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转泵房电气施工方案(上海腾讯)
2022-06-21 | 阅:  转:  |  分享 
  






中转泵房电气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程概况 1

1.3编制说明 1

2工程重难点分析 2

2.1成品保护管理的重要性 2

2.2管线多数隐蔽,中转泵房与原有管线接驳难度大 2

2.3项目组织管理上的重点 2

3.电气工程施工方法 3

3.1电气工程施工工艺 3

3.2材料进场检验 3

3.3桥架安装 4

3.4配电箱(柜)安装 4

4.电气系统接驳 5

4.1配电柜6-1-ATB-E3-01电源接驳 5

4.2火灾报警系统接驳 6

4.3火灾报警系统调试 6

5.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 6

5.1安全管理 6

5.2质量管理 7

5.3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7

5.4资料管理 7

6.附图 7











1.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类别 名称 编号 《》 GB50194-201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 1.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项目地点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合同承包方式 项目概况 质量目标

根据本工程相关图纸及招标文件资料,厂区现有消防水泵房位于6号建筑地下室,供给整个厂区消防用水,因厂区改扩建需要,需将此消防泵房进行拆除。同时,为满足厂区扩建期间消防水不间断,计划建设一座中转泵房,临时保证厂区原有消防功能,待11号建筑建成后,拆除中转泵房,转至11号建筑内新建消防泵房供水。经过调查研究,并结合现场条件和各种客观情况进行中转泵房建设及拆除后与原有管线接驳的方案设计。本施工方案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遵照合理的施工方法、正确的组织劳动力和制定科学的节约型的技术、经济等措施,保证本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2工程重难点分析

为确保本项目的顺利组织实施安装,高效优质的完成合同约定的内容,现对上海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改扩建厂房项目中转泵房实施的控制重点、难点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概括,以便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控制。

2.1成品保护管理的重要性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施工场地位于上海腾讯公司原有厂区以内,原有设施均已投入运行。其中涵盖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强电系统、安防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尤其8号建筑为35kv变电站,其中35kv高压电缆位于厂区南侧自西向东穿过。同时1号、2号建筑为电信公司运营厂房,通信光缆遍布厂区之内。因此,对以上管线的保户尤为重要。

针对项目成品保护,我公司将作为项目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前期策划,过程实施监督,与现有设施交叉的每道工序,施工前编制可行的保护方案,确保所有设备管线得到有效的防护。

2.2管线多数隐蔽,中转泵房与原有管线接驳难度大

由于本项目厂区内管线基本全部隐蔽中转泵房与原有管网的接驳难度加大

2.3项目组织管理上的重点

本项目施工工期短,中转泵房的拆除作为后续基础及主体的前置任务,其完工节点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工作,包含材料、机具、劳动力的准备在内施工周期计划仅一个月时间。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对各项资源的组织与协调以及前期的技术准备都具有一定难度。

3.电气工程施工方法

3.1材料进场检验

.3.1.1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遥测或耐压试验

(1)材料的关键要求

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对电缆的密封有要求时,应进行潮湿判断。

(2)技术关键要求

机械敷设电缆时,电缆牵引头与牵引钢缆之间应装设防捻器,最大牵引强度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有关规定。

对于直埋电缆,电缆敷设完平放到沟底后,需作精确的平面测绘丈量(测绘的基准应是较永久性的固定点),然后才能回填土。

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10kV电缆应作耐压或泄漏电流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和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

3.1.2配电箱的进场检验

中转泵房内双电源控制柜及消火栓喷淋控制柜需重新生产,其余电气控制箱(柜)采用原泵房箱(柜)拆除后移至中转泵房安装。

设备开箱检查由安装施工单位执行,供货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参加,并做好检查记录。

按设计图纸,设备清单核对设备件数。按设备装箱单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核对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柜(屏、台、盘)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色泽一致。

柜内电器装置及元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损伤无缺失。

开箱检查应配合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场条件,吊装手段和设备到货时间的长短灵活安排。设备开箱后应尽快就位,缩短现场存放时间和开箱后保管时间。可先作外观检查,柜内检查待就位后进行。

3.3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安装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桥架连接处牢固可靠,接口应平直、严密,桥架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外层无损伤。桥架之间的连接采用半圆头镀锌螺栓,且半圆头应在桥架内侧,接口应平整、无扭曲、凸起和凹陷。

3.4配电箱(柜)安装

(1)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配电箱(柜)位置,并按照箱(柜)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弹线定位的目的是找出预埋件或者膨胀螺栓的位置。

