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古人将夏至分为三侯: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那么夏至都有哪些有趣的民俗呢? 吃夏至面 夏至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大有共识。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麻油凉拌面等,北方则有打卤面、捞面、炸酱面、冷面等。 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值得注意的是,立夏同样也有称人的民俗,而且和夏至称人的寓意也很相似,都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意愿。 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祭神祀祖 夏至也是农作物丰收的时节,所以人们会在这天祭祖祭神祈求丰收。《史记·封禅书》便提到:“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其实人们在清代夏至必须吃面食,这也是敬神的体现。古人在夏至也会有放假休息的福利,宋朝《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总之,夏至在遥远的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无论是百姓还是皇帝都很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