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行业指纯粹由手工钩织成,或由机器针织、钩针编织成形的产品的制造行业,在目前的普遍认知中,既包含针织面料的制造和加工,也包括针织服装的生产制造。针织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中游是针织面料(胚布),在通过下游制作成市面销售的针织面料和针织服饰。 针织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我国针织行业发展历史长远,早在公元前300年-1895年,在我国江陵马山地区就出现了针织雏形;但此后直到19世纪90年代,从上海创办第一家针织内衣厂,我国针织行业才开始产业化起步;1978年-21世纪初,在我国政策扶持与技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针织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21世纪以来,由于大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推动了我国针织行业多元化的发展。 我国针织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在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的影响下,我国针织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产业集群化。通过产业集群,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形成了经编、面料、袜子、手套、针织服装等规模化集群地区。 我国著名针织行业产业集群地区 资料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我国是著名的制造大国,虽然我国针织行业1896年才开始工业化起步,但我国针织行业发展迅速,我国作为针织产品制造大国,是许多国家重要的针织产品供应国,我国针织产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2019年出口金额为900亿美元,是进口金额的近20倍。 2015-2019年我国针织产品进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由于我国劳动力充足,原料价格较低,所以我国早期针织企业多为改革开放时期引进的国际品牌针织服饰代工厂或品牌配件产品代工发展起来,因此,在我国针织产品出口中,针织服饰及配件仍然是主要产品。数据显示,2019年针织服饰及配件产品占针织产品出口结构的79.27%。 2019年我国针织产品出口结构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我国针织企业自主品牌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受到国外品牌的限制较大,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处于劣势,2019年我国针织服装及附件产品出口金额出现下滑,但在进口方面,近年来我国消费升级,国内消费市场对国外中高端品牌针织服装及附件产品需求逐渐增多,进口金额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36.54亿美元。 2017-2019年我国针织服装及附件进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由于我国针织行业产业体系发展较为完备,特别是针织印染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针织面料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2019年,我国针织面料出口金额不断增长,进口金额逐渐下降,2019年出口金额已增长至186.62亿美元,进口金额下降至13.71亿美元。 2017-2019年我国针织面料进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针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近年来,我国针织服饰企业纷纷意识到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为扭转我国针织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发展劣势的局面,开始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打开中高端品牌市场市场。在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不断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LM) |
|
来自: 观研天下 > 《行业/市场现状分析》