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分四个阶段,调理孩子感冒第二阶段的药物和中成药有哪些?

 就是帅0she51c8 2022-06-20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如果知道孩子感冒分四个阶段,家长再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很多家长往往在判断孩子病情上有迟疑、不敢下决定,所以很容易耽误病情,以至于做了错误的干预,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在感冒的第二阶段,如何正确干预。

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外寒阶段)

孩子感冒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

外寒里热是风寒感冒整个病程中最长时间的一个阶段,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病都是在这个阶段。

那为什么会外寒里热呢?
主要是因为当外寒入侵到人体内的时候,我们身体自然的反应是生产热量驱逐寒邪,但是外寒还是不断往里面入侵的,就产生了一种现象,外面是寒的,而体内是热的,也就是外寒里热。

外寒里热的阶段,可能出现这些情况:    

白天阳气足,鼻涕清;夜间阳气弱,鼻涕黄;嗓子痒、嗓子痛、不舒服且有黄痰;舌尖红;体温上升、脉搏跳动快。    

外寒里热阶段,我们怎么应对?    

孩子外寒里热,那么相应的,我们只给孩子散外寒就不够了,还要给孩子清里热。

一般而言,常用的驱寒药物有紫苏、荆芥、防风、藿香等;
清热一类的药材,经常会用到金银花、连翘、川贝、鱼腥草等。    

因为有里热的存在,所以这段时间不能给孩子吃很热气的食物,像一些肥甘厚腻的,或者牛羊肉,都尽量不要给孩子吃,保持饮食清淡,多吃粥粉面。

以此从食物方面来帮助孩子减少里热的形成,减少抱薪救火的行为,加强孩子身体的自我恢复能力。


孩子感冒很重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

孩子感冒的第四阶段:(反复阶段/有余咳)


19.调理孩子感冒第二阶段的药物有哪些?如何选择?

一般来说,当有人感冒后向我咨询怎么办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在药店里把能见到的中成药说明书里的药物成分念给我听,只要里面有散外寒,同时还有清里热功效的药,我就让他们选择这种药。

散外寒的药物,除了辛温的麻黄外,紫苏叶、白芷、荆芥、防风等都是辛温发散的药物。

因为我们要让体内的病气往外走,而这些药的药性都是向外、向上的。

如果用于开方子,这些药物的用量一般都不大。

中药的药性是有走向的,为了不让邪气再在体内逗留,医生会配合使用向外、向上的中药。

看到方子里面有这些药物,就会明白它们是散外寒用的了。

清里热的药物,除了生石膏,还有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蒲公英、芦根、地丁等。

孩子感冒的时候,如果发现他有发冷、打喷嚏、手脚冷等症状,这就是外寒的表现,若还伴有痰黄、舌红、嗓子疼痛、鼻涕黄白相间的里热症状,一般是外寒里热的感冒。这是感冒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调理原则是:一边祛寒,一边清热,寒热并调。

家长们去药店挑选药物的时候,心里就要有数,药盒上的药物成分必须带有散外寒的麻黄、紫苏叶等,同时也要有清里热的生石膏、金银花、连翘等。

花椒蒸梨的食疗方法:
用2个很简单的食材:花椒10粒和雪梨1个。
花椒辛温,能化解体内的寒邪,雪梨性凉,能中和内热,把寒热都清掉,感冒才能好的快。碗里放少许水,隔水炖30分钟,以喝汤为主。

中成药的选用:

感冒清热颗粒/防风通圣散/
风寒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银翘解毒颗粒

图片

感冒清热颗粒:
【方剂名称】感冒清热颗粒  
【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组成配方】 荆芥穗200克、薄荷60克、防风100克、柴胡100克、紫苏叶60克、葛根100克、桔梗60克、苦杏仁80克、白芷60克、苦地丁200克、芦根160克  
【用法用量煎法】 上制成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出处】 (《中国药典》1995版)



感冒清热颗粒配伍相关的中药功效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0.给孩子用药一定要轻

孩子病了,找中医开方子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对于一般的疾病,医生开方子的药量不要太大。

一般说来,有经验的儿科中医开的调肺药都是3克、6克、9克,绝不过多。

可能大家会奇怪,现在的药物本来有效成分含量就比较低,开这么少的量效果怎么会好呢?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案例:年轻的大夫给患者开治肺病的药,每味药30克、50克的,吃了却没有效果。

