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乌战争暴露俄罗斯短处,第二军事实力强国或被时代淘汰?

 摩羯天尘 2022-06-21 发布于上海
国民瞰视界 2022-06-20 18:38 发表于广东

作者:李荣茂

进入21世纪之后,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推动下,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可以说,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单个所谓大杀器已难以成为一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的一体化手段。


在最新的俄乌战争中,当人们反思为什么俄军在战争初期拉胯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俄罗斯的信息化作战的能力不够强,乌克兰在美国和北约的赋能下,掌握了关于俄军的几乎所有信息,包括他们互相之间的通讯。在这种状况下,俄军像是在和幽灵打仗。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俄罗斯军事实力与想象中大相径庭,毛熊将会被时代淘汰,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本文将以俄乌战争为例,为大家解析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前世今生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与此同时,信息化也成为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美、苏等军事强国在7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指挥自动化,武器装备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直至1991年,人类第一场信息化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通过信息化大大减少了指挥系统的层级,使得后端的指挥人员能够更直接、更快地指挥前端的作战人员。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压缩命令传递的中间环节。同时,美式"激光制导炸弹"精度以米计算,能把炸弹投进窗户,直接毁灭建筑内部的精密仪器和作战人员。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在GPS导航下可以长途奔袭,低空飞行躲开防空设施,精确轰炸伊拉克机场和雷达。


当时的伊拉克拥有100多万武装人员,火炮4000多门,还有40多架米格29战机,在战争爆发初期,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一旦美军发起进攻,将直接陷入伊拉克军队所设置的地面战争的泥潭。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场战争使单一的平面战争跨向立体的诸兵种联合作战,让人们意识到信息化成为战争的重要支柱。


短短38天空中打击,100小时地面进攻,联军彻底打垮了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3000门苏式火炮等装备的50多万伊军。伊军2.5万人阵亡,7.5万人负伤,8.6万人被俘。而联军阵亡仅340人,受伤776人。可以说,信息化在这场战争背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全程无还手之力,指挥官被斩首,通讯中断,雷达失灵。所谓的防空火力网和新式战斗机,在美军最新的信息化作战下,都成了"纸糊"的武器。


而到了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军从信息化升级为数字化。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改变了美军从发现目标到摧毁目标需要72个小时,只能对雷达站、固定工事、指挥部等固定目标实施精准打击的状况。可以说,已经初步具备"发现即摧毁"的能力,包括对非固定目标。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因此这个升级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第二次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份题为《伊拉克战争的"直接教训"》的研究报告。报告系统描述了交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和作战过程,从战略、战术、军事理论、科技运用等方面对美伊战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未来的信息化作战更是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这其中强调了能力、适应力和战争计划的弹性;同步性、同时性、速度、联合和联合武器;情况获知、情报监视和侦察;陆空力量互为补充;真正全天候空中精确打击能力等关于丰富信息化作战的关键元素。


我们从这两场战争实现的效果上,可以基本总结出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1、武器系统信息化


首先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使用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进行直接杀伤;其次是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


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


3、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实现信息作战的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和全维度。


4、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


二、俄乌战争信息化作战重点


在这次的俄乌战争中,"信息化作战"对战局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回顾俄军与乌军交战之初,在俄军在占领赫尔松市后,再未取得类似突破,全线攻击陷入停滞,在基辅北面长达64公里的坦克装甲车龙停滞了11天后,仅向基辅推进了4.5公里。


在战事胶着的背后,俄军不仅要面对经常出现的袭击队伍,还出现了高级军官被击毙,俄黑海舰队巡逻舰"毕科夫号"、"莫斯科号"巡洋舰被乌克兰击沉等惨重损失事例。


当然,我们也看到,俄军在顿巴斯战场的不断胜利,乌军的有生力量在不断减少。但到目前为止,俄军牺牲了至少10名将军,损失坦克、装甲车辆、补给卡车以及支援战术车辆等,总数已达3000多辆。其中损失各型坦克600余辆,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3万余名士兵等。


而这些损失的背后,有一部分完全就是信息化作战失误的恶果。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这场信息化战争中的表现。


首先,俄军似乎尚未能建立起全面有效的侦察、指挥、控制、通信一体化网络系统,战场敌情感知只能依靠侦察兵。而通讯更成问题,据媒体分析,俄军似乎还在使用民用型对讲机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乌军多次在乌克兰民用无线电技术爱好者协助下监听,甚至还专门在俄军通讯和前线会议时进行干扰。更可怕的是,乌军还能用软件无线电设备配合开源的电脑软件分析接收到的俄军无线电信号,最终迅速破解俄军通讯。


这种战场态势感知及通讯、指挥体系的无力,也在客观上迫使高级指挥员冒险直接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但危险性也因此骤增。而且北约还提供了更高端的无线电定位设备,此类设备不但能完成实时解码、干扰和监听,还能对信号来源进行定位,进而指引火力覆盖。


举例来说,俄军第150摩步师"柏林师"的师长米捷耶夫少将就是在其前线指挥部被乌军无人机发现,引导乌方炮火覆盖后牺牲,包括俄军第五集团军代理司令官库图佐夫少将是遭到乌军精确制导炮弹攻击阵亡。


