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湿”,而“湿乃万病之源”。虚胖水肿、皮肤油腻、湿疹皮炎、疲乏没精神等等,其实都跟湿气脱不了关系! 很多朋友知道自己湿气重,想祛湿,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是痰湿、寒湿还是湿热。 今天教大家区分这几种“湿邪”。 ![]() 1. 痰 湿 夏天本来空气中湿度就比较大,天气炎热,影响食欲,饮食不节,令脾胃运化受到影响,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更是很难被运化出去,当内外湿气拉帮结派凝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化为了“痰”,再结合上源源不断产生的内外湿气,于是就变成了“痰湿”。 痰湿主要有以下这几个症状: ①身体困重,感觉身体像是被一件湿衣服盖住了,很难动弹、头晕乏力、犯懒不爱说话。 ②水肿肥胖,腹部有赘肉,很难减下去,摸起来软塌塌的,并且皮肤油腻,容易长湿疹、得脚气。 ③脾胃运化不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经常感觉恶心、腹胀、嘴里黏腻、大便溏稀、小便清长。 ④舌体胖大、白腻、齿痕明显。 ![]() 怎么祛除痰湿? 可以将炒薏仁15、赤小豆15、茯苓15、陈皮6、荷叶3、甘草3放入锅中,加500ml水浸泡30分钟,再加热煮20分钟,煮水代茶饮。 炒薏仁和赤小豆是健脾祛湿的绝佳搭档,炒薏仁可以健脾渗湿、清热排脓;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肿、解毒;茯苓也有祛湿健脾的作用;陈皮是祛湿的必备好物,它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荷叶可以清热解暑、生发清阳、凉血止血;甘草则能够调和诸药。 此方法适合体内痰湿比较重、湿胖的朋友。 ![]() 2.寒 湿 寒湿,就是湿邪遇上了寒。这大夏天的,哪儿来的寒呀? 这个寒,有的是本身就自带的,冬天没有好好护住阳气,春天又没有养阳,寒气这个“余孽”碰上了夏天的湿气,所以就产生了寒湿;有的则是因为夏天贪凉,整天吹空调、喝冷饮,外来的寒气聚积和湿气结合,自然会产生寒湿。 寒湿主要有以下这几个症状: ①身体阴冷困重,四肢总是凉的,有时候还会出冷汗,同时伴随着身体浮肿、疲倦、乏力、嗜睡、沉重等感觉。 ②面色发白、发青、发暗。 ③经常腹泻、胃腹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小便清长。 ④舌体胖大,色青或淡红,舌苔白腻,齿痕明显。 ![]() 怎么祛除寒湿? 可以将茯苓10、炒白术6、干姜6、陈皮6、甘草3放入锅中,加500ml冷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代茶饮用。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白术能健脾利湿,炒白术性质温和,效果更好;干姜具有很好的温中散寒的功效;陈皮有导食消滞的作用,也可以理气健脾,甘草则能调和诸药。此方法适合寒湿易腹痛、腹泻的朋友。 ![]() 3.湿 热 湿热,就是湿邪遇上了热。湿气在体内滞留久了,就有郁结化热的可能,而且夏天本就炎热,外界火热之邪侵犯人体也会产生热,若脾胃虚弱或者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照样会产生内热。这些热和湿邪一结合,湿热就出现了。 湿热主要有以下这几个症状: ①身体发热,但是体温不会很高,同时伴随着头痛沉重、胸闷、身体困倦沉重、疼痛等感觉。 ②口干、口苦、口臭,容易长口腔溃疡。 ③大便溏稀、小便发黄且短,而且异味重。 ④舌体胖大,色红或暗红,舌苔黄、厚腻,齿痕明显。 ![]() 怎么祛除湿热? 可以将茯苓皮10、夏枯草6、车前草10、薏仁20、赤小豆20、甘草3放入锅中,加冷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20分钟代茶饮。 茯苓皮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夏枯草能够清火明目;车前草可以清热利尿、凉血解毒;薏仁可以健脾渗湿、清热排脓;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肿、解毒;甘草则用来调和诸药。 此方法适合湿热缠身,伴有舌苔黄腻,口干口苦、小便黄等症状的的朋友。 ![]() 湿气本性缠绵难愈,又往往合并寒邪、热邪,情况复杂,而且祛湿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如果湿气比较严重,又不能明确自己的情况,最好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对症下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