他的老师是老中医,来了一看,就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这么大量能行吗,改成3克!”同样的方子,只是分量变了,吃下去立刻就见效了。

古人说,“治上焦如羽”,意思是说,治上焦的病一定要用羽毛那么轻的力量,“非轻不举”是说用药一定要特别轻,才能够使药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如果药量过重,药物起作用的位置就偏下了,效果反而不好。

21.如何正确使用治感冒的中成药

孩子感冒了,免不了要吃药。

为了方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治疗感冒的中药,我特别将几味清里热的药拿出来讲一讲。

在治疗普通感冒的过程中,我一般不用那些寒凉的中药,比如黄连等。

过去的中医在治感冒时喜欢用特别寒凉的药物,可是效果不好。

后来大家反思,感冒用的药是要往外发的,寒凉的药物容易“冰镇”住邪气,使其不能外出。

黄连就是一味寒凉性质的药,没有任何往外走的作用。

我们要用的是将邪气往外透发的、辛凉的药物。以下就介绍几种药食同源的此类药材。

金银花

金银花也叫双花,药性轻清,是往外透邪的,能把热毒郁结散开来,具有治疗疮痈肿毒的作用,透发热邪的效果也比较好。

中医说无论是气分,还是血分之邪热,它都可以清透。

药店卖的金银花露,就是给孩子用的。这种药是怎么做的呢?金银花熬水,蒸出的水蒸气收集起来,就是金银花露。

这个药的特点是能把内热往外透,又有生津的作用,挺好喝的。

金银花是凉性的药物,有解毒的作用,在平时就可以用来泡茶喝。但金银花露可不是。

很多家长在夏天的时候,买金银花露给孩子喝,说是能祛暑,其实这是不对的。

祛暑一般用食疗的方法就可以,绿豆、西瓜都可以,金银花露毕竟是药物,不能拿来给孩子随意饮用。

连翘

连翘跟迎春花特别像,非常漂亮,也具有解毒的作用,平时我们都可以用来泡水喝。

不过它最大的作用是散结——热聚集在一起要成结的时候,连翘能把它给散开了。河北有一个长寿地区,当地人都拿连翘叶当茶喝。

黄芩

黄芩也是解毒、清肺热的。金银花(双花)、连翘、黄芩这三味药合起来就是双黄连口服液的原材料,大家不要以为双黄连口服液的原材料里有黄连的成分。

蒲公英、地丁

蒲公英、地丁都是野菜,是药食同源的东西,可以直接拿来吃。小时候不知道我母亲从哪里弄来的蒲公英种子,我们家花盆里全是蒲公英,抓一小把蘸点儿酱吃特别香。

蒲公英是解肺胃之毒的,最大的特点是虽凉但不伤胃;

地丁解毒的效果也很好,跟蒲公英差不多。

这两味药,实际上都是在生疮的时候用,但为什么我们用它们来治疗外寒里热?因为有热毒的身体里,不能让热毒聚集,一聚集就会马上发展,所以要尽快把热毒散开。

鱼腥草

川菜馆里面经常有一道用鱼腥草做的菜,而中医用的则是鱼腥草的根。

鱼腥草外观是白色一段一段的,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买回去后,先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拌点儿酱油,味道怪怪的,有点儿鱼腥味,但特别好吃。

鱼腥草清肺热的效果比较好,一般在肺部出现实热证的时候,会使用鱼腥草来治疗。

芦根

芦根其实就是芦苇的根,也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

因其生长在水里,所以具有凉性,可以把热邪向外透发,清肺胃之热。

很多治疗肺病的方子里面都有芦根,比如治疗肺痈的千金苇茎汤,里面仅仅用了苇茎、薏苡仁、桃仁这三味药。

有人怀疑它是否能治疗肺痈(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肺脓肿)那么重的病。

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

过去,中医开方子的时候,会标注使用“活水芦根”,就是用新鲜的芦根入药,这样的芦根透热的作用更好,但现在药店基本没有卖鲜芦根的了。

了解这些药物的药性与药效以后,到药店看着琳琅满目的中成药,您大致就能知道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当的药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