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前言 近期,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预期不断升温,放松的信号也不断出现。本篇报告,我们回顾了2008、2012、2014三轮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地产政策放松,试图找到历轮宽松下房地产的市场底与政策底和基本面底部的关系,以判断本轮地产板块的投资节奏。 第一轮:2008年三季度地产放松 宏观经济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逐渐蔓延至实体,年中开始外围需求断崖式下滑,出口增速高位失速回落,至年底出口增速转负,拖累GDP降到6.4%低位。PMI在下半年落入荣枯线以下,年底更是创纪录地降至40以下。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放松前的地产政策背景:2007年,针对全国主流城市房价暴涨,中央政府出台严厉的宏观调控,2007至2008年Q2,存款准备金率连续十余次提高;2007年6月,宣布加强外资管理,扼制房地产市场外资过热;9月,央行规定以家庭为单位,二套房贷款首付不得低于40%,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0%,打击炒房行为。受政策收紧及金融危机共同影响,全国商品房销售自2008年初开始萎缩,进入三季度后房价更是首次出现下跌。 政策底何时出现?在上述内外压力显现的背景下,宏观调控与地产政策于2008年三季度转松:9月央行宣布“双率”齐降,10月15日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下旬,财政部发布《继续加大保障民生投入力度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同时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标志着政府态度向“救市”转变。 基本面底何时出现?在刺激政策推动下,地产行业在2008年年底转为量价齐升,全国商品房销售和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均触底反弹。 市场底与政策底、基本面底的关系:在政策推动下,地产指数于2008年11月开始反弹,绝对价格和相对收益同步见底,随后开启了为期1年的上涨周期。从时间顺序来看,本轮地产板块见底时间基本与销售底同步,略微滞后于政策底,而在随后1年时间内陆产板块斩获超过100%的绝对收益以及60%的相对收益。 第二轮:2011年底-2012年初地产放松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经过09-10年的经济刺激后,各部门杠杆率均显著提升,地产和基建扩张令债务不断积累,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暴露。2011年Q1后价格(CPI和PPI)从高位回落,经济面临由过热向通缩的转换,下半年债务违约问题首次大规模出现。 放松前的地产政策背景:在前期经济过热环境下,央行多次提准、加息,2011年年中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地产调控持续加码,限购城市增加至50个以上,二套房首付比不低于60%。受持续收紧的政策和流动性影响,房地产价格环比在下半年逐渐转负,全国销售增速在进入四季度后也全面转负,进入2012年年初,成交量更是断崖式下跌。 政策底何时出现?在全国销售、投资和新开工全面回落的背景下,2011年12月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首次。2012年2月,央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多个城市公积金政策松绑,政策环境开始全面转松。至2012年Q3首套房利率降至85折,棚改政策开始大规模启动。 基本面底何时出现?在流动性环境转松带动下,地产销售于2012年一季度见底,龙头房企销售最先修复,而全国销售均价到年中之后才触底反弹。 市场底与政策底、基本面底的关系:从房地产指数走势来看,从2011年底央行首次降准开始,地产板块就已经筑底反弹,其中相对收益体现的更为明显,而销售底则直到2012年Q1才出现。整个板块的上涨周期持续三个季度左右,期间获得超过20%的绝对收益和近30%的相对收益。 第三轮:2014年上半年地产放松 宏观经济背景:2012年政策放松拉动经济阶段性复苏未能持久。2013年货币政策再度收紧,年中一度出现“钱荒”,经济短暂的反弹后再次进入下行周期。 放松前的地产政策背景:与经济周期同步,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了进一步下行压力。2014年下半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月环比一路跌至-1%以下,创下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全年销售同比保持负增长,土地成交面积增速拦腰下滑。从2013年开始,地产政策环境保持偏紧,国五条出台要求新建住房按照差价20%征收交易个税,2014年一季度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地方提高二套房首付比,大城市继续强调房价稳中有降目标。 政策底何时出现?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2014年二季度地产政策开始明确转向。从4月份开始,全国层面的限购开始松动,至9月份除了一线城市外其余绝大多数城市都已解除;5月央行发声力挺首套住房需求,强调满足刚需、合理确定利率;三季度房价月环比跌至-1%以下后,央行开始下调首付比、鼓励二套房,把楼市去库存作为重要政策目标。 基本面底何时出现?随着市场调控的逐步放开,地产交易热度在限购取消城市复苏。全国商品房销售于2014年三季度见底,销售均价到2015年才最终触底反弹,地产投资则直到15年底才探底回升,随后地产景气度开启了新一轮上行周期。 总结:地产的市场底越来越左侧,投资时点已经到来! 综上,地产景气度在实体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政策变化对于行业投资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基本面与政策面博弈阶段,政策预期的走向更为关键;另一方面,政策宽松预期实际上取决于宏观经济压力大小,宏观下行压力越大,宽松预期越足。 同时可以看到,经过三轮周期后,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地产板块拐点逐渐领先于政策和基本面出现。2008年3季度,地产政策拐点先确认,随后市场底与基本面底同步出现;2011年底-2012年初,央行降准降息后,市场底与政策底同步,领先基本面底2-3个月;而2014年上半年(最近一轮底部),板块低点领先政策3个月,领先销售5个月见到。 因此,当前经济已经明确出现下行压力,尽管大的政策拐点可能仍要等待,但是,随着学习效应的增强和政策放松信号不断出现,我们认为地产投资时点已经到来,未来将随着放松信号的不断验证而持续向上,迎来一波大的修复行情。 1、根据历史预测未来可能和实际情况存在误差;2、海外环境超预期变化;3、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具体分析详见2018年12月13日发布的《三轮地产放松复盘:市场底、政策底与基本面底》报告 分析师:张启尧 分析师执业编号:S0680518100001 分析师:张峻晓 分析师执业编号:S0680518110001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