身上都显得黯然失色,那份怀念与敬仰更是被所有中国人融进了骨血。就连毛主席那幽默随和、和善近人的样子,也被亿万国人所铭记...

普通人尚且如此,对于那些曾经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来说,更是如此。

这不,1968年的一天,毛主席在回家的时候,和自己身边的一个警卫员之间,就上演了这样一件趣事:警卫员居然直接“命令”毛主席给他唱段戏,毛主席还笑着照做了。

点击加载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警卫员又为何能如此“大胆”?

[毛主席回家,警卫员:唱段戏再让你进去]1968年的一天,毛主席和警卫队队长陈长江,从外面兴致勃勃地回来了,毛主席脸上挂着一副十分轻松的神态,就连表情都是笑意盈盈的,嘴里还止不住地哼唱着现代京剧《沙家浜》,看来是心情不错。

这让正在毛主席家门口站岗的警卫员贲兰武,产生了一个十分特别的想法。

就在毛主席哼着歌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守在门口贲兰武突然伸出胳膊,将毛主席拦了下来。这让前一秒还在哼唱着京剧的毛泽东,马上噤了声,心中止不住的疑惑:一向尽职的贲兰武,今天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怎的今天如此反常?

就连在场的其他人,在看到贲兰武这一举动的时候,也都是被惊得合不拢嘴。小小一个警卫员居然敢拦毛主席的路,还是在毛主席的家门口,这怎么了得?惹得毛主席不快,可怎么是好?

就在大家都还没从惊讶中缓过神来的时候,还是毛主席先开了口:“小贲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还不让我进门了?”

听到毛主席亲自问话的贲兰武,缓缓放下了拦在毛主席面前的胳膊,卯足了勇气,回答道:“得再唱一段,才能让你进去。”

点击加载图片

毛主席闻言,马上哈哈大笑,说:“这个小贲啊,原来也是馋这《沙家浜》了,那看今天这架势,还当真是非唱不可咯!

说罢,毛主席便再无言其他,直接清了清嗓子,应下了贲兰武的要求,又给大家当场唱了一段《沙家浜》。唱完之后,毛主席还拖着唱腔说了一句:“告辞了——”

然后这才抬脚进了屋。

点击加载图片

留在原地的众人,被毛主席的幽默举动惹得哈哈大笑。这时警卫队队长陈长江走到了贲兰武的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这个小子,还真是胆大,敢让毛主席给你唱戏。”

听闻陈长江的话,贲兰武此举并无不妥,也并没觉得毛主席会因此而生气。待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员的这些年,毛主席的脾性也算是被他摸得一清二楚,毛主席向来亲切随和,从来都不会摆什么领导的架子,甚至就连平常的这些玩笑话,毛主席也都是照单全收,从来都没有介意过。

其实,在贲兰武成为毛主席警卫的第一天开始,毛主席这种幽默随和的个性,他就已经知晓一二了。那时刚来到毛主席身边的贲兰武,心里紧张得不得了,能和伟大的毛主席共处,那是平常百姓所不敢想的事情,更让贲兰武觉得身上使命重大。

就连介绍起自己来,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惹得毛主席不高兴。

谁知道,就在贲兰武解释自己这个不常见的姓氏时,毛主席却突然开了口,直接就背出了《百家姓》中“丁玄贲邓”四个姓氏,还笑着说了句:“你姓贲,排在邓小平前面。”

听到毛主席的这番话,贲兰武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怎么也想不到毛主席竟是如此博学多识,更想不到身为领导人的毛主席,竟然会如此亲切。

点击加载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贲兰武和毛主席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不仅让贲兰武对毛主席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这份朝夕相处的情感,也渐渐浓厚到了让他们可以将彼此视作家人般对待......

整天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贲兰武,之所以敢同毛主席开这种玩笑,就是因为两人之间愈发亲密的情感,以及毛泽东身上那份天生的幽默与随和。毛泽东对待百姓都比对待自己的亲人还要上心,就更别提这个整天为自己操心的警卫员贲兰武了。

其实,在贲兰武身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现在了解毛主席的一个窗口,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去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时候,才会真正发现毛主席身上那份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舍己为民为国的家国情怀......

点击加载图片

[生活简朴,“苛待”自己的毛泽东]在贲兰武的眼中,就见识过太多个普通人的样子的毛主席。

新中国建立,想方设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毛主席心中最大的念想。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毛主席没少在案前挑灯夜战,那暗夜中的烛火,也在悄然之间成为了照亮中国未来的明灯。

毛主席的居所,不仅不富丽堂皇,甚至连我们现在的一般水平都算不上。毛主席身下的那张床,就是一张经久不换的木板床,在床上放上几条毛巾被,就能舒舒服服地躺上好几年,十好几年。因为睡的时间实在太长,木板床都有些松动,就连上面的毛巾被都是打着明晃晃的补丁,绒毛都要磨没了,却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用着。

点击加载图片

毛泽东的毛巾

就连毛主席身上的那件睡衣,也都是十分有年代感的了。可他还是舍不得扔,破了就补补,还能接着穿,洗掉色那就更不要紧了。

身边的工作人员,包括贲兰武在内,无数次地劝说毛主席换条毛巾,换床毛巾被,换件睡衣,可是毛主席就是不松口,坚持要用这套打满补丁的,任谁说都没用。

至于那双苏联领导人赠送的红皮鞋,哪怕是坏得不能再穿了,毛主席也舍不得扔,而是小心翼翼将其放在床底下。

贲兰武几名警卫员看到后,也是心疼得不行,商量着把这双红皮鞋偷偷扔掉,凑点钱给毛主席买双新鞋。谁知道毛主席在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就让大家把这双红皮鞋找了回来,还劝说大家拿到外面修一修。

