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诊断为双相?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埋下了隐患

 晴日心理 2022-06-20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2830 字       

阅读时间4 分钟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对于双相障碍(即大众说的“躁郁症”),很多人表示听都没听说过。

可一旦家里的孩子被确诊这个病,父母上网一查才发现,现在得这个病的孩子原来那么多,而且越来越多。

双相障碍属于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为啥现在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为啥双相障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确诊率越来越高?

我们拍摄了一期视频分析这个问题。

点击可观看,欢迎点赞、关注视频号“晴日心理” 

在视频中,我们分析了越来越多青少年被过度诊断为双相障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DSM-5(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将双相障碍的内涵扩大了;

二是出生在“数字星球”时代的青少年自主意识更强,更希望得到父母的平等对待和尊重。

如果父母仍秉持传统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内心会非常压抑,负性情绪积累到某个程度时(比如上了初中后),就更容易发生剧烈亲子冲突。孩子在家大发脾气,伤人毁物,就容易被精神科大夫视为“易激惹”症状,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从而诊断为双相障碍。

不过,就算先撇开上述因素,临床中符合典型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也越来越多。他们有典型的重度抑郁发作,也有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

当处于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时,他们心境高涨,话多、活动多、精力旺盛,表现得愉悦、兴奋,甚至亢奋,认为自己能力超强,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有自负的心态,甚至有点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为什么这一类典型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也增多了呢?这类患者为什么会时而低沉,极力否定自己;又时而盲目乐观,心态飘飘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实践,尤其是结合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大量实践,这一类典型的双相障碍背后的根源,是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为辅的病理性记忆。

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孩子遭受过大量的负性事件,比如打击、贬低、冷嘲热讽,甚至可能是严厉的批评,粗暴的辱骂和打骂等等。这容易使孩子的内心深处是自卑而敏感的,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我否定。

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最常见的是大人对孩子过度夸奖、吹捧带来的情绪体验。

现在越来越多父母认识到“棍棒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了,大部分家长都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具备了给孩子“心理滋养”、从小培养自信心的意识。

有些父母在网上看了一些育儿文章,非常认可“鼓励式教育”。真正的鼓励式教育是值得参考的,主要指父母及时留意孩子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具体化的肯定,并积极地引导孩子继续付出努力。

但很多父母将“鼓励”歪曲理解为简单的“夸奖”,而且是反复过度夸奖。比如总是说“你是最棒的”“你肯定会拿第一”“你长大了肯定能考清华北大”这样浮夸、空洞的话语。

这些父母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越夸越优秀”,越夸孩子就越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而且有些孩子小学、初中时的表现确实很优秀,家长和老师都很高兴,家庭和学校里都充满了这类过度夸奖的声音。

其实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夸夸式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雷区,是一种幼稚化、简单化的教育,会给孩子埋下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巨大隐患。

如果孩子从小被过度夸奖,他们很可能会非常享受这种众星捧月、成为众人关注点的感觉,一被夸就高兴、兴奋,心里乐滋滋、飘飘然。

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孩子很容易沉迷于这种感觉,刻意去追求,总想得到别人的夸奖,慢慢变得过分在意外界的眼光,并且不断自我施压,要求自己表现完美。

而且,大人反复的夸奖容易导致孩子自我评价过高,以为自己真的能力超强,以后真的会成为大人物,所以心态走飘,容易低估了现实的困难,并认为自己一定要实现大人所说的那个“美好人设”,否则就是失败、丢人。

我们临床中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一个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他是家里的大孙子,脑筋灵活,深受爷爷喜爱,从小就经常被爷爷当着村里众人的面大肆夸奖,“我这孙子太聪明了,以后肯定当大官,至少是市长!”

爷爷在当地德高望重,每次他这样说的时候,周围的大人就热烈附和,对幼小的孩子赞口不绝,个个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这种场景每发生一次,对孩子来说就相当于一次“场景催眠”。他心里非常陶醉,并且把大人的夸奖当了真,小小年纪就自命不凡,认定自己就是最厉害的。

有时跟爷爷奶奶下棋时输了,他就撒泼耍赖,死不认输,老人只好故意让他把把赢,哄他开心,这又加重了他的错误认知。

有的孩子受过这种过度夸奖,心里有点小自负,但不严重,目前还没出现情绪问题,可这也不代表毫无隐患。

有的孩子在某些阶段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维持着“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良好形象,继续获得外界的认可及夸奖。

可如果他们到了竞争更加激烈的新环境,比如上了重点高中,考上985大学等,周围的同学都十分优秀,他们难以脱颖而出时,他们可能会不断自我施压,心理压力骤然加大,逐渐出现情绪障碍。

所以,希望父母不要盲目采取“夸夸式教育”,对待孩子要学会真正的、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而不是过度夸奖。

而且在孩子进入竞争更激烈的环境之前,父母最好提前跟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总会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盲目地与别人对比没有意义,我们更应该自己跟自己比,不断提升短板,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

当然,青少年双相障碍确诊率不断攀升,这背后还有很多精神医学局限性的因素。

比如精神医学仍停留在症状学诊断,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缺乏跨学科意识,尤其缺乏深入学习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的意识。

有的精神科大夫有意识学习心理学知识,但选择的仍是精神分析流派,这对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来说非常低效。 

那大夫缺乏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自然就难以理解、摸透患者症状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只能从患者的外显行为、情绪上去下诊断,这就容易出现过度诊断的问题。

有的大夫不但不能理解青少年患者跟父母发生剧烈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还从道德的高度把孩子训了一顿,对患者造成二次心理伤害,反而加重了病情。

而且,我们国家的精神医学起步较迟,基本都是引进国外那一套。很多精神科大夫盲目推崇欧美国家的诊断标准,甚至认为DSM-5就是“金标准”。那随着DSM-5把双相障碍诊断扩大化,这些大夫也就更容易下双相障碍的诊断了。

这些精神医学发展局限性方面的因素,父母、患者群体是难以左右的,这个现状也一时难以改变。但希望大家对这方面的因素有所意识,不要因为大夫下了“双相障碍”诊断而感到恐惧,说到底,这只是精神医学单一学科贴的标签。

最重要的是父母及时学习高效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不断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有意识地寻找并解决孩子病症背后的深层次心理问题,帮助孩子加快康复,重回正常生活、学习的轨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我呼吁精神科医生一定要具备跨学科意识和知识,不仅要走出精神病学/精神医学单一学科的局限性,还要至少横跨到心理学,尤其要与时俱进,要掌握前沿的、高效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只有这样,精神科医生才能了解青少年患者症状背后的心理活动,不再一味停留在“症状学诊断”上,能够从其病因出发,为青少年患者提供高效化诊疗服务,帮助其快速回归正常的成长轨道上。




热门文章:

大学想读心理学?慎重!这个专业至少有4个坑!如何避免?

我总是忍不住划自己,伤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患上了强迫症或者抑郁症?

双相障碍患者、家长的共同困惑:为啥不同大夫的诊断不一致?


热门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