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下)

 新用户99908lAM 2022-06-21 发布于浙江

以大黄为主的通腑祛邪治疗

以大黄为主的祛除湿浊水毒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主要应用方式有口服和保留灌肠两种。

①大黄粉, 每次3克,每日3次,吞服。

②生大黄10克, 黑大豆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③大黄15克, 芒硝10克,茯苓15克, 泽泻15克,陈皮12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焦三仙各15元, 甘草8克,水煎服。

④生大黄15克, 生牡蛎60克,制附片30克, 浓煎成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一2次。

⑤生大黄15克, 蒲公英30克,煅牡蛎30克,煎水600毫升,保留液肠( 20分钟),每日1次。个别病重者每日2次,以病人日泻3—4次为宜。

以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可按辨证配用不同药物,如银花、槐花、黄芩、白头翁、益母草、山栀等。

以大黄为主的祛邪治疗能增加肠道氨质清除值,降低非蛋白氦,缓解氨质血症症状。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病情、体质、血压高低、电解质情况和排便次数等,掌握好配伍剂量和间隔时间,注意电解质平衡,切忌操之过急。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酌情配用调理脾胃之品。血氮降低后应注意补脾益肾,活血养血等治疗,以期改善肾功能。

活血化淤治疗:

(1) 当归30克,川芎12克,丹参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玄参15克,猪苓30克,黄芪30克, 山楂15克, 大青叶30克,银花藤30克,水煎服。

(2) 丹参注射液,每次8一16毫升, 加入10%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

动物实验证明,活血化淤方药有改善肾血流,增强肾小管排泄,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性,减少血小板凝聚,抗凝血等作用,有利于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促进已损组织的修复。活血化淤药与清热解毒药合用,可以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纤维组织增生,促进废用的肾单位逆转。

以扶正为主的治疗:

(1) 冬虫夏草6克,研粉冲服,此为一日量,并配合服用辨证论治方药。

(2) 红参10克,淫羊藿3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补骨脂12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茯苓30克,大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临床经验表明,补益脾肾方药对改善整体状况、平衡阴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都有一定疗效。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内环境平衡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第二期报道,用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肾功能改善,血色素升高;也有病人尿素氮下降而肌酐并未明显下降,患者病情却明显好转,由不能进食到顺利进食,由不能起床到下床,可以维持正常生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提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内环境不平衡情况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从而使患者健康状况有所好转。

最后,必须强调,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晚期,因此,加强对原发病(如慢性肾炎等)的防治,注意早期维护和恢复肾功能很有必要。对慢性肾炎患者来说,重视肾功能衰竭前的治疗,把维护肾小球功能作为治疗的主要环节,比清除水肿、减少尿蛋白的治疗更有现实意义。这一论点,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