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会陈皮“真假”鉴别?踏破铁鞋无觅处,反正你就学不会

 陈皮调研手记 2022-06-21 发布于广东

良药苦口,但说真话往往会被嫌弃,老李就经常干这事,例如劝退那些企图以为自己随便在网上就可以买到新会陈皮的人,例如那些动不动就拜师学艺的人。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读者们朋友都喜欢在线上留言老李:“老师,你能不能教我如何鉴别新会陈皮啊?”、“能不能教几招独门的看家本领,买新会陈皮不会被坑”、“老李总结几个心得给皮友分享一下如何避坑吧”等等请求。

实不相瞒,老李美其名曰写文章教大家如何分辨正品、避假货,其实心知肚明很多朋友看完还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有些皮友研究完还是坑一样跳,皮一样买,屡试不爽。

今天就不说如何鉴别新会陈皮了,说说有那些“坑”是一般消费者躲不过去的吧!

2021年新会陈皮

关于“产区”的坑

这里说的“产区”不是“产地”,是指新会陈皮在新会行政区内的划分。

例如根据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划分的核心产区和非核心产区的区分,例如梅江、东甲、天马、茶坑等“网红村”产区跟主流产区的三江、双水等镇街的划分,还有新会区内边缘地区的产区划分等等。

为什么划分呢?从历史和人文上看,老李的观点认为核心网红产区其实就是“老产区”,即新会城镇周边的柑橘种植农田,也是历史悠久的种植土地,但梅江东甲茶坑等,都是属于一个镇街“会城镇”,跟双水、三江等不是一个行政区别,因为土地规模和产量都不能同日而语。

新会大产区图

还有被人为从新会割走后并入江门市区的礼乐镇,虽然与东甲一河之隔,但算不上一线产区等等这些“人为”因素也推动了产区的概念。因此目前“网红产区”的柑价和陈皮价格都已经水涨船高了,跟普通二线产区价格相差数倍也是常见的事情。

当然,网红产区的优势自然是水土条件优厚,在生产力匮乏的年代,网红产区是新会柑第一代种植的基地,但老李看柑田的优质与否,都是看水土,但凡符合三江融合、水田沃土的新会产区农田,其种植的柑都可以符合新会陈皮的标准。

目前老李也没有任何经验和教程,去指导在新会产区内去鉴别是不是梅江柑、东甲柑等进行“盲品”,起码目前在小产区都无法鉴别出来具体产地和村的,毕竟村村之间都是十百米最远也就是千米的距离,不存在局部的“小气候”和“小水土”条件,因此这类的鉴别,无论怎么练习,都是无法避免的“坑”。

2021年广西皮外观靓丽

关于“产地”的坑

产地的坑,主要是“外地皮”和“本地皮”的区别,而普通消费者是很难区分新会皮和外地皮。

先科普一下来自广西产的“新会(柑)陈皮”。所谓“广西皮”,在狭义上是指广西种植的新会柑制作的陈皮,因为其柑树的种源来自新会茶枝柑(新会柑),因此广西茶枝柑制作的陈皮在外观上99%跟新会产的柑皮相似,一般情况下普通消费很难辨别。

而业内说的“广义上”广西皮,就是除开新会产的以外的柑皮,都称之为“广西皮”。当然,这样读者说这里有一些地域歧视的味道(老李也这么认为,不过市场这么称呼,也就这么写,这里没有冒犯广西地域的意思,在此就不再延伸了)。

广西柑

广西皮,也可以概括为“新会种植的新会柑皮以外的所有外地柑皮的总称”,其中,就以广西浦北最为知名。

目前,定义是否“新会陈皮”需要具备的3个条件:新会种植、新会品种、新会陈化。

而广西种植的新会柑,也被一些商人拉到新会地区“陈化”,毕竟从上面三个条件来看,满足“新会品种、新会陈化、广西种植”之二,因此广西皮也是作为“新会陈皮”市场需求缺口的重要补充。

2020年新会皮

关于“年份”的坑

新会陈皮的“年份”问题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而陈皮价值的绝大部分体现也在陈化的时间上,但“时间”是在我们普通人逻辑里,是无法“造假”的,所以很多商家的造假,就盯着“陈化时间”这一点上。

陈皮的年份,一般分为有效“陈化时长”和“存皮时长”两个,而陈皮的价值高低,即取决于陈皮的有效“陈化时间”。

往简单地来说,陈皮的陈化时间,就是陈皮有效的转化油胞内挥发油等物质和消耗内囊的时间长度,因为只有有效的陈化,陈皮才能越陈越香,但又因为陈皮内部的物质是有限的,所以导致陈化的周期也是有限制的,陈化的结果也不会无限循环陈化下去,所以很多商家标榜二十、三十年的“陈”皮,基本都是“坑”,其实际陈化的年限,也就只有“十年”左右为极限。

老陈皮(展示品非卖)

关于“老皮”的坑

“老皮不流通”这是新会陈皮圈内的一句老话。

其意思就是说十年以上的老皮,基本都是圈子内流通的货,而在网上能随意展示购买的大部分都是“虚报年份”或者“人为造旧”的陈皮。

也许读者会疑问,难道市面上就没有真正的十年以上的老新会陈皮吗?也不是!

老李要强调的是“十年陈”以上的老皮,只是不会如“商品”一般挂在网上任由你买买买,而是有限定的。老皮的保管,除了时间成本外,还有耗损——发霉、蛀虫、烧皮、减重等等,一斤柑皮存十年剩下“半斤”已经算是高手,因此真的十年“老皮”,是不可能“无限供给量”在网上随意买的。

关于“价格”的坑

很多朋友问,新会陈皮价格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对的,同一个年份差价几倍也是常见的事情。而判断新会陈皮价格的多少高低,是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抛开大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其他就是产区概念、年份概念、圈枝驳枝原枝概念等。

但这些概念基本上普通卖家是无法“直观感知”的,因为定价权就取决于卖家的单一方面,买家只是单纯依靠经验去判断其价格“值或者不值”。

其实判断陈皮价格的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判断新会陈皮的品质问题,这是一个卖家希望通过信息差来谋取利润,而买家通过经验和知识去挤掉水分节省成本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