(2)配电柜落地安装

落地柜在基础型钢上安装,基础型钢在安装找平过程中,需用垫片的地方,最多不能超过三片。

基础型钢应按配电柜实际尺寸下料制作,长及宽度应与柜体底部框架相适配,型钢应先调直,不得扭曲变形。

配电柜运输就位应防止碰撞,以免损坏柜体及电器元件。

配电柜的金属框架必须接地可靠,活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应用镀锡编织铜线相连,且应有标识。

配电柜安装在整体槽钢基础上,安装前要进行整体槽钢焊接制作、防腐及安装调整。配电柜安装所用连接螺栓均为镀锌螺栓。

配电柜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度以及盘柜面平度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度 相邻两盘顶部 5 成列盘顶部 5 不平度 相邻两盘边 1 成列盘面 5 盘间接缝 2 4.电气系统接驳?

4.1配电柜6-1-ATB-E3-01电源接驳

(1)由5#建筑配电室西侧外墙开洞穿出建筑,电缆穿过后用铝板对拆除部位做临时封堵,正式泵房竣工后电缆拆除恢复原状。

(2)室外电缆穿越道路时,将道路进行破除埋设防护钢套管,埋深不小于30cm,上方用混凝土包裹,竣工后恢复沥青路面。

(3)电缆沿围栏敷设时,将电缆挖沟埋设于草坪中,并穿电力套管做保护,完成后回填,电缆覆土深度20cm。

(4)拆除原泵房消防巡检柜移至中转泵房,所有消防控制柜安装好之后压接电缆头。

4.2火灾报警系统接驳

原消防水泵房火警系统进线包含消火栓直接起泵及反馈线5H,压力开关直接起泵线5A,分别由数据机房及业务楼引至消防泵房;出线消防固定电话线FT,火警信号总线S,火警电源线P,手动直接控制线2C,分别由中转泵房引至5号建筑中控室。

火警系统迁移步骤:

(1)按照原竣工图纸安装中转泵房内部报警设备及管线,并加设消防端子箱。

(2)原泵房消防端子箱前段线路不动,保留此端子箱作为过渡接线箱,增设端子箱后端线路利用园区弱电管网剩余通道延长至中转泵房。

(3)拆除原泵房端子箱后端线路,将新增线路与此端子箱压接。

(4)待11号楼新的正式消防泵房建成投入使用时,在此端子箱压接处接入11号楼新泵房继续使用原消防泵房消防线缆,确保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正常投入使用。

4.3火灾报警系统调试

待中转泵房设备安装完成后,组织泵厂家,配电柜厂家均到场进行设备空载试运行、带负荷运行,确认设备达到正常投入运行时,连接原消防泵房的消防控制系统,组织物业、消防相关部门进行消防联动联调。撤除6号泵房消防联动线时,单组进行井内连接,预计3至6小时完成此项工作,在此期间泵房派人值班,设备进入手动状态。保持值班人员及相关人员通讯畅通。

5.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

5.1安全管理

(1)施工人员应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禁酒后操作。

(2)加强对电、气焊作业,氧气、乙炔及其它易燃、易爆物的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3)使用电气焊时要有操作证,并清理好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配备好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看管。现场施工动火实施动火作业审批流程。至消防保卫处开具动火证方可现场施。

(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服从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戴好安全?帽,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5)?焊接作业,必须由持证人员进行,禁止无证操作,焊机必须经过二级保护。?

(6)操作人员禁止穿高跟鞋和带钉易滑的鞋靴登高作业,禁止酒后施?工。?

(7)?每完成一道工序,作业班组必须进行自检,在确认搭设无误且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8)?安装完毕后,必须在进行自检合格的情况下,报总包单位验收。?

5.2质量管理

(1)施工物资分级管理

工程上所使用的物资实行分级管理。A类物资,包括三大材等,由公司集中采购,项目提出技术质量要求,并负责进场复试、检验及资料收集整理;根据合同属分包单位提供物资,必须经项目评审认可,方可由分包自行采购。

(2)施工物资报审制度

经评审后确定的材料进场,必须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报建设、监理单位验收签字认可,确保进场物资符合要求。

5.3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1)施工人员应按规定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2)施工技术交底:建立规范的分级技术质量交底制度。责任师对班组进行交底,班组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3)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规定,对查出质量缺陷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时处理。

(4)施工管理人员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5)工序检验严格按照三检制和报验制度执行,工序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图纸要求。

5.4资料管理

施工单位应及时认真地按要求编制、填写与整理隐蔽工程记录等,确保工程竣工后的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6.附图



























































献花(0)
+1
(本文系工程方案库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