但是这双鞋早就已经坏得连修都修不了了,修鞋匠看了都直摇头,劝着拿鞋过来的周福明换双新鞋穿。当周福明将这事告诉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却还是坚持让大家自己拿去修。

听闻消息的贲兰武也是没了办法,众人只能顺着毛主席的意思,将就着缝了缝,又把这双红皮鞋放到了毛主席的床底下。

久而久之,毛主席这种“苛待”自己的行为,就传到了所有警卫员的耳朵里。大家都希望毛主席能够对自己好一点,最起码是能让自己吃得好点穿的好点。但毛泽东却依旧“我行我素”,始终穿着缝补的衣服,用着破旧的生活用品。

就连那双破破烂烂的棕拖鞋,也被毛主席当做了宝。

点击加载图片

毛主席穿过的拖鞋

毛主席入住武汉梅岭期间,武汉军区战士小王在为毛泽东房间搞卫生的时候,就差点将那双破烂的拖鞋扔了出去。要不是贲兰武及时出现,再三解释,小王怎么也不敢相信毛主席会穿这双烂的过分的拖鞋。

当小王再次将那双破烂的拖鞋放回原处时,心中除了惊诧,更多是对毛主席的尊重与敬佩。

而一向对自己十分苛待的毛主席,始终将自己的那份真情,用在百姓和战士身上。仿佛对毛主席来说,那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

[对待战士一视同仁,对待人民热情似火]从战争年代摸爬滚打出来的毛主席,深深地明白战士们在炮火硝烟下的付出,没有他们的热血付出,以命相博,何来的一场场战争的胜利。曾经的那片中国战场,就是被尸体堆起来的胜利,战士们在前冲锋陷阵的身影,更是在毛主席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刺痛。

这种情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久久没有消逝。

点击加载图片

1955年,毛主席来到了当时李宗信所在的一中队,并亲切接见了全体战士。

就在所有战士因为毛主席的到来而热血沸腾时,毛主席突然说出了一句话:“我对不起大家,进城5年了我才第一次和大家见面。”

这让战士们心中涌过了一股暖流,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去每个队伍里,将所有战士看望个遍,可毛主席却始终将这件事记挂在心里,如今又和他们开口道歉,这让他们觉得暖心不已。

再后来,毛主席的一句话,更是成为了催泪弹,让大家除了激动就是感动。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你们来到这里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是战友和同志。”是了,在毛主席的心中,自己和这群战士并无区别,哪怕是身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还是和战士们是一样的人,甚至可以说自己也是一名普通战士。

毛主席接见完这些战士之后,还特意将他们带到了自己家里吃饭,席间让女儿李讷称呼这些战士为叔叔。这让李宗信等人更是没想到,有一天伟大领袖毛主席会把自己当做家里人。

在毛主席的眼中,这些曾浴血奋战的战士,就是自己的亲人,更是为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英雄,自己又怎么能以伟人自居。

点击加载图片

同战士“平起平坐”的毛主席,对待老百姓更是像太阳般火热。

毛主席一向喜欢接触群众,每天都至少要看两封人民来信。而老想到群众中间去的毛泽东,自然会为贲兰武这样的警卫人员设下不少的难题。为了保证毛主席的人身安全,警卫员可以说是寸步不离,一旦毛泽东被热情的群众包围起来,就会被警卫部队立刻带回中南海。

可是这种没办法和人民群众保持联系的生活,毛泽东怎么能过得下去。1968年夏天,毛泽东在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的路上,就发生了一件趣事:

那天好像是遇上了什么庆祝活动,大街上人山人海的,毛主席乘坐的车辆放缓了速度。毛主席借此机会拉开窗帘,和人群打着招呼。看见毛主席的老百姓,马上就簇拥了上来...直接让车都抛了锚。

见状,毛泽东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执意下了车,和群众们笑着攀谈了起来。那一声声的毛主席万岁更是让毛主席心潮澎湃,直接就回应起了“人民万岁”四个大字。

周围的老百姓越聚越多,街上人头攒动,毛主席的车周围更是挤满了人,就连毛主席都直接被挤到了车子的机顶盖上。眼看毛泽东被群众“重重包围”,贲兰武马上就带着警卫人员挤了过去,硬是在毛泽东四周筑起了人墙。

直到登上另一辆车之前,毛主席也还是不忘和老百姓热情地打招呼。

毛主席走后,在那条被百姓簇拥的路上,光是在现场遗落的鞋子,就有一卡车之多。

点击加载图片

[小结]

毛泽东对百姓那颗赤诚的心,在经历过时间的检验后,仍旧熠熠生辉,无论是坚信人民不会搞自己,拒穿防弹衣;还是不肯搬进官园,想方设法走近百姓,都体现着毛泽东和百姓之间的鱼水情深。

无论是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寻求解放、重获新生的毛主席;还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学识渊博的毛主席;亦或是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毛主席,都是属于中国历史上的宝贵财富,都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记忆。

只要中国尚存,所有中华儿女就不能忘记毛主席的功绩,这颗红太阳仍旧要高悬于苍空,伟人千古,千秋万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