其次,因信息化能力的缺失,在俄军的统筹布局上出现全方位连锁反应。


比如说,俄军对战场态势的监测不足,无人机对地面侦察和打击也不活跃,没有形成绝对的制空权,使得乌克兰的突击和轰炸机摧毁了俄罗斯的一个连的战术小组,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俄罗斯本身军备的信息化能力较弱也有一定关系。以俄空天军的"宝剑",即苏-35战斗机为例,这款战斗机存在明显缺点,就是信息化能力不足,航电设备相对落后,比如装备的机载相控阵雷达,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等,电子设备落后是俄制武器的通病。


以上两点是俄军在"信息化作战"的失败表现,信息未能有效引导兵力与火力的精准打击。同时,也没有用侦查将火力和机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最终导致在战争第一阶段的火力突击不到位,没有夺取到更多的战略主动权。这是俄军推进受阻,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乌克兰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支持下,将信息化作战运用到了极致。


从公开报道来看,每天都有10架美军和北约电子战飞机、侦察机、预警机在乌克兰边境长时间飞行。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军在欧洲的情报和监听部队,在不断实时监听俄军通信系统,进行分析。每一次的情报分析报告,都会在一个小时内发给乌克兰军队司令部。


可以说,在乌克兰眼中的俄军是透明的。乌军选择化整为零的策略,对战术单位进行重组,依靠通讯网络形成了更加扁平化的作战单元,企图在小规模、高频率的精准伏击战、游击战中,打出漂亮仗。乌军的每个小队都背着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还有机枪、步枪和狙击枪等武器,都配有野战保密通讯系统、微型侦察无人机,还有汽车等交通侦察工具。


在这些"信息化"工具的加持下,乌克兰斩获颇丰。举例来说,在一个游击队侦察时,发现了一处俄罗斯军队设施,有许多叙利亚雇佣兵、俄罗斯士兵,以及很多重型武器一起驻扎在该基地,在信息化手段支持下,马上呼唤正规部队的炮火,通过精准打击把这个地方夷为平地。这种袭击有着一定的效果,乌军甚至实现了在多路的反攻。


可以说正是因为乌军掌握了信息优势,才能打出这样的成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在这场战争中,私营企业第一次和军方深度合作。


2021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由私营企业组成的小组,开始广泛参与美国及英国的国安会议、情报部门工作,这种合作在俄乌战争中对于推动局势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说,俄乌交战之初,美国政府就和美国十多家民用卫星公司签署了协议,参与公布乌克兰的卫星照片,时刻监视着俄军的一举一动,并实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不仅如此,谷歌还开启了作战模式,在谷歌导航地图上,俄罗斯的手机无法查看路况,而乌克兰的手机则一切正常。马斯克为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配有移动太阳能供电系统,一个单兵就能背着到处跑。星链的网络速度达到了5G的一半,超过乌克兰现有地面网络速度。


因此俄罗斯是在和一个刷着"信息化作战BUFF"的乌克兰交战,这必然会很难受。但幸好,俄军在调整整体思路之后,其信息化作战能力明显增强。


比如,俄军使用高精度空基导弹打击了乌克兰的指挥所、人员和军事装备聚集点等军事目标,还打击了顿涅茨克6个弹药库,其中包括一个存有美国制造的155毫米口径M-777榴弹炮的大型弹药库。近日,俄军还使用高精度空基导弹打击了位于哈尔科夫州的外国雇佣兵基地。


综上所述,其实未来的人类社会,必然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来主导社会的发展,因为现在国家间的战争本质还是生产力发展下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的改变,导致资本利益分配结构下的利益矛盾造成的。


无论是俄罗斯的末日飞机、大伊万氢弹,还是美国最新准备制造的B21轰炸机,无论他们单体实力多强,最终都要依赖于信息化,才能实现威力的最大化。


最近中国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未来在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航母不但可以有效地抵御跨洋攻击,还能对敌军起到战略威慑与强悍的军事打击效果。以之前的航母为例,他们都有着新一代舰载综合区域防空系统--中国"海之星"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四面阵相控阵雷达配置,以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火控系统和数据链系统为核心,将单舰乃至整个舰队的防空反导武器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防空反导体系,对空中来袭战机的拦截效能得到了成倍提高。



"福建舰"的出现让美媒慌了神,开始大肆渲染中国的军事力量,故意塑造中国咄咄逼人的形象,本质上还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做出的小动作。在信息化作战的时代,强大的中国已经不惧怕任何挑衅,我们用鲜花欢迎朋友,用钢枪"迎接"敌人。


现代战争的发展,已不能仅用所谓的军事政治谋略来判定最终战争的走向,而是要结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包括科学技术造成的国家间综合实力对比来判断定事态走向。


俄罗斯没有很好地适应现代化战争,所以他出现了许多问题,造成许多伤亡,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关键问题。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数字化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我们要把握未来,思考当下。接下来,如果读者朋友们有兴趣,我们也会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信息化战争中,美国这么强,俄罗斯却有点落伍,以及我们对于信息化战争又做了哪些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