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 |明日夏至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6-20 发布于北京

【来源:咸阳博物院官微】

文章图片1

21

JUNE

夏至,漫长的

白昼将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比如在我国漠河地区,这一天日照时间可达到17个小时。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 夏至 -

气象变化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的到来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往往伴随着骤来疾去的暴雨,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此外,夏至时节也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

文章图片2

物候现象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文章图片3文章图片4

- 鹿纹瓦当 -

--鹿纹瓦当(咸阳博物院藏)--

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这件鹿纹瓦当,直径13厘米,鹿纹反映了先秦时期秦人居住地,植被茂盛,水草丰美,是鹿群良好的栖息地。秦瓦当的动物纹瓦当中,鹿纹瓦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它数量众多,几乎占所有动物纹瓦当之半,且多出土于陕西凤翔一带,可能是秦雍城的建筑遗物,也是秦建都雍城的证明。我院这件鹿纹瓦当上刻画着一只奔跑的小鹿造型,瓦纹饰设计精巧,神态天真,造型清晰,栩栩如生。

物候现象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文章图片5

--西汉绿玉蝉(咸阳博物院藏)--

咸阳博物院藏西汉绿玉蝉,蝉身长5.5厘米,宽2.9厘米,质地为青玉质,整体造型扁平,双眼突出,双翅线条流畅,没有花哨纹饰,却轮廓清晰,看上去古朴简约。这件西汉绿玉蝉刀法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如此形态,是典型的“汉八刀”雕刻手法。蝉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是古人雕刻玉器的常用题材。

物候现象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文章图片6

- 夏至 -

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 夏至 -

起居养居

在这炎炎夏日,你是否想找一处凉爽又幽静的山间乘凉呢?古人也一样,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我院现藏有一件《山阁幽居图》,清代的作品,作者名为安澜。从绘画的内容以及款识诗句的内容看出,此图描绘的是古代文人于山水之间不问世事的休闲场景,反映出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怀以及对快乐的追求。

滑动查看更多

在这炎炎夏日,你是否想找一处凉爽又幽静的山间乘凉呢?古人也一样,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我院现藏有一件《山阁幽居图》,清代的作品,作者名为安澜。从绘画的内容以及款识诗句的内容看出,此图描绘的是古代文人于山水之间不问世事的休闲场景,反映出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怀以及对快乐的追求。

文章图片7

清《山阁幽居图》 咸阳博物院藏

文章图片8

- 夏至 -

饮食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陕西人爱吃面,也善做面食,如臊子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等等。

文章图片9文章图片10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图片11

微信号 | 咸阳博物院官微

新浪微博|咸阳博物院

文稿:宋 瑞

制作:史 鹏

审核:谢军美

咸阳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