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L青菜说 L青菜说 2022-06-18 17:45 发表于河南 收录于合集#原则4个 上一篇主要聊的是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本篇主要聊一下工作当中比较重要的几项原则,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详细阅读一下《原则》这本书。 个人的生活原则要与工作原则相符,不然就很难适应所在的工作环境。 因此工作当中很多的原则,在生活原则中也有所体现。 而我感觉最重要的原则有三个: 1、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 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不仅在生活中适用,在工作当中也更适用。 追求真实的情况,更加有助于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因为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则是实现真正的创意择优的基础。 在工作当中不同于生活当中, 完全的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既有利、也有弊。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完全透明。 比方说个人隐私、公司机密等。 在工作当中, 需要相信极度求真、极度透明,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工作效率最优化, 才能在工作当中做到极度求真、极度透明。 一个习惯的养成,大概需要18个月时间的完全执行。 在刚开始我们需要经历“两个自己”的不断斗争, 较高层次的自己能够理解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的好处, 较低层次的自己往往排斥透明和对自己求真式的错误。 而如果一个人刚进入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的环境, 会对大多数的行为方式都不习惯。 所以在工作当中也要准备相应的原则以完成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 a、要相信极度求真、极度透明是最优的。 因为相信,才能执行。如果没有相信,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点挫折就放弃了。 b、我们追求的是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而不是完全透明。 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东西我们也不是完全公开的,也不是对谁都公开的。 比方说个人隐私、公司机密等。 c、不要惧怕了解事实,为人要正直,同时也要求他人如此。 d、分享最难分享的事,把极度透明的例外事项减到最少,但也对不善保管信息的人例外。 e、认清求真透明和公开的范围。 分清公开的范围是限于公司还是所有人,这样不会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局面。 2、遵循创意择优的原则是最高效的。 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当中,我们都需要创意择优。 特别是在工作原则里面, 不管是对于公司文化还是用人方面都建议采用创意择优。 特别是在做决策的时候,创意择优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好的答案。 什么是创意择优呢? 我的理解是: 坦诚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让我们公开讨论寻找最优答案。 理性地表达分歧, 以便大家进行高质量的辩论拓展思路,形成最优的集体决策。 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想法, 但必须有论点、论证、论据和结果,包括可信度加权。 这样才可以打造优秀的公司文化、选择最适合的人才、创造更完美的公司机器。 在这里我们要坚信: 在创意择优里,单人的决策没有集体决策好。 3、被加权的可信度。 当然, 并不是所有人的建议 都需要去考虑,都需要去采纳。 那样反而会更加浪费时间,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创意择优。 在进行创意择优决策时,要对每个人的观点进行可信度加权。 有些人在这方面是专家有经验, 那他们在这方面的决策可信度将会占比高。 而有些人在这方面毫无经验,那他们的决策可信度将会降低。 但并不是说所有人的专家都是可信的,没有经验人的观点就是错误的。 只要他的论点、论证、论据足够正确,也是完全可以尝试的。 绝大时候, 要根据大家的可信度加权来判断其观点的准确性。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我们创意择优的效率。 如何判断其可信度呢? 最起码在这个领域要有其成功的案例, 或者有足够的论点、论证、论据,这样我才可以相信其观点是可信的。 但前提是, 这个人不能与这事的结果有直接的关系, 否则容易受情绪影响,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机构就好比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 而这部机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文化和人。 a.优秀的机构拥有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文化。 b.优秀的人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 c.优秀的文化不掩盖问题和分歧,而是公开妥善解决,喜欢让想象力驰骋且愿意开创先河。 而作者在详细地讲工作原则的时候, 就是通过三个板块来进行阐述的。 1、打造良好的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决定用人标准。 公司的文化好坏直接决定这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的文化重点在于打造有意义的工作和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像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就是为了保证公司可以按照创意择优的方式进行决策。 而其他工作原则就是为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打基础,做保障。 而这些原则归纳、总结下来就形成了公司的文化。 想要把自己公司打造成什么样子,关键在于制定什么样的公司文化。 而文化的制定完全可以参照本书原则和公司情况进行思考与打磨。 2、合适的位置用对合适的人。 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 要理解, 人与人的思维大不相同、人与人的水平也大不相同, 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才可以发挥人和文化的最大价值。 一个人没有做好事情,要区分是能力不行还是技能不够。 技能不够可以进行学习,能力不行却无法短时间内提升。 而且要记住:人一般不会随岁月有太大变化。 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没有经历太大的变故,是很难有所改变的。 找到合适的人,要依人发薪,而不是依工作岗位发薪。 薪酬的设计要既提供稳定性,也要让人看到机会。 当一个人不适合这个岗位时, 要考虑是否有更适合他的岗位,还是需要他离开公司。 换岗是为了人尽其才,有利于整个团队。 但不能为了某人而降低标准。 严厉的爱既是最难给的,也是最重要的爱。 (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团队都是好的) 3、打造机构可持续运转的机器。 这部分主要阐述如何把机构打造成一部可以自我完善、持续运转的机器。 我们需要把整个机构看做是朝着目标完成任务的机器, 我们所有的任务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目标。 良好的文化和优秀的人组成我们完美的机器, 但需要知道: 不要让一个机构去适应员工,不要让整部机器去适应一个零件。 确保公司里没有任何人比体系和文化更强大,没有任何零件重要到不可替代。 管理人员看问题要像看待一部机器一样, 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为了让机器更接近目标, 都是为了让人和文化更完善。 作为管理者要区分管理和微观管理还有不管理的区别。 微观管理是事事都管, 管理是只管理影响目标的问题, 不管理是不做操作,让系统自行处理。 对于非常关键的任务, 宁做两遍而不是二次确认。 二次确认只会固化思维,发现不了问题所在。 让系统执行机器化,哪怕没有监督也可以正常完成。 定时召开会议,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完成既定目标。 系统正常运行,并不是不需要监督。 适当的监督可以让谎言没有可乘之机。 要知道如果没有监督,系统就毫无意义可言。 最后设计一个机构的组织构架时, 一定要加入制衡机制,并确保制衡机制能发挥作用。 上面的原则只是书面内容的部分,我们不需要担心记不住这么多的原则,只需要建立一个创意择优,权衡利弊,能合理运用原则进行做事的准则可以了。 看到、知道、做到, 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而不是全部。 End 免责声明: 图片采集自网络,我们尊重知识与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创作人的所有合法权益,如有侵权请告知或者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言己所知,行己所能,利他即利己。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L青菜说 不争朝华,只为我们最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