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自我的秘密,建立原则

 学院2009 2022-06-21 发布于北京

原创 袭明微言 袭明微言 2022-02-24 06:00

收录于合集#原则74个

最近在整理印象笔记,此前对整理数量没有概念,只知道自己记录了好多,有十几个GB。然后某日突然发现有个功能,可以看到计数,不知不觉已经写了9261条笔记,最早一篇是2012年4月20日,距今近10年时间。

数量看上去不少,但我自己知道,绝大部分笔记从记录的那刹那开始,就意味着再也不会看了。我耐着性子,从2012年开发往回翻,发现从2012年到2018年间的笔记都很少,估计就在20%左右。真正开始持续记录是2019年,我自己也有很明显感受,学习能力的突破就在2019年,也就是说从2019年到2022年,写了大概7000篇笔记,平均每天5篇。

回顾笔记的时候看到一个关键词《原则》,这本书就是瑞达利欧在2018年出版的,当年大热,我是从2019年春节的时候开始细细的看这本书,受益匪浅。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给了我们一个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钥匙。像极度透明、极度求真这些原则已经内化成我做事、做人的一部分。

按照《原则》的方法,开始一条条整理自己做事的原则,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个故事开始。之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不论是困难的、成功或是失败的,都像风过水无痕一样。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刻意的记录自己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每次遇到新的挑战就开始复盘,如何去做,能否提炼有意义的工作方法和原则。

后来才意识到,当时我无意中使用了复盘和日志的方法,让自己可以得以获得累加性的进步。简单说同一个坑不会再摔进去2次,用孔子己的话说,能够不二过,这是很高级别的能力,只有孔子在夸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才说过。过去的成长如同下面一条波浪线,从2019年开始走向一个蜿蜒曲折的升级之旅。

图片

《原则》这本书无疑是一本经典之作,时隔4年,重读,重